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的初中化学复习课设计思考
摘 要 复习课是初中化学的常见课型。教师普遍认为复习课难上,更难出彩。设计复习课时,应明确复习课的功能,结合学情特点,选择合适的复习课型,遵循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化学学科魅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灵活运用问题引领、构建知识网络、情境引入、探究实验等,方能设计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复习课。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复习课 类型 设计原则
教师通常感觉复习课很难组织,复习课所讲的内容是学生学过的,学生的复习兴趣不容易被激发,很难出彩、出新[1],尤其是初三化学的总复习课更难上好。常见的复习课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常态式复习课、专题式复习课和主题式复习课。复习课如何设计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设计成以知识构建为主体的常态式复习课,还是设计成以知识板块为主体的专题式复习课,亦或是设计成以情境为载体的主题式复习课,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初三的复习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三种类型的复习课也时常交织在一起。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应基于课程标准,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复习课的功能,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灵活选择适当的复习课类型,方能设计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复习课:①创设真实情境;②基于问题解决;③关注知识整合与建构;④引导知识的迁移与应用;⑤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以下笔者结合扬州市乡村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育站举行的主题为“复习课教学研讨”的第11次研修活动中几位教师的课例,谈谈对初三化学复习课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问题串引领:常态式复习唤醒沉睡知识
由于初三学生经过半个学年的学习,对已学的知识存在遗忘。如果直接进入知识的应用复习,学生会漏洞百出。因此,“唤醒知识”这个环节在初三一轮复习前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态式复习课是比较适合“唤醒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一般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对知识展开有序复习。先通过梳理相关基础知识点,然后构建知识网络,最后进行知识的简单应用。这种复习方式是对基础知识的地毯式梳理,便于“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并及时查缺补漏。而中考化学试卷所考查的70%的内容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因此,常态式复习课在一轮复习之初被教师普遍选用。
这种复习课的形式和新授课的复习形式相似,是教师准备起来比较轻松的一种复习课型,大部分化学教师在不进行对外公开课教学的情况下,愿意选择常态式复习课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教师在讲授这种复习课时往往面面俱到,为了全面而快速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进度较快,不再像新授课时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地参与复习。一些学习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对最基础的原理和概念依然无法准确掌握,复习效率低下,在一轮复习中逐渐落后。而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缺失,会导致无法达成相關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主题研修尝试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基础知识。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研修团队的周志源老师在上“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时,先进行基础知识复习,设计了如下“变”与“不变”的问题串:(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质量守恒定律实质: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 ,原子的数目? ? ,原子的质量也? ? ,所以,元素种类? ? ,元素质量?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 ;(3)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 ? ?、? ? ?、? ? 、? ? 、? ? 、? ? ,一定改变的? ? 、? ? ,可能变的? ? 、? ? 。周老师通过问题填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问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面解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构知识网络:专题式复习打通知识脉络
专题式复习课是适用于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和中考一轮复习的课型,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及进行简单的应用训练,具有细而全、见效快的特点,它的系统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根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可设计几个小专题,其内容涵盖整个初三化学上下册内容,把前后知识相联系,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的设计原则是开口小,针对性强。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可设计如下小专题:(1)基本概念及理论专题;(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3)碳及其化合物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5)溶液及其溶解度专题;(6)气体的制备与检验专题;(7)酸碱盐专题;(8)化学计算专题;(9)工业流程题专题;(10)综合实验探究题专题。通过小专题打通前后知识的脉络,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过的知识牢固化,应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章节之间的联系。若能将零散的知识网络化,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像在图书馆找书时,按照一定的查询方法,快速、准确地找到要查找的书籍。本次研修团队的陈岭老师在复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时,先引导学生从定性角度回忆铁的化学性质,并构建知识网络图(如图1所示)。学生在解决定量研究含铁物质的变化时,就能够迅速联系铁的相关性质,轻松解决应用问题。而周志源老师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朱开勇老师在复习“以不变应万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时也都采用了专题式复习。研修团队通过课堂观察与课后检测,认为教学效果良好。
三、融合情境和实验:主题式复习彰显学科魅力
化学学科的主题式教学是指以某种化学物质为载体,以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法等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首先寻找蕴含某一主题知識的真实生活情境,然后将生活情景问题化(即设计成学生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解决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方法,并进行本主题知识的网络建构[2]。化学主题式复习围绕有意义的主题去学习,把课本教学内容和“主题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创新的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在公开课和二轮复习中运用较多。
