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心理防护教育
刘泽华
〔摘要〕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爆发,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的高度传染性,给中国民众带来了紧张甚至恐慌的情绪,这是人体自然的“应激”反应。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必须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防护教育,教给他们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在疫情时期保持乐观、坚强、自信的心态,健康地生活与成长。
〔关键词〕疫情;心理防护;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8-0075-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2020 年初,从武汉爆发,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引起全民关注,媒体疫情地图上的红色警示地区不断增加,确诊与疑似病例的数字不断攀升。关于疫情的各种相关信息,都给中国民众带来了紧张甚至恐慌的情绪,口罩、消毒液、双黄连口服液等都成为抢购商品,每个人的朋友圈也被“新型冠状病毒”六个字不断刷屏。面对疫情,普通民众出现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这是人体自然的“应激”反应。
一、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在防控疫情大局下,怎样更好地舒缓或者解决民众出现的心理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而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中小学普遍延迟开学,线下各种教育学习与课后培训课暂停,线下交往、社会休闲活动基本停止,中小学生几乎整天都宅在家里,刷着网络上充斥的各种疫情真相与谣言。他们的生活出现巨大的变化,容易产生以下的心理适应问题:
(一)情绪适应问题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从周围的成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家长的焦虑、慌乱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感到莫名的紧张与担心。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不管是与家长、同学的交流,还是从电视、自媒体得到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认识,让他们对身体的感觉与变化更加关注,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发烧,咳嗽几声是不是表示已经得病,对可能直接或间接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生恐惧或担忧的情绪。
(二)学习适应问题
中小学延迟开学,要求“停课不停学”,普遍开设了“互联网+教育”、微课、直播课、电视投屏等线上学习的项目或方式,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学生习惯了在校集中听课学习模式,突然转换为在家中线上学习、个人化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或自我测试,一时难以适应,开始出现慌乱,不知所措,担心学习节奏跟不上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初三、高三的同学,处于即将升学的关键阶段,自己在家复习,缺乏备考的气氛,担忧自己懈怠,对接下来的复习与备考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深深的无力感。
(三)生活适应问题
随着疫情的爆发,普通民众与中小学生都不得不减少外出,在家自我隔离。家庭聚会、同学聚会、校内外同伴交往全都中止,社交与外出游玩的机会几乎为零,原本精力充沛、爱玩好动的中小学生,会感觉到全世界的隔离,时不时感到无聊、不自在、不自由、烦闷、孤独、易激惹,生活没有规律,作息混乱,懒言少语,沉迷网络游戏,经常刷抖音、微信、微博等手机APP挥霍时间。另外,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飞速发展,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的表达方式,希望家长给予他们成人般的尊重与空间。但家长同孩子整天宅在家里,处于同一空间之下,不能妥善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与游戏时间,不可避免会唠叨、教育孩子,从而引发家庭矛盾与亲子冲突。中小学生会更加无所适从。
二、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心理防护教育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从悲剧的深渊中可以跃现新的生命,并且也只有饮尽精神的悲愁,我们才能啜尝生命根底的甜蜜。身心的极度摧折痛苦引导我们走向慰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机之下,老师与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者与保护者,应当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防护,更应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教给他们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引导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保持乐观、坚强、自信、独立思考的心理素质与生活状态。
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心理防护教育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接纳与调节负面情绪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王俊秀,2020年1月27日)显示,对于疫情的主流情绪是较为强烈的担忧(79.3%)、恐惧(40.1%)和愤怒(39.6%),这些情绪反应说明我们的身体正处于“应激”的状态,这种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不必刻意压抑或完全否定。适度的负面情绪会唤醒大脑皮层,分泌“肾上腺素”,使个体集中注意,调整思维和动机,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居家隔离,出门使用口罩。但也得保持自我觉察,负面情绪一旦过度,会造成对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损害,甚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重视,对其进行调节。
疫情期间,应接纳情绪,允许每个人有情绪的波动。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对疫情的紧张、不满等一些情绪时,对于小学生,可以利用互动游戏、讲故事、绘画、一起看电视等方式,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中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掌握一些疏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听舒缓的音乐,在家里做有氧运动,跳健身操、举哑铃,用电话、短信、微信语音或视频等方式与好朋友交流,既释放了压力,又能维持情感联结。
(二)居家隔离,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防护,也是最高级别的防护。做好我们能做的,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家里人,对社会负责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与教育?
