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独立思考的“智者”
金灿
〔关键词〕谣言;独立思考;心理课设计;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8-0009-03
【活动理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与此同时,此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社会现实——“谣言满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手机、电视、电脑,每时每刻都能轻轻松松地接触到很多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有真有假,其中就有很多谣言。传谣者利用人们的恐慌与从众心理传播扩散,结果往往导致巨大的经济与精神损失。
小学五年级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第二阶段的关键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具有启发意义的心理辅导活动,可帮助学生学会用独立的眼光去看待网络信息,不要急于对自己不懂的领域进行主观判断;引领他们独立思考,不信谣、不传谣,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指导他们帮助自己和他人摆脱网络谣言对于心理的伤害。这样,“谣言”方能止于“智者”,学生方能在独立的思考中拥有更加理性与美好的人生。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网络谣言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2.学会独立思考,鉴别、阻隔网络谣言。
3.帮助自己和他人避免“网络谣言”对于身心的伤害。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6人一个小组就座、“识谣智囊”每组1只、“助人破谣智囊”每人1只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真相VS谣言
(一)课堂约定
1.积极分享
2.认真倾听
3.相互尊重
4.保守秘密
(二)真相VS谣言
1.PPT出示六条网络信息,让学生判断是真相还是“谣言”。
(1)1月26日晚央视新闻,白岩松将邀请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
(2)吃维C泡腾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3)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預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4)眼神对视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5)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混合在空气里,一旦呼吸就会致病。
(6)哈佛大学教授震惊:新型冠状病毒诞生于人为基因改造。
2.出示对六条网络信息是否权威的真相调查与辟谣解读。交流与分享:看到这么多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启示?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网络谣言数量多,危害大。
(2)我们要学会鉴别网络谣言,不传谣不信谣。
(3)对于真的信息我们要坚信、要传播。
3.教师小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在这个“谣言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鉴别信息的真伪,拥有良好的心态呢?一起走进今天的心理课堂。
4.揭示课题:谣言止于独立思考的“智者”
设计意图:出示现阶段最热门的六大信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辨别真伪。游戏热身,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把本课的主题串联起来,自然导入课题。
二、转换阶段——揭秘网络谣言
(一)例说谣言,认识其危害
1.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特殊时期,自己听到的一些网络谣言。
2.你觉得制造与传播网络谣言对个人与社会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表格。
3.教师小结:原来网络谣言对我们的身心、对社会都有如此巨大的危害,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制造它、拼命传播它呢?
(二)探秘谣言,了解其传播原因
1.出示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流言模型:
(1)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流言模型:
(2)心理学家科斯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完整的流言传播模型:
2.比较两个心理学家的流言模型,找出影响流言的关键因素。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心理学家的流言模型,找出影响流言强度的因素。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I (事件的重要性)——就像非典与甲流时期那样,事情越大,影响范围越广,流言就越多越容易传播。
(2)A (事件的模糊性)——官方、权威发布的消息越少,想要遮掩的东西越多,人们就越容易相信流言。
(3)L (限度)——现在的网络传播无孔不入,流言如果是拥有粉丝越多的人转发就越容易传播,越容易让人相信。
(4)C (批判地接受事件的能力)——如果越多的人对流言保持批判、怀疑的态度,那么就越能终止流言的再次传播。
教师追问:你觉得什么是“批判地接受事件的能力”?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1)就是对不确定的信息首先保持质疑和批判,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和接受。
(2)就是多问一个“为什么”。
(3)就是想一想“这是真的吗?”
