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思想教育的困惑
陈建军 宋玉香
初二学生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来自学校的压力
学校的考核制度,导致教师每次考试结束之后,不得不把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首先是班内对比,看学生哪一科考差了,是不是有潜力可挖;其次是同级对比,看班上的情况如何;再次是同上一个年级对比,看会考成绩会怎样,看有多少人能够上重点中学。教师的辛苦学生不理解,该玩还玩。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处理?任学生自由发展,作为教师,于心不忍。“勤奋+好的学习方法=优秀”,管理习惯、全神贯注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思维习惯、阅读习惯、质疑习惯、总结归纳习惯和时间安排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这些习惯如果不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养成,未来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教师要帮助学生尽早实现从初一到初二的角色转换,越早适应初二的学习生活,越能比别人提前一步出发。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有必要的惩戒,但是面对如今的学生,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现在的学生一有不满意的事情就采取过激行为,使教师难于应对。面对这种情况,难道教师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吗?当然不能。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好,但是你知道在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悬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学生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且必须两个教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过:“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所以,即便有压力,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惩戒,使他们走入正轨。
二、来自家长的困惑
如今,一般家庭的条件都比较好,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尽量满足,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对于子女的教育,一般都寄希望于学校。学校在第一周、第二周,专门对学生进行《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教育。学习的时候,学生能够接受,但一旦学完之后,学生又依旧如初。教师又开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感恩教育”“远离垃圾食品”等主题班会教育,在学校学生明白了,但是周末结束又恢复了原样。也就是说五天教育的力量小于两天教育的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另外,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他们的生活習性、性格特点家长非常熟悉,所以,家长有义务配合教师的教育,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我国古代书籍中有很多教育方法,如《三字经》《弟子规》,家长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孩子。如果家长时时处处怕孩子吃亏,那么这样的教育势必是失败的。
三、来自社会的影响
在学生中,由于受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玩网络游戏、交网友的学生不少,化妆、戴耳环的学生也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家庭与学校的重视。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如何正确引导,不仅需要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还需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总之,初二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社会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