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真实的开放性影像再现
姚婉莉
文明与理性的光辉让人类前所未有地强大,但当下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化也让人感到虚无和紧张。在这科技鼎盛,人文蔚起的21世紀,艺术家在思考如何用电影的摄像机安放人类的精神。本届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在批评范式不断转换和文化不断变革的当下,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方面围绕“主体”,另一方面围绕“政治、文化”环境来提出问题。
一、 对人性关注入微,对人生充满好奇和信心
从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伯格森、萨特到福柯,代表了至今为止人类对自身思考的总方向,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成果之一,也是在这一总趋势下形成的。自从有了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对人的动机以及情节的洞察,使虚假的情节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之后,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学说是关于“性”,拉康的学说就是在他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欲望”。在大卫·波德维尔拘泥于形式的分析中认为,注重人物刻画、淡化因果逻辑关系和对写实、逼真表达性的强调就是艺术电影,对观众来说,艺术电影的主要标志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观众必须在做经典(好莱坞)电影风格式读解或更倾向于写实和逼真的把握之间作出选择。
巴西、法国合拍的《加布里埃尔与群山》。故事,讲述年轻人加布里埃尔游历非洲腹地,在马拉维的姆兰杰山脉意外死亡。最后回顾他游历的过程:穿越村落、结识朋友、经历情感。故事的主线是主人公游历的“壮举”,展现非洲的风土人情。副线是他和女友的爱情。在许多艺术电影中,不确定素材的开放性阐释“启发了人物的主观性、生命的无序和作者的想象力”。[1]叙述围绕加布里埃尔游历的动机和心理历程,这样就和外部事件式的好莱坞电影划清了界限。加布里埃尔死亡的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从而更接近于悲剧。艺术电影的开放性更接近于人类经验的真实。他游历非洲的动机,表面上是一项教育项目的考察,实际是他没有实现上哈佛大学的心愿而逃避现实,在探险中要寻找、重塑自我的信心。一路上加布里埃尔的爱情和对朋友的友善都是悲剧模式。“群山”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它有明显的纪录电影的外在实相,因此是再现性的而非表现性的。
法国电影《艾娃》,故事讲述一个14岁的未成年少女艾娃得知自己不久将完全失明。艾娃觉得自己将会被母亲嫌弃,因为母亲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何况她还有个婴儿大小的妹妹。艾娃打算自救,学着面对黑暗以及未来。狗为媒,让她有了心爱的男友,即使这男子不爱她,她也向他表达感激之情。她希望用这种情感重新让自己泄气的人生振作起来,为了感激这男人的不弃之恩,她不惜代价为他做任何事。但男子因为她的未成年受到追捕,最后两人得到机会亡命天涯。《艾娃》是很感人的艺术电影,描写即将失明的女孩的心理历程,在艺术电影中,观众感受到生命的美和生命之歌的动听。