(三)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能量
多饮水,保证饮食合理,营养均衡,特别是平常偏食的中小学生,此时更要注意肉、蛋、鱼与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尝试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四)多和家人、朋友互动,共筑积极人际防护网
社会心理学领域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提升主观幸福感,延长寿命。中小学生居家隔离,并不意味着与他人的关系也要“被隔离”。我们应重视与家人,和同学、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电话、短信等方式拜年、聊天、交流,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等APP评论、留言,也可以与亲友一起玩在线游戏,网上看电影、电视剧,一起阅读,做家务,一起整理照片并分享给家人、同学或朋友,以此促进良好积极的人际关系,构筑积极人际防护网。
这段时间是营造和谐亲子关系的一个契机,家长除了提醒孩子做好疫情自我防护以及督促学习之外,更要给孩子空间,尊重和接纳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些“迪香式”微笑(真实的、具有感染力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多给予拥抱,营造积极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一道做好家庭防护,给孩子足够的滋养,让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
(五)接纳当下,充实自己
人们对不确定状态会充满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目前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状态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过多地关注未来,会增加自己的焦虑和恐慌。接纳当下,提醒自己,当下的不确定状态是正常的。关注当下,多做我们能做的和能做好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习是当前特殊时期最易进行的有益活动,可以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汲取知识的营养。
让自己充实起来,这样会增加自身的成就感,减少无助感,带来真正的平静与满足。看看心仪已久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听听有声读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动家人或朋友每天背古诗词,练书法,绘画,抄写经典诗词,并相互分享或比赛。当前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第5季“中国诗词大会”,也是一个提升古诗词文化底蕴的好机会。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与高考的中学生来说,按照学校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像平时上课一样,按课表准时听课、记笔记,课后认真消化掌握知识点。利用班级微信群进行打卡学习,及时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及时获取科任老师发布的相关学习资料,按时按质,有节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六)警惕“负性偏好”,控制疫情信息接受量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说过:“坏比好要强大得多。”当前疫情是全社会的焦点,电视的直播与滚动新闻,互联网的爆炸式蔓延,时刻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会使人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屏幕上的真相与谎言很难辨别,与普通信息相比,潜在的危险信息更能吸引我们的关注,这就是心理学讲的认知偏差的“负性偏好”。过度关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会降低认知功能,难以保持客观辨识力,信息超载会带来焦虑感,因此需要控制疫情信息接受量。有专家建议,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还要选择权威渠道(如官方公众号),做信息的主动搜集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七)保持理性,不当“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道:影响大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疫情爆发后,基因武器,抽烟杀毒,某研究所成功研发疫苗,双黄连口服液可抗新型病毒,美国“阴谋论”等谣言满天飞,许多观点经不起推敲,很多人只有情绪,根本不求证,根本没冷静思考,看到信息就轻而易举地复制转发。群体总是被无意识左右,大脑活动消失,而脊髓活动占上风。对乌合之众来说,数量就是正义,他们觉得只要人多,一起发声、“灌水”、转发、“讨伐”,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往往不考虑事实的真伪,逻辑的可信,现实的可支撑性。而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强烈渴求认同感,很容易受到群体情绪裹挟,变得盲从、愤怒或者偏执。新媒体时代对民众的信息筛选和甄别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这就需要家长或老师提醒中学生,主动关注简单易懂的权威信息,掌握要点,促进理性思考,对信息进行筛选,独立冷静思考,从而提升掌控感。如果个人没办法辨别信息,起码不转发不传播,保持理性,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八)保持同理心,不歧视疫区民众
所谓同理心,指的是理解他人的感受、思想与行动。面对灾难的态度,是人类区别丛林与文明的分水岭。选择文明还是野蛮,取决于自己。当我们拿“武汉人请退群”开玩笑的时候,歧视就已经开始了。在中小学生喜欢刷的抖音、微博、朋友圈中,不乏歧视疫区的段子, “瘟神”“鄂A”等像是被烙铁烙在疫区民众脸上、身上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不停“灼烧”着他们。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决定着我们文明的高度。互联互通的时代,需要我们开放心灵,对他人有怜悯之心,有一种情动于中的关怀。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之为人的应有之义。
(九)面对死亡话题,学习敬畏,珍惜生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一定的致死率,而疫情在感染源、传播方式与“无症状感染”上的不可预知性,加上各种不明信息的爆发,更是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与恐惧感,让人们不由得会联想到死亡话题——染病离世的疫区民众、医生、志愿者以及最近坠机身亡的科比。
中小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体会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展现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如救护病人,面对死亡威胁的医生,他们救死扶伤,守护别人生命,足以让多少人致敬。如在疫区无私奉献,可能感染死亡的志愿者们,他们热心公益、大爱无疆的品格感染了很多国人。再如科比,他激励多少年轻人,让他们明白努力、拼搏与梦想的力量。面对死亡话题,引导中小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活在此时此地,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习敬畏,珍惜生命;在遇到瓶颈时,记得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独特的光彩。
(十)觉察自我,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中小学生居家隔离,做好自我防护,还需要察觉身体的变化,如果出现咳嗽、发烧的情况,可以利用医院开通的线上免费咨询通道,先在线上咨询,根据症状听取医生专业的意见,看是否需要在家隔离观察,还是去指定医院做检查。
当因疫情而出现恐惧、焦虑等应激障碍时,如过度的恐慌、紧张;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饮食和睡眠习惯严重紊亂;生活能力明显受损…… 建议中小学生尽快拨打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问题,防范心理压力引发极端事件,是防控疫情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职业技术学校,汕头,5151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