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力量》的美学意蕴
袁志正
《自然的力量》自2012年启动制作,历经5年时间完成拍摄,于2016年12月31日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推出。《自然的力量》全片共分六集:《纵横》《风起》《水流》《山峙》《共生》《追寻》等。栏目摄制组为了领略大自然的原始力量,历时500天的野外拍摄,深入中国四大无人区,行程数十公里,记录了数十种野生动物。自然类纪录片是人类自然生态观的文化表征,它既表达我们目前的生态观念的现实状态,也将我们生态观念的未来发展影像化。我国自然类纪录片通过影像表现和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关注生态价值,传播生态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类纪录片是指以自然风光、动植物、环境气候、地形地貌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世界上最早的自然类纪录片可追溯至1922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那努克》。”[1]纪录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自然的力量》捕捉自然界中的美好瞬间展示给人们,供人们欣赏、审美。它从选题到拍摄,从形式到内容,从整体到细节都把握了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一、王题立意追求天人合一的美
纪录片通常通过对素材的有意识的筛选和利用去表达其主题,好的主题是判断一部好的纪录片的立足点。纪录片编导依循主题思想去构思、分析、拍摄和后期编辑。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的一段话屡被引用来作为对纪录片的主题和意义的界定:“来源于所有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受时代的限制,基于意识的本质:例如怎样应对死亡,怎样理解悲剧和英雄性格,怎样确定忠诚和责任,怎样处理兽性与人陛间的矛盾,怎样平衡本能与约束。”[2]
《自然的力量》每一集都围绕着中心纽带展开故事,它的中心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主题。但在展示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给予披露。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往往更能拨动人类情感的心弦。例如分集《纵横》中讲到野生大象与人类冲突日益加剧,人类种植的经济作物不断蚕食亚洲象领地,亚洲象面临着失去栖息地与食物来源的窘境,它们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而不得不向人类的家园一步步靠近,造成野象伤人的后果。分集《山峙》中西黑冠长臂猿栖息生境的缩小,使得西黑冠长臂猿出现濒危的现象。分集《水流》中人类的活动对斑海豹生存环境影响巨大,航运量的增加造成海水的污染,使海滩面积大大减少,7.8万平方公里的渤海中,斑海豹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小。分集《共生》中沙化的苏尼特,使得苏尼特的载畜量逐年减少,传統的游牧生活方式面临挑战。
自然界中的生物是靠许多不同的生物链来维系生存的,一旦其中的生物链被破坏了,就会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命延续。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认为,“自然界中的整体存在是以‘以和为美,而非‘以分为美。”[3]《自然的力量》涉及了生物的多样性,反映野生动物和植物,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生存依赖关系。我们在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为自然界的神奇美妙发出惊叹。人类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产物,自从人类诞生后,人就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百万年前,自然作为环境,对人的起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当时特定的环境,就没有后来的人,是自然造就了人类,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中国古人就主张“天人合一”,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互不外在,二者相类相协,通为一体。”老子言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三者一道贯通。因此,人生追求的目的不是去认识和征服宇宙,而是“泛爱万物”,体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儒家观念中,“自然“并不被理解为与人对立的存在。这里既没有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更没有造物与造物主的二元对峙。在儒家看来,人性永远是自然的。人不仅是自然之子,而且还应该是自然的孝子。可见,在儒家观念中,人的使命绝不只是局限于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而是通过“赞天地之化育”,完成自然、完善自然——既完善人自己的自然,也完善他在的自然。天人合一,远古神邃的中国哲学,已为人类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自然的力量》正是表达了中国文化所固有的通融天地人的博大胸怀,人以天为生命的寄托,以地为生命的根基,天地以人为化育的形态,人与自然并行不悖、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主题。
二、叙事视角营造平等美
《自然的力量》在叙事角度的选择上选取了全知视角进行表达。视角是指作品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所谓全知视角,则是创作者以全能人的身份把握故事节奏、情节进展,并对故事内容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阐释。《自然的力量》通过旁白讲说来体现这一视角。在分集《水流》中评述乌粱素海疣鼻天鹅的迁徙故事中,创作者先是介绍乌梁素海的平均水深、形成时间,接着介绍乌梁素海的主角疣鼻天鹅,小疣鼻天鹅爸爸和妈妈的职责、成年疣鼻天鹅一天可以吃掉接近自身体重的水草,疣鼻天鹅的雏鸟将在乌梁素海生活的时间,最后是创作者描述小天鹅在成年天鹅的训练和教导下反复练习飞翔,新生的疣鼻天鹅与爸爸妈妈迁往南方过冬的情况。整个过程体现全知视角的特点,综观《自然的力量》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讲述。
