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建议
项淑芳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位。本文阐释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从高校基层党支部稳抓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完善工作机制、扎实群众基础、坚持立德树人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支部;党的建设;争先创优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中最基本的运行形式,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高校基层党支部中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对于加快高校争创一流,完善党的基层建设,实现十八大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着积极作用。
1、坚持领导班子好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前提
着眼领导班子好,积极创新选育机制,增强高校干部的执行力。要树立“谋事先谋人”的思想,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校干部队伍。一要“选好人”,继续坚持和完善制度,坚持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协调本领强的标准。二要“育好人”, 针对党员干部的结构, 积极推行各项培训的进行,让党员干部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工作能力, 持续满足不断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党支部领导班子要提高三种能力: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解决好学习动力、学习毅力欠缺等问题;二要提高正确运用权力的能力,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监督;三要提高廉洁从政的能力,敬畏法纪、严明纪律、艰苦奋斗。
(1)建设开拓进取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不断提高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就要从领导班子层面抓起。根据高校党支部的实际,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高校特征,培育跨越发展的创新勇气,从而使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得以进一步激活和提高。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新检验。支部领导班子要自觉强化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的意识,每位成员要投身于重点任务、难点工作中去,在实践过程中促生新思想、新措施,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检验。
(2)建设公道正派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得到身边同志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先驱者,就必须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并自觉将公道正派作为天职加以坚守,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让群众放心,让组织省心。
(3)建设团结协调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要履行其功能、实现其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组织上的巩固。领导班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矛盾综合体,其成员必然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工作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不同意见。促进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才能不断消除可能产生的摩擦和冲突,使班子呈现并保持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状态,从而使班子在组织上得到巩固和加强。
2、坚持党员队伍好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基础
着眼党员队伍好,积极创新先进性实现机制,增强党员在校内的影响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五带头”的党员队伍为目标,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
(1)加快党建的科学化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遵循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规律,明确高校党建工作的职能任务,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总结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教训。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可以为高校科学发展、争创一流提供保证。
突出教育管理,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作为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主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内的凝聚力,即党员有光荣感和责任感,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对群众的凝聚力。高校党组织处于师生群众之中,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如何,最好的检验标准是师生群众对党组织的支持度,以及党群关系的和谐度。
(2)加强党员的先进性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我们党能不能保持先进性,能不能稳定执政地位,就看能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
(3)提升党性修养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列宁认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党员数量,不如说取决于党员质量,取决于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程度。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按照党性原则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的过程。要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共产党人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3、坚持工作机制好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核心
加强党支部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建设“三型”“五好”党支部的客观需要。
(1)重学习,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
学习,是共产党员政治生命的源泉。为保证学习培训的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党员和干部学习培训的机制。一是党组织要为党员学习培训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党员多读、多想、多写。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自身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学习激励机制,把学习培训与提拔使用有机联系起来。
(2)抓管理,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靠自觉,也要靠教育和管理。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的思想、行为沿着先进性的轨道前进。随着社会生活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党员队伍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迫切需要的。
一是建立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制度,掌握和摸清党员思想动态,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激发党员身份上的荣誉感,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教育和管理要注意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避免泛泛化。要把教育管理与党支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牢记根本宗旨,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双双出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3)找动力,建立健全党员激励表彰机制。
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先进性。党组织应该为党员创造保持先进性的环境,同时也要从外部给予一定的压力。激励表彰机制是促进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动力。一是结合落实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将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二是完善党员表彰制度,规范表彰的层次、领域和范围,做到公正公开、令人信服。
(4)严纪律,建立健全党员监督约束机制。
监督约束机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才能防止和减少各种错误行为的发生。首先,强化党组织监督意识,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其次,加强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纪国法教育。再次,突出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监督越有效、有力,党员先进性的建设就越有效、有力。
(5)创载体,健全党建工作载体创新机制。
创新载体,是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也是长效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要强化创新意识,改善创新环境和氛围,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制度。要积极探索一切符合党员思想活动变化规律的方式方法,运用科学化、多样化、实效强的新载体,切实增强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运行的生机活力。
4、坚持群众反映好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旗帜
“群众反映好”,是创先争优活动中对高校党组织的要求之一。创先争优不仅要看创了多少,争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创了什么,争了什么,群众得到了什么。“群众反映好”,不仅是对高校党组织的要求,更是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肯定。
(1)贴心群众,深入群众。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深入高校、深入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做好群众工作。要想“群众反映好”,就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必须密切。创先争优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党员干部必须以群众为中心,深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高校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
(2)心系群众,想其所想。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工作作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员干部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必须一心为民办实事。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要认识到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3)严于律己,一身正气。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的优良道德风尚。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党员干部要深入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
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加强社会建设”六项任务之首,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八大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和把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标准、高校全体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