丹麦、冰岛合拍的电影《凛冬兄弟》。故事讲述一个底层劳动者的心理历程。兄弟俩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很匮乏,活得玩世不恭,没尊严没信仰。两人偷工厂的工业酒精做假酒,不仅自己喝也卖给井下的工友。有人死于他们的假酒,偷东西的事随之暴露。他受到的惩罚仅仅是资本家强迫他喝了一瓶自己生产的假酒以及被工友们集体的疏远。没有人让他们承担法律责任,也没有人解雇他们,只有精神上的无穷无尽地折磨。这时,哥哥又占有了他的女人,使他对生活仅存的一线美好的希望也破灭了。于是,他拿起一把二战时的老式步枪爬上楼顶,结果也仅是做做样子。他的愤怒仅限于跟哥哥像孩子般赤身裸体地打上一架,往资本家的办公室投块砖头。生活什么都没改变。只是,他再下井的时候开始害怕工友们的报复了。但他也失望了,没有人向他投石头,只有排斥和疏远。对于波澜不惊的地狱般的日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苦熬。影片非常人性化,没有用阶级的人性论来简单地进行道德批判,它表现了值得同情的“不好不坏”的人,而这样的人物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罗马尼亚电影《梅达》是非常自然主义的作品。故事讲述的是:妻子去世后,丈夫如果要继续收养他们的继女得有一笔钱,因为文件上写的收养人的名字是妻子。可男人穷困潦倒,靠非法捕兔子和伐木为生,连给妻子治病的钱都弄不来,以至于贻误了病情。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跟随犯罪团伙偷偷猎杀棕熊卖皮给高官。但他不愿意犯罪,他想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可是天路绝人,到处打压木材价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很有质感地展现了当今罗马尼亚农民的生活窘状。
希腊、波兰合拍电影《怜悯》。中国有句俗语:“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意思是没有谁能知道别人在想些什么。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部电影却让我们这些观众变成了一个中年男人“肚子里的蛔虫”,影像引领着我们在不知不觉间走入了那个精神处于病态中的律师的心灵。也许一开始人们还没有觉悟到他们会目睹一个情感异于常人的人的心态会有多古怪。相反,我们会觉得一切都很正常:他的太太因为车祸躺在医院里似乎变成了植物人。他处在巨大的悲伤之中。周围人们对他抱以很多同情和怜悯,他却依然无法从那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然而,逐渐的,我们开始感觉有些诧异了:他在老婆还没去世的时候就买来了出席葬礼的黑色西装,甚至还为老婆写了一首冗长的哀悼的歌。终于,当他太太从死亡中走出来回到家里之后,我们格外震惊地看到了这个男人病态情感:他对曾经拥有过的悲伤好像很享受,也很享受别人怜悯自己的日子。他显然不愿意回到情感的正常状态,他依然对曾经怜悯过他的人声称自己的太太还在生死线上。他甚至回到医院,来到一个素不相识的老者的病榻前,对他做出哀痛的行为。这还不够,为了让悲伤和怜悯延续,他杀死了宠物狗同时也杀死了他自己的老父亲和太太。
拉康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性”学说,创造了自己的“欲望”学说。首先,欲望是不可知的,我们知晓的“吃喝拉撒”只是欲望的诉求,人类有更深层次的欲望,那是跟求生有某种联系的。其次,“欲望”都是他者的欲望,在《怜悯》中,人类的伦理道德让周围人对主人公产生怜悯,同时他们也乐于看到主人公接受怜悯,这样才能满足他们某种心理。而主人公在他者的欲望中形成了自己欲望的能指。至于他此时欲望的所指:对太太的爱,反倒不是那样重要了。电影以喜剧的形式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类精神的异化现象。
二、 同一权力配置方式的“可见、不可见;看、被看”
现代人类是文化建构的一種存在,随着主体进入社会、历史后的一种符号、话语的存在。因此,德里达说:“文本之外,别无他物。”[2]黑格尔也说:“人被发明的时刻就是死亡的时刻。”[3]由此可见,形象再现背后是某种意识形态纬度。“可见性”代表一种秩序:明确、理性,具有可操纵性。电影的去表征化,就是让故事的主题隐藏在情节主题之下。罗兰·巴特说:“照相机一摆,真实就不存在。”[4]