为了体现平等和尊重大自然的态度,全知视角将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置于一个平等的生存语境中。《自然的力量》中地球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这种方式淡化了作为人类的主体性,叙述上的全知视角不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来进行创作,而是叙述者在创作过程中对表现对象的平视,即创作者用镜头和拍摄对象保持平行关系,以传达平等观念的价值取向。另外,这种平等观念的传达还来自于六个分集中对于地球万象的多视角的平等观照,《纵横》的视角指向中国辽阔的自然场景,《山峙》指向雪豹、野牦牛、长臂猿、紫貂、黑嘴松鸡等自然界可贵的生物,《水流》记录了中国水源、河流的景貌,《风起》观照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共生》记录了藏族地区、蒙古地区、彝族地区、哈尼族地区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追寻》则讲述了拍摄的幕后故事。万象之间不分主次,不序尊卑,整体视角上呈现出一种平等的关系。
人类和自然总是相互依存的,拍那些动植物,实际上是在拍我们自己的心灵。国际自然电影电视节目组织主席M-A,帕萨·萨拉斯在第七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论坛”上讲到,自然影片绝不只是动物、鸟、树和昆虫的近镜头、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作自然精神的东西一一自然奇观。我们拍自然科技纪录片应该要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和对象交流和对话,而不应是窥视。在与那些动植物进行交流的同时,我们体会到,人、动植物虽然生命形式干差万别,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透过自然科技纪录片,我们也多了一扇审视自己的窗口。
三、故事化叙事手法营造人文美
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影像化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又将自我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整个纪录片之中。纪录片不同于新闻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予我们的不是事件,事件仅仅是外壳,纪录片在这外壳之下寻找着一种人类和文化的生活——“一种具有行动与激情、问题与答案、张力与缓解的生活。”《自然的力量》倾注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透过镜头的细节,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在环境中生存的动植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人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关系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普遍而永恒的人文内容是不存在的,但普遍而永恒的人文母题是存在的,它们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人们心中引起理智和情感的强烈共鸣。《自然的力量》在每一个分集者都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关动物家族的故事,或关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通过选择适合于纪录片表现的故事题材,然后再确定与这个题材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建立个性化的艺术风格,最终创造出叙事与隐喻融会贯通的美学体系。好纪录片是一个从纪录片的被表述层面到表述层面,从纪录片的艺术风格向纪录片的美学意境逐级提升的完美过程。
《自然的力量》讲述了很多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展现自然生物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水流》中讲述了疣鼻天鹅去伊犁河谷寻找配偶的故事。疣鼻天鹅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它们生儿育女,代表了忠貞爱情的典范。寸步不离刚出生没多久的小海豹的海豹妈妈,每隔几分钟就来照看小海豹,鼓励它们下水,在妈妈的耐心等待下,小海豹终于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这是严酷的自然界,最温馨动人的时刻”。《山峙》中雄性黑嘴松鸡在密林中展开爱情马拉松之战,它们跳起了风格别具的求偶之舞,求偶之舞将持续40天左右,雄性黑嘴松鸡用自己的舞姿和叫声来吸引雌性黑嘴松鸡的青睐。《共生》中互相嬉戏的藏猕猴,猴群首领召集其他藏猕猴避雨的故事。通过这些精彩的画面,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造物主的无穷奥妙与拍摄者赋予的丰富感情。最后一集《追寻》里更是深刻地体现了人文视角的美,《追寻》讲述了摄制组在新疆北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个金雕的巢,摄影师准备跟拍两只小金雕的成长,一路看着金雕妈妈细心抚育金雕宝宝,经过13天摄制组每天在掩体中拍摄长达10小时,最后金雕巢被盗。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摄影师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为自己没有能寸步不离守在拍摄地点,否则也不会造成金雕巢被盗,而镜头里金雕妈妈仍然在空中寻找孩子。
“纪录片是人类自省的一面镜子,人类需要通过这面镜子审视自己,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4]《自然的力量》拍摄了高原、密林、海洋、荒漠,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长臂猿、亚洲象以及中国南海等丰富多样的生态故事,呈现了中国生态的多样性。《自然的力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对自然社会的反思,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诗意的、具有哲理的思考。在感情趋于苍白的现代物质生活中,《自然的力量》成为一种绝妙的传递情感的工具,使人们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拥有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就像一盏灯,发现并照亮现实。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的力量》蕴藏了审美特性的品质和倾向,它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我们居住的星球和自然生态环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万物生存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于是我们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热爱大自然中的生灵和生命个体。
参考文献:
[1]谢逅.纪录片真实性的不同维度分析 以BBC自然纪录片为例[J].媒体时代,2012 (8).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明.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 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