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宜兴紫砂陶刻文化及历史
陈列
摘 要:紫砂陶刻装饰不仅体现出装饰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制作者本身的文化艺术和装饰技法的修养。正如艺术家笔下的书画作品一样,陶艺师手中的陶瓷装饰同样反映出他们的人格气质。
关键词:紫砂陶刻;历史文化;艺术形式
1 前言
宜兴紫砂陶以素面素心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天然材质所蕴含的淳朴、典雅、精致、含蓄的肌理之美,当然也有不少艺人在紫砂陶表面进行装饰,以提高不同人群对它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观赏性。紫砂陶刻,是所有装饰中最具代表性和独创性的技艺手法,是将诗文、金石、书法、绘画以及篆刻诸多艺术在紫砂器上的结合和运用,蕴含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陶刻作为紫砂陶装饰的主流。
2 宜兴紫砂陶刻文化及历史
宜兴陶土,细腻精致,可塑性强,用它制作的器皿造型很多。如:花盆、人物、动物、树桩、根艺……千变万化,种类繁多。自明、清两代以来,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文学、书法、金石篆刻诸艺术与紫砂壶造型结合起来,融汇其间,再经各时代的艺术大师、能工巧匠各自发挥,精心制作,终将紫砂壶工艺推上一个巅峰时期。
陶刻可谓源远流长,上古先民在制造原始陶器的同时,也留下了制作印记和文字。在关中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的瓦和陶器上就有编号、人名和铭文:在宜兴出土的西晋“神兽尊”底部就刻有“东州”二字:秦代的陶俑上也刻有作坊和陶工的名字,这些都是关于陶刻存在的证明,也是紫砂陶刻的源头,而且相同之处是紫砂陶刻与古代陶器刻纹一样,主要是作者在所制的器物上记录姓名或相关文字。
陶刻是紫砂陶以及陶瓷中应用最广泛的装饰方法。最初是用来落款,在半干的坯体上,用竹刀、金属刀刻上款识,后演变为装饰。陶片上刻文字,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邹平县丁公村一座4200年前的古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刻有至少11个字的文字陶片,一下子将中国书法史推进了近一千年,这种文字早于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字。紫砂壶中的文字陶刻装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趋向成熟。
自陈鸿寿开创陶刻壶铭新风之后,又有(下接第50页)朱石楳、瞿应绍、邓奎、胡公寿、梅调鼎、徐三庚等一批字画家积极介入其事,对紫砂陶器向艺术的升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将这门装饰艺术发扬光大。
文人、字画家积极介入和提倡的陶刻装饰,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融于壶艺、茶艺之中,是紫砂陶装饰的主流。最早的紫砂专著《阳羡茗壶系》提及“镌壶款识”时说:“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间……次则李仲芳,亦合书法。若李茂林,朱书号记而已。仲芳亦时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逊。”
清末,宜兴有名的字画金石家崔克顺、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碑刻家韩泰等,是造壶店商礼聘的兼职陶刻的宜兴文人,他们笔法老辣,技艺熟练,讲究布局的程式化与完整性,亦具风貌,雅俗共赏。
艺术创新是无止境的,在今天这个开放和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紫砂陶刻装饰的创新与发展既要适应陶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不断地按照社会和文化的需求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创新。
紫砂陶刻形成优良的传统和强烈的艺术风格,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的记载,由此说明早在元代紫砂器的初创时期,已在紫砂器上进行陶刻了。紫砂陶刻与坯体制作的造型设计是分不开的,陶刻的装饰作用远远超过了其装饰的本能。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和觉悟,逐步形成了书画陶刻和紫砂造型艺术浑为一体的风格,趋向厚重端庄。
3 结语
紫砂陶刻装饰不仅体现出装饰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制作者本身的文化艺术和装饰技法的修养。正如艺术家笔下的书画作品一样,陶艺师手中的陶瓷装饰同样反映出他们的人格气质。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的是他们高超的技法、流畅的线条及完美的章法。细细品味这些传世名作,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神韵和审美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