师小结:如果一个人批判地接受事件的能力越强,那么流言传播就越会受阻;更多的人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流言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传播的条件。
设计意图:揭秘两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流言传播模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比较分析,明确影响流言强度的四大因素,意识到批判地接受事件的能力是阻隔流言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
三、工作阶段——制作“识谣智囊”
(一)小组合作,制作“识谣智囊”
1.过渡: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从心理学家科斯拉的模型出发,这个“智慧”就是我们独立思考、批判接受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句俗语改为“谣言止于独立思考的智者”。
2.小组合作:制作辨别“网络谣言”的识谣智慧锦囊。组员们群策群力,利用五分钟时间写下尽可能多的方法。
3.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板书大家的“智囊妙计”。
学生可能出现的“识谣智囊”:
(1)正确认知:以后看到不确定的信息,我们都要保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千万不能轻信。
(2)查看信息来源:查看信息是否是政府官方网站、权威媒体、有公信力人士发布。
(3)积极求证:对不确定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权威媒体、有公信力人士求证。
(4)明确法律规定:制造或散布“网络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会构成犯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4.教师小结:相信拥有了这些“智囊妙计”,面对网络谣言我们便有更强的鉴别能力了。
(二)独立思考,制作“助人破谣智囊”
1.过渡:有了“识谣智囊”,应该如何帮助他人与自己解决遭遇谣言的一些烦恼呢?
2.出示“心情小屋”中两个同龄人遇到的烦恼。
A.小军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这次疫情的信息,真假难辨让他紧张心慌,可还是忍不住会去刷,导致心情越发焦虑。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听信了网络谣言,从而焦虑、恐慌,你该怎么办?
B.小天刷朋友圈,发现家人和朋友同时在微信里传播“虚假的信息”,他给他们发消息说明情况,有的人相信了他并撤销了信息,有的人却埋怨他多管闲事,这让小天很苦恼。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3.独立思考,制作“助人破谣智囊”。
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五分钟内写下想出的尽可能多的方法,完成“助人智慧锦囊”。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补充,师生共同归纳:
A类“助人破谣智囊”:
(1)拨乱反正:通过权威渠道了解防疫信息,防止虚假信息增加自我焦虑、恐慌感。
(2)改变自我认知: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短暂性的问题,保持乐观心理。
(3)适当“隔离”网络:设置信息的关注频率。
(4)转移注意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5)积极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
(6)求助他人:与家人、朋友或心理专业人员倾诉沟通。
B类“助人破谣智囊”:
(1)积极的自我暗示:自己不传谣、不信谣的行为是正确的、正义的。
(2)求助他人:向政府官方网站、权威媒体、有公信力人士求证。
(3)用法律武器武装与保护自己。
5.教师小结:相信今后再次遇到“网络谣言”,大家一定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这些“智慧锦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帮助自己与他人,做一位真正有独立见解的“智者”。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总结,设计“识谣智囊”武装自己,练就火眼金睛;呈现身边个案,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助人破谣智囊”保护自己与他人不受“谣言”危害。制作“智慧锦囊”的趣味活动,助力学生成为拥有独立见解的真正“智者”。
四、结束阶段——说收获送祝福
(一)观看《新型冠状病毒》科普视频
鉴于你们刚才如此优秀的表现,送给大家一份《新型冠状病毒》科普视频。
(二)说收获送祝福
1.过渡:看完了视频,现在的你对新型冠状病毒应该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2.交流与分享:说说这次课你的收获。
3.教师总结:让我们一起为自己、亲朋或者医护人员以及各个岗位上的志愿者们送上一份祝福。祝愿大家健康快樂,相信“谣言”能止于独立思考的“智者”,抗击病毒一定能成功!
设计意图:官方科普视频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科学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与预防,为破除“谣言”再添一份“智慧”。说收获送祝福,将课堂推向情感的高潮,坚信“谣言”终将止于“智者”,抗击病毒终将成功!
【活动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面对各种网络信息,应该学会独立思考,拥有鉴别谣言、帮助自己与他人不被网络谣言蒙蔽的心理能力。因此,设计本课辅导主题,让他们对老师提供或自己发现的网络谣言,独立思考,发现网络谣言巨大的危害;通过心理学家研究的流言模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了解谣言疯狂传播的因素以及破除谣言的因素;利用小组合作、集体思考,共同制作“识谣智囊”;呈现身边个案,再次独立思考,活用“助人破谣智囊”;最后欣赏《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视频,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为自己、亲朋或者医护人员以及各个岗位上的志愿者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将课堂推向情感的高潮。整个课堂在学生的不断思考中,实现课前的所有目标,帮助大家成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传谣、不信谣的智慧少年。课程有创新、有递进、有升华,学生有兴趣、有触动、有收获。但是整堂课的时间可能比较紧张,建议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学情做适当的删减。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衢州,324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