刍议初中语文课本中插图功能

    杨永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进行课文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后读课文,使其认真看插图,并积极阅读课文内容,边读边联想插图,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书本中的插图,以此导入新课,并讲解文中插图中渗透的知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本中插图功能讲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插图,引导学生预习课文

    初中语文课本内容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圖,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前,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插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后再读课文,并在读文章的过程中预习文中知识点,从而使学生主动预习课文,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能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在完全理解以后,快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知识,逐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预习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插图引导学生预习课文。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先欣赏书本中的插图,之后结合插图蕴含的课文内容预习文章。学生在教师明确要求后,主动欣赏插图,并在预习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明确课文主旨,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养成先欣赏插图后预习的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欣赏插图,其在欣赏和预习时,能够充分了解作者写作思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预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过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不感兴趣,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因此,为了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插图功能,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插图直观明了,能够有效表现课文描写的事物、景色,便于学生快速了解课文主旨,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后读文章,借助插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新课程感兴趣以后,也会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认真听课,并主动学习文中的语文知识,从而逐渐增强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可见,利用插图导入新课非常重要。

    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插图,之后向学生提问:文中描写紫藤萝瀑布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紫藤罗花的形态有哪些特征?通过利用插图导入问题后,成功导入新课,既创新课程导入方式,同时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认真听讲,有效总结答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新课内容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效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能够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

    三、播放插图,讲解课文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讲解课文主旨时,要注重运用投影仪展现课本中的插图,呈现立体的画面和直观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观察插图,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分析文中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插图呈现的景色,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字词句的含义,同时掌握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叙述方式,进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在播放插图后,讲解课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在听课时,边看插图边分析课文思想内容,并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进而掌握课文渗透的知识和抒发的情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插图的审美能力。由此表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播放书本中的插图,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以将书本中不同的插图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以供学生欣赏,促使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前,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先看后预习,以改变新课程导入方法,以一种全新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课本中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课文时播放课本中的插图,详细讲解课文中插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主旨,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其能够扎实掌握课文中心思想和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见,在教学中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讲解知识,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