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建设 打造现代桃源

    汤祚国

    近年来,湖南省桃源县委紧跟常德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主两副多点”发展战略,紧紧抢抓机遇,不断顺势登高、强势突围,树立城市理念,加快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增强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加快建成“流域大城市、市域副中心”。

    坚持规划引领

    遵循传承历史、操作现实、留白未来的理念,按照“多规合一”要求,重点完善县城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市设计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县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及中心村、特色村的村庄规划。县城规划突出“山水洲城”元素,综合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强化对空间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管控;城镇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彰显地域特色,着力打造一批风情小镇、产业重镇、特色名镇、生态美镇;村庄规划突出“大美桃源、灵秀乡村”品牌,体现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要求,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理念,严格规划管理,强力控违拆违。

    加速城市扩容

    坚持“沿江发展、山水之间”的空间布局,努力构建“一江两岸、一体四极”发展新格局。“一江两岸”,就是依托沅江穿城而过、双洲依山傍城,构建沅水两岸风光带、城市核心洲景观。“一体四极”,就是以县城区为主体,向东跨江发展,建设融入常德城和桃花源的东部新区;向北推进产城一体,建设北部工业新城;向南滨江发展,建设现代南部新城;向西构建综合交通集散中心,建设西部商贸新城。

    推进城市提质

    以“一改两畅四化”为目标,以“一街两园两带两路三小”建设为重点,加速城市提质,努力点亮百姓门前的灯、铺平百姓脚下的路、扮靓百姓眼中的景。“一改”,即推进漳江阁、文昌阁、渔父祠、义丰坊、原桃纺等片区棚改项目,加速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两畅”,即水畅,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加大排水防涝、雨污分流、地下管廊、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打造水景观、做优水生态、确保水安全;路畅,推进以老城区道路综合改造、小街小巷改造以及公共停车场建设为主的城市路网体系提质,全面实施城区道路“白改黑”。“四化”,即加快推进以临街建筑立面、门店装修和广告店牌、城市“家具”整治为主的美化;以路灯、楼宇、夜景为主的亮化;以拆围透绿、植树增绿为主的绿化;以平安桃源、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建设为主的数字化建设。“一街两园两带”,即以特色古街、双洲生态休闲公园、桃纺中心花园、滨江风光带延伸线、新河两岸风光带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凸显文化主题的城市公园和市民休闲场地;“两路”,即突出抓好漳江大道、滨江大道综合改造,统一城市元素,形成城市印象,使之成为桃源城市形象示范街;“三小”,即加快规划建设城区小绿地、小广场、小停车场。坚持建管并重,以国家智慧城市、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抓手,以完美社区建设、网格综合管理为支撑,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基础建设

    按照“出口打通、高铁贯通、高速互通、干线畅通、村村联通、水运疏通”的要求,完成黔张常铁路、沅澧快速干线第四大道、迎宾大道、陬市千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通对外水陆门户。加快推进桃龙路、热黄路、梅溪路、杨金路、杨兴路等干線公路建设,启动龙牛路、枫漆路前期调研,完成500公里农村公路联通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窄路面加宽改造以及渡改桥、危桥改造,打造一批高标准陆路站场、水运码头,构建功能完备、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推进水利建设“111”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施燃气宽带下乡、农村饮水提质等重点民生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宜居宜业条件。

    强化城市经营

    按照“有序、高效”的原则,创新土地经营方式,扩大土地经营收入;盘活存量土地,收回闲置土地,全力保障重点建设用地需求;严格政策标准,规范行政程序,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制定拆迁安置对象自主购房奖励政策;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守住耕地红线。用足用活金融工具,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融资力度,积极推行PPP、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特许经营权许可等模式,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加大国有资产清理和经营力度,严处侵占贱卖国有资产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