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西部就业的探讨与研究

    沈彤

    摘要: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是西部开发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依据佳木斯大学2009年4-5月的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的客观结果,结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和就业形势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状况。具体从解决西部地区薪金、待遇、社会保险等大学生切身实际问题,可以吸引大批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就业。这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西部人才缺乏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西部;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93-02

    一、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严峻,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社会各界也在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在我国的诸多就业群体中,大学毕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诸多原因,大中城市、东部沿海开发地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收入高、效益好的大公司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地区、部门就业的压力,使这些地区、部门人才过剩。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在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5年,我国城镇化率由45.9%提高至52.6%,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形成完整的经济带,东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繁荣区。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国家区域战略重点则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引进人才,引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人才,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杠杆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发展,在人们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意识下,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限制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人才饱和,毕业生难以在找到理想工作的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种种原因,西部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小,而真正愿意投身宇西部建设的毕业生并不多。这成西部地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亟需大学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如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吸引广大毕业生去西部就业,既可以缓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解决西部地区人才总量不足,分布失衡;人才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尽合理,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的实际问题。也将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面对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问题,我们对佳木斯大学学生进行走访调查,主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意向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对于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可行性等各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高校大学生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去向;2.是否愿意到西部、小企业、农村、基层等地方工作;3.影响高校大学生去西部、小企业、农村、基层工作的主要因素。4.如果在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有所提高是否可以去西部、小企业、农村、基层工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涉及到六个学院的14个专业,从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69份。以下是本次调查问卷的具体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同学中,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同学为109人,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和好的同学共11人,较为困难的同学有29人。

    在高校大学生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去向地区中,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51人,大城市35人,回到家乡44人,小城市25人,有意向前往西部地区的仅为2人,农村同样仅为2人。

    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去向中,国家机关32人,高校科研单位14人,国营企业53人,三资企业13人,私营企业17人,自主创业20人。

    影响择业的选择因素中,经济收入成为第一选择,紧随其后的是兴趣,爱好,第三选择才是个人的发展前景。

    在去西部、农村、基层地区工作的选择中,非常愿意去的仅为4人,不考虑去的为21人,但是根据条件,可以考虑的则有87人。

    影响前往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的选择中,个人发展前景是第一因素,环境待遇差和信息接收慢,都是影响大学生西部、农村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吸引大学生前往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中,工作几年后,可以以较高的级别和职称回到中东部成为对大学生西部、农村就业的第一吸引条件,较高的薪酬和公务员的身份和待遇也是吸引大学生西部就业的主要条件。

    三、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可行性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中小城市是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工作时的首选,影响他们做出决定的主体因素是待遇、今后发展前景等方面。从这些因素出发,我们可以在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就业时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及办法,以加强西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当然,在就业的“双向选择原则”中,作为就业双方的主体,都要为此做出一些多方面的改变。

    (一) 如何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就业

    1.政策督导。为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国家要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并切实保证政策的落实与实施,避免使政策流于形式。

    2.加强地方特色建设。西部地区地方特色浓厚,具有丰富的地方民族特色,结合本地地方特色资源,尽快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西部地区能够独立的适应市场经济。

    3.营造氛围。在社会整体氛围中,加强宣传,营造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氛围,而不将大学生西部就业的氛围仅仅局限于校园。

    4.社会保障。切实建立起完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服务,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到西部就业的大学生给予相关鼓励。

    5.加强东西交流。从整体局势出发,大力鼓励东部地区就业大学生西部人才流动的政策,采取“选调生必须到西部服务固定年限”的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的各方面发展。

    6.转变就业观。高校积极帮助大学生建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去向的引导,同时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教育力度。

    7.人才培养。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鼓励高校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及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培养。

    (二)西部地区对吸引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加大基础建设,改善环境,留住本地学生的脚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感情、恋家的民族。如果在家乡有较好的发展机会,谁也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只要家乡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家在西部的大学生回家就业还是具有吸引力的,毕竟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2.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西部地区民族特色资源丰富,从西部地区部分大中城市开始,结合地方民族特色,由政府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可能多的提供工作岗位与好的发展前景。

    3.对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加大提高力度。从国家整体工资水平来看,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要大大低于东部地区。举例而言,对于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而言,在南京的平均期望月薪是3 000元左右,而在西部仅能达1 500元。其次,从个人收入上来看,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难以补偿人才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所以,提高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吸引、留住人才的首要条件。

    4.出台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留住人才的基础,只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吸引、留住人才。

    5.加强推进东西地区人才交流合作。国家大力提倡、推进东西部地区对口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专业单位进行合作,对派往西部的个体人才而言,付出的是短线服务,也许只是一、两年,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由于会连续不断的接受到派遣人员,其收到的则是长期服务。若干期短线服务的人才,同样会为西部的发展做出贡献。

    6.全面更新观念,完善激励机制,注重生涯管理。完善人才市场、建立公平、有效的人才励机制,让人才能在一个规范、透明的环境中,公开、公平、公正地去竞争。

    总之,大学生就业与西部大发展在宏观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守望的战略伙伴,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在短期内,便能够取得效果,妥善解决的,这需要国家宏观上的调控,地方上的互助,社会的整体帮扶与关注,但如能妥善、合理的将二者融合,将会为我国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这项问题,笔者仅是提供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今后的发展,尚需要群策群力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王虎,曲森森.西部人才流失问题的理性分析及对 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