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的合拍片《在路上》。80多分钟的影片被分为三段,每个国家20多分钟。故事是根据老舍的原著《骆驼祥子》改编的命题作文,以出租车司机为主人公构筑的故事,底层阶级的劳工想通过辛苦的劳动改变命运,但社会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澳大利亚的故事讲得最好:一个出租车司机送一个志得意满的银行清算师。司机曾是记者,现在失业干出租。他总是焦虑乘客给自己的服务评分,心中难掩悲愤和伤感。在跟乘客聊天中他发现正是这些清算师令报社裁员,他们还隐瞒政府部门的贪腐。于是,司机做出了报复的行动,将乘客赶下车,同时也结束了司机生涯。韩国的故事是拉洋车在风景区转的青年,他挣的钱不足以交母亲手术的费用。他拉车过程中碰到了大学时的女生,女人看不起他,让他徒增烦恼。
中国的故事是男子喜欢当出租车司机,饭馆女老板爱他要他放弃这个职业,他不乐意。一天,包车的女孩被她的老板性骚扰,幸亏他挺身而出。女孩流落街头要去自杀,也幸亏他的解救。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饭馆老板娘最后也默许了他开车。
虽说对艺术而言,所有表征都有主体操纵,但纵观三个国家的短片,中国的故事导演介入最深,戏剧性也最强。前两个国家是批判现实主义,中国的则是心灵鸡汤式。
香港电影《某日某月》,故事讲述两个高中生子月与旭日因为喜欢看星空而成为情侣。旭日是富二代,被送到私立学校且面临不久就被送出国的境遇。两个人只好渔雁传书。父母、亲朋都希望他们不要耽误彼此的前程。在旭日出国前两人分手。
故事的主线是爱情受阻碍,众所周知此类模式写作方法之一就是要把私有的爱情放到战争、政治等大背景中,把它变成人类共同关注的情感。并且主人公要令人喜爱,一个颐指气使的富二代这么轻而易举获得女孩的爱慕,导演的介入过于生硬,有造作之嫌。
中国电影《西小河的夏天》。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学男孩的一段人生经历。他们住的老房子要被政府统一管理,居民全部都要面临搬迁。当然,这跟他没关系,他只想踢足球。可他爸爸不让他踢足球,他就跟爸爸对立,把他爸爸的风流韵事揭露给他妈妈,还拉着邻居老头一起见证了他父亲跟女同事跳舞。邻居老头成了他的朋友,鼓励他继续踢球,他也帮助老人从失去孙子的阴影中走出来。他的父母终于爆发战争,他跟老头离家出走,他的失踪使父母和好。老头被自己的儿子接到广州去了,临走给他留下了一只足球。这电影结构混乱,表达主题模糊。
法国、德国、荷兰、智利联合拍摄的电影《遗忘诗行》。导演、编剧是伊朗人阿利雷扎·哈塔米。故事讲述了一位在停尸房做看护的老人完成“壮举”的故事。他是孤寡老人,停尸房总是送来秘密处决的人,他们大都是参加反政府游行的平民。尸体大都被政府强行运走毁尸灭迹,可有一具年轻姑娘的尸体被遗忘了。老人想体面地埋掉她,但碰到了很多阻碍。首先他得买墓地,然后有合法的死亡证明,这些障碍他都一一克服了,他还印了追悼会的请帖,在教堂帮这个陌生姑娘做了追悼,最后尊严地把她送走。影片是关于尊重生命的主题,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充满政治隐喻的电影。
三、 年轻人对主体精神状态和人格独立的关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从街头小贩到政府官员,从上到下,无人不谈论。精神分析应用于临床在西方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看心理医生跟看感冒发烧同样稀松平常。精神分析并不能用作文本分析,但在电影中它可以作为情节参与叙事。
丹麦电影《旋风小队》是导演的处女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剧作可言,纪录片的风格,用一个大框架勾连起人物。所谓的故事是政府成立了一个女性青年俱乐部,定期聚会,说说烦恼,吃喝玩乐,她们做手工等。影片把对每个女孩的采访穿插其中。摄像机尊崇道格玛宣言,晃个不停,人物大特写显得别出心裁,剪辑和音响都带着青春的躁动,色彩绚丽。每个女孩都有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沉浸在彼此的孤独里互相慰籍。最后俱乐部被政府解散,女孩们不得不重新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问题。
