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飞狗跳”到“母慈子孝”
邓公明
〔关键词〕疫情;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2-0077-02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拥有了一个超长寒假。在这个特别的寒假里,孩子们因为“停课不停学”而开始了网课学习之旅。随之而来的是老师成了主播,学生成了听众,而家长呢,则变成身兼数职的全能战士:孩子生活的保姆、学习的助教,关键时刻还是打手。亲子关系直线下滑,家庭氛围不是冰点就是沸点,每天家里都搞得“鸡飞狗跳”,整个小区都是环绕立体声式训娃。“啥时候开学”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无数家长纷纷感叹道:“再不开学,我都要被娃气疯啦!……”
那么,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学校还未正式开学、孩子还得在家里上网课期间,作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避免亲子冲突频频上演呢?
一、换个角度看孩子,情况其实没那么糟糕
换个角度看孩子,包含三层意思:(1)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一方面,看孩子和以前相比有何进步,而不是看他与同龄的佼佼者相比较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还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孩子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是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现在成了世界知名的优秀企业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不也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最后才成为一代帝王吗?(2)用全面的眼光看孩子。一个人有许多面,孩子这一方面不行,其他方面可能行。例如,孩子学习成绩不行,但是擅长人际交往,朋友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3)用积极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的确存在不足,没有明显的优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缺点中存在的优点。例如,孩子胆小是一个缺点,但是胆小这个缺点中也蕴含了优点,表现在胆小的人做事情比较谨慎、稳重,不轻易冒险,更不会去做违纪犯法的坏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用静止、片面、消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现。例如,疫情下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当就读小学低段的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的时候,一些家长动辄责骂孩子:做作业没有效率,就几道题,哪需要做那么长时间?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在小学低段做作业拖拖拉拉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会慢慢地变得不再那么拖拉。
二、主动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
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是进行有效亲子沟通的前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进行网课学习需要家长的监督。很多的亲子冲突和矛盾,乃至家庭悲剧,往往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造成的。例如,孩子出现听课后作业做不对、作业无法准时完成甚至遗漏作业等问题,有的家长一着急就开始用极难听的话去羞辱孩子,骂孩子是笨蛋、笨猪、蠢货等,甚至直接说“我真后悔把你生出来”之类的狠话,严重侮辱了孩子的人格,由此引发亲子冲突。再如,孩子想在上网课之余,追一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看看自己喜欢的偶像,而家长的态度就是坚决不同意。这样的拒绝会造成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孩子当场与家长杠上,让家长下不了台;要么孩子把这种不愉快藏在心里,默默地对父母进行差评。如此一来,在以后的亲子沟通中,家长还能和孩子顺畅交流吗?其实,孩子在辛苦的学习之余肯定有放松身心的需要,这属于合理需要,家长应该予以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心里能不生气、难过,甚至反感进而憎恨父母吗?
再如,很多家长觉得玩游戏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所以在孩子居家学习期间,不准孩子玩游戏。当孩子据理力争,质疑家长要求严苛时,不少家长往往说出诸如“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看似正确的大道理予以回应,以为孩子会听进去。实际上,这样的回应只是显示了家长高高在上的权威,孩子不仅不会听,还会非常反感。事实上,游戏和手机真的不是“洪水猛兽”。 只要適度,玩游戏其实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玩游戏既可以放松心情,锻炼反应能力,还可以结交朋友。所以,针对孩子玩游戏、玩手机,家长需要做的是,督促孩子适可而止,不沉溺其中,而不是用强硬的“不准”粗暴地禁止。
三、在家长的期待与孩子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点
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需要双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作为家长,对孩子肯定有要求,有期待;作为孩子,也有自己的需要,对父母也有自己的期待。家长如果和孩子沟通时,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怎么样,让孩子满足父母的内心需要,却完全忽略孩子的需要,这样的沟通注定会失败。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要平衡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才能实现有效的亲子沟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不少家长会采取以下三种不良的沟通方式:(1)控制型的父母在进行亲子沟通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他们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必须听话才是好孩子。如果你不听我的话,那我就要想办法让你听话。如此一来,亲子沟通自然频频陷入僵局。(2)妥协型父母在亲子沟通时,只考虑孩子的需要,他们的教育理念就是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了。如果孩子不高兴,又哭又闹或者发脾气,他们就会立刻作出让步,并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结果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一旦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使用自己的杀手锏——哭闹或者发脾气,迫使父母妥协,最后实现自己的愿望。(3)情绪型的父母在亲子沟通时,有时候要求孩子必须全部听自己的,有时候又千方百计地讨好孩子,这样的亲子沟通也是问题重重。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避免以上三种不科学的沟通模式,做合作型的父母,在亲子沟通时,考虑亲子双方的需要。如学习这件事情,父母一方面必须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听取孩子的看法。这样一来,双方就可以达成一致,即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提出适度的要求,孩子必须对自己的学习全力以赴。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所有人际沟通中的冲突矛盾,大都是沟通的双方或者多方的需要没有得到合理的满足所致。因此,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平衡自己和孩子的需要,作出让双方都可以愉快接受的决定,亲子沟通自然就顺畅了。
四、心平气和,好好说话
表达同样一个意思,说话方式不一样往往会导致不一样的效果。同样是让孩子帮你拿一样东西,如果你是命令式的,孩子的内心会非常抵触,甚至会拒绝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是请求式的,孩子的内心会非常乐意,然后会满足甚至超额满足你的要求。所以,作为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好好说话。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家长就高高在上,随意教训孩子,或者采取讽刺、打击、挖苦等不良方式与孩子说话。
要做到好好说话,保持情绪平和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平和是亲子沟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人都是情绪性动物,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当你看到孩子利用网课学习时间偷偷地和好朋友聊天时,你会作出什么反应呢?如果你情绪暴躁,一下子就破口大骂,那么你就会错过一个深入了解孩子的机会;如果你克制住愤怒情绪,语气平和地和孩子谈话,了解他聊天背后的原因,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错怪了他,因为孩子和好朋友正在探讨学习问题。
当然,好好说话,还包括需要用客观具体的语言描述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用敷衍了事的态度,用笼统的话评价孩子的表现。对孩子说一句“你很不错”,比起说“你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还能全部做对,真的很棒”,效果差了十万八千里。前者是一句很笼统的话,给人的感觉十分敷衍;而后者则是一番真诚的描述,具体又实在,孩子自然觉得你是真心在表扬他,对你增加好感的同时,也让亲子沟通之路越来越畅通无阻。
总之,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不断地自我修炼。疫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宝贵机会,只要我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孩子,主动换位思考,平衡好彼此的需要,心平气和地好好说话,定能把“鸡飞狗跳”转化成“母慈子孝”。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中学,重庆,40256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