芬兰的《长睫毛的劳瑞》,喜剧爱情片。故事讲述两个好姐妹发誓为真爱才结婚。一个动了真情开始重色轻友,两个昔日的闺蜜有了龃龉,产生种种误会。之后另一个女孩也慢慢有了自己喜欢的异性。对于青春爱情片来说影片有了突破,它重点表现那个失去朋友的女孩的心理过程:从失落中如何走出来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电影并不像老套路一样写两个人的关系。因为是喜剧,导演手法灵活多样,大胆突破了时空关系显得影片风格如年轻人一般的古灵精怪。
四、“不离开家园,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家园”——德国诗人赫尔德林
美国、日本合拍电影《露西》。故事讲述的是老姑娘露西渴望情感,当年的情人被姐姐抢去了,所以她特别讨厌虚伪的人际关系和伪善的社会生活。自从结识了美国来的英语老师,美国人的热情坦率与独特的文化特质一下就点燃了她爱的火花,如飞蛾扑火一般去追求心动的感觉,也不顾及这美国男人是外甥女的情人。外甥女跟美国男人私奔,露西跟姐姐追到美国。当外甥女知道情人已有家小并跟自己的亲姨有染,她崩溃自杀。露西孤独一枝回到日本,她吞了大量的安眠药,正当她绝望的时候,另一个刚刚丧妻的孤独的人来到她身边。
影片以两国的文化差异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情感需要慰籍的女人,她对美国老师的热爱对她来说是附在她身上的“他者的欲望”,东方人的内敛和克制让人们总期待着异域不一样的人情关系,对异域情感的想象成为欲望的“单一特指”,最终是幻象。
立陶宛、保加利亚、波兰、英国、法国合拍电影《养猪场的奇迹》。故事讲述的是:在立陶宛,共产主义结束后,一个旧集体养猪场要倒闭,女场长一筹莫展。这时来了个美国人买下了养猪场。他在养殖场掘地三尺找母亲留给他的钱。这期间富有、豪爽的美国人赢得了所有女人的爱戴,还让女场长怀上了他的孩子。最后钱没找到,美国人扬长而去。虽是喜剧,可都是受害者的自嘲,影片充满了政治隐喻性。影片让观众无所适从,同样的题材,契诃夫的《樱桃园》就跟它不一样,前者有恨,而后者是同情。
五、 外部冲突下的传统叙事
瑞士电影《真空》。影片拍得四平八稳,很传统的叙事观念。故事是说女人梅瑞德斯发现自己得了艾滋病,她先是震惊,后发现自己的老公曾找妓女。他们先是分居,最后还是觉得彼此相爱,就打算一起面对。如果是写女人的心理历程就会好很多,从精神分析入手,有层次地挖掘。可影片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冲突上,是不是能共同面对他们的婚姻成了情节主题。
中国学生拍的电影《旺扎的雨靴》。故事讲的是小旺扎与雨鞋的故事。他想拥有一双雨鞋,因为别的同学都有就他没有,每次都把球鞋搞得湿漉漉、脏兮兮。但他的愿望总被大人忽视,农忙的时候谁也没空到县城给他买鞋。当村里来了流动货车,她的妈妈终于用熟好的皮子给他换了一双雨鞋。之后,他就盼着下雨,但下了雨麦子就会被雨淋湿。即使这样他也偷走了萨满祭司祈求晴天的宝剑。他穿着雨鞋帮大人抢收麦子。片子有很饱满的情节,是符合冲突律的电影。从风格来看,作者在题材上借鉴了伊朗电影,在内容上借孩子心理的小视野表现社会生活的大视野、大情怀。《旺扎》是一部非常优秀难得的国产电影。
伊朗电影《家庭》,片子不长,78分钟,故事讲的是女人的痴呆老父亲去世了,在大家的悼念中,她表现出了种种奇怪的举动。她对每一个来悼念的人都表现出不满甚至敌意,可她在父亲患病期间根本对父亲疏于照顾。她对表哥抱怨仪式的寒酸,怀疑他为了遗产才替自己照顾父亲。有人要拉走父亲的遗体,遗嘱上说要捐给医学院,女人像疯了一样阻止这件事。双方僵持不下,不仅报了警还请来了安拉调解。在情与法的冲突下,安拉也束手无策。最后来解决问题的是女人的丈夫,他说服女人运走了尸体。原来,他们夫妇毒死了老父亲,女儿害怕东窗事发才不愿意把尸体拉去医学院。全部的场景就是一个院子两间房子,都是中近景和特写,哭声和哭诉声从始至终。伊朗电影喜欢从小事件往深处挖掘,按常规都是挖出情與法的冲突,此片从情与法的表面事件:要不要尊崇遗嘱把尸体送到医学院,挖出了女人的动机,不是为情与礼俗,而是掩盖犯罪和私欲。影片非常有张力,情节主线是“两种势力的竞争”,情节副线是释谜。
马其顿电影《秘密原料》。故事讲的是父子之间的关系。老父亲得了肺癌老想寻死。他的儿子是个机车工人,穷困潦倒没钱买药。但他偷了坏人藏在机车上的毒品做成蛋糕给父亲吃。哪知父亲的病奇迹般的好了。邻居朋友都来求蛋糕的秘方。坏人也在找偷毒品的人。儿子对父亲泄露秘方的行为非常不满。他认为父亲向来不爱自己,因为自己的哥哥和母亲死于车祸后,父亲就虽生犹死。坏人查到偷毒品的人是他,他就带着父亲逃跑。他们来到过去出车祸的地方,正当父子俩摒弃前嫌的温情时刻,坏人追来。当得知老人的病被神奇的秘方治好后,坏人把主人公当成术士,恭敬地求着他写下秘方。因为这秘方包治百病,比毒品厉害!最终父子俩平安无事。故事的主线是父子的情感关系,副线是追捕和逃亡。类型电影最符合冲突律,因此也是最符合人的欣赏心理的。影片不乏政治隐喻,荒诞的气息增加了喜剧效果也使社会生活的展现更有表达力。影片试图对传统叙事进行改造,但冲突的不连续使影片发展部分显得拖沓冗长。
格鲁吉亚、卡塔尔、爱尔兰、荷兰、克罗地亚合拍电影《妈妈》。影片讲述的是:格鲁吉亚偏僻的小山村还遵循着包办婚姻的风俗,一个女孩迪娜尊崇自己的情感跟爱人私奔导致未婚夫自杀。多年后,她跟丈夫吉吉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对于女人少男人多的世界,很多女人都要面对不如意的婚姻,丈夫吉吉在替人说情的时候被打死,迪娜成了寡妇。公婆只要孩子,迪娜被迫再嫁。再嫁的男人倒是一直暗恋迪娜,可他得不到迪娜的真爱,直到他救了迪娜的孩子,迪娜才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孩子的爷爷也答应把孩子还给她。迪娜把对前夫的爱埋在心底,开始了新的生活。故事相异于中国第四代导演拍过的反旧礼教的电影,如《湘女潇潇》《良家妇女》和韩国导演林权泽的电影《种女》《票》《娼》《哑女阿甘达》,这些电影都是写女人的不幸人生,表达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认为人不应该牺牲于政治和礼教的制度之下。一般这类题材都是悲剧结尾,男性导演。《妈妈》的导演却是女性,她没有把电影拍成悲剧,影片再现了包办婚姻,女人的无奈,但也表达了人情的温暖,肯定了历史习俗。女导演认为传统习俗是历史条件逐渐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严酷的表面下也有温情存在。此片反模式,在传统冲突律下试图创造一个别样叙事体系,但冲突变化了,故事偷偷转换了坐标:从爱情到母爱。母爱的自觉也湮避在命运的无所适从中。导演要表达的情怀太过壅塞,矛盾冲突互相掣肘,抑制了主矛盾的发展。故事没有高潮就意味着平淡,但格鲁吉亚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
总之,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的18部电影,呈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注,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艺术电影的致敬,如《凛冬兄弟》(最受瞩目电影)、《遗忘诗行》(最具人气电影)。对东、西方文化语境、政治环境的思考,如《露西》(最佳导演)。对中国电影情感表达新的尝试,如《旺扎的雨靴》(最佳编剧)。18部电影无论从选材、叙事、电影语言,都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原创风格,不拘一格,灵动而锐利。他们的电影迥异于好莱坞电影,艺术电影以本文状态为其标志,而本文状态又由作为宣言式的特征在影片中表达出来,因此也强化了作者的声音。年轻导演们试图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放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政治历史空间,对生命进行阐释和抒怀。
参考文献:
[1]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2:232.
[2]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56.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7.
[4]罗兰·巴特.文本的快乐[M]//神话修辞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