学习动机是助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具有激励性和指引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动机是学习的首要条件。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学生产生了学习疲劳,加上中考的压力,学生的复习动机很难被激发。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好的情境引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研修中周志源老师的复习课通过化学史“波义耳和拉瓦锡不同的研究结果”引入,陈岭老师通过一连串精美的有关金属应用的图片引入,马庆丰老师通过学生们冬天使用的暖宝宝引入,罗建新老师则由猜猜“我”是“谁”引入,他们不同的引入方式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化学实验是展现化学学科魅力的重要形式,在复习课中安排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能让学生从枯燥的复习中“活”过来,实验是中考复习的“兴奋剂”。本次研修活动中,马庆丰老师设计了学生探究暖宝宝成分的实验,即检验使用前和使用后暖宝宝中铁粉的成分。研修团队成员在课堂观察中看到,学生在实验中真正动了起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讨论、协作实验、代表汇报、反思总结等。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生动而高效,也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在本次研修活动中,罗建新老师的“金属铁的‘历险记”、马庆丰老师的“暖宝宝中的化学”都让团队成员耳目一新,他们的复习课都是主题式复习。罗建新老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情境:“猜猜看”,根据“我”的“自述”,判断是哪种金属;通过材料展示铁的“自述”——《我的出生》,过渡到铁的冶炼,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炼铁和工业炼铁的操作、注意事项、反应原理、现象、尾气处理等;通过铁的三次历险过渡到铁的化学性质及其防护,把铁的化学性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铁的历险之一——“可怕的气体”,铁的历险之二——“要命的池子”,铁的历险之三——“美丽的蓝色溶液”。然后总结铁的“四怕”:一是会让我“长疮的”,二是让我“冒火星的”,三是使我“生气的”,四是让我“变红的”。引导学生思考“四怕”分别是什么,当它遇到危险时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马庆丰老师则围绕暖宝宝的成分、发热原理、铁粉的检验、暖宝宝用完后铁锈该如何处理(学生:炼铁)、工业炼铁和实验室炼铁的原料、原理、设备(装置)、操作、尾气处理等。这些课例都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实验探究,学生在分组活动中既复习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实验素养。特别是马老师用学生从暖宝宝中分离出的铁粉进行燃烧实验,产生了火星四射的现象,打破了学生固有的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错误认知。两节主题式复习课在形式上都有别于传统的常态式复习课。研修团队成员通过课堂观察,认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升应用能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品格中最重要的是上进心、责任心、创造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家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等[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存能力、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信息能力、思维能力、批判和创新能力、行为和实践能力等。复习课的设计要轻知识、重能力,减少纯记忆知识的识记,增强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等。即中考复习课的设计要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陈岭老师在教学“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时,复习了铁的转化,指出铁元素在每一个反应前后不变,进一步强调元素守恒观是分析物质变化前后成分的重要化学观。后来,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中解决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成分时就显得从容自信。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相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初三学生学到的具体知识多年后可能会被遗忘,但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习惯、思想方法会烙印在学生的脑际,并伴随其一生[5]。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化学学科观念,进而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化学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特殊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中考化学考题对学生文字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图、表的解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图、表信息的提取。笔者还是以本次研修中陈岭老师的“铁的氧化与还原”一课为例,他在引导学生分析含铁物质的定量时使用了如下习题:
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注:图2中的甲是加热仪器,图3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 ℃,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 ℃。实验室要利用图2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 ? ? ? ?(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利用图3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①在0~400 ℃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 ? ? ? ;②图中x =? g;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 ? ? ?(写出计算过程);④写出500~600 ℃,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⑤反应一段时间后,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2.00 g(含两种物质),则管内固体各物质名称及质量为? ? ? ? ? 。
陈老师在分析这题时,引导学生思考:管内剩余固体减少的质量是什么元素的质量?铁元素的质量变化吗?图像中每一个转折点代表什么含义?如何写出某一时间段的反应方程式?……因为CO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质就是CO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即铁的氧化物在还原剂的作用下逐步失氧的过程,铁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学生在陈老师的问题引领下进行深度思考,分析每一个转折点代表的物质中所含有的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求出转折点固体的化学式,进而写出任意一时段的化学方程式。陈老师充分运用守恒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明理善道。通过本题的分析,学生明白了热重分析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学生在这样的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
总之,对于复习课的设计,教师首先要厘清复习课的功能,然后结合学情选择合适的复习课型,遵循复习课的设计原则,进行量体裁衣、合理设计。常态式复习课和主题式复习课是传统的重要复习课型,而主题式复习课更受学生欢迎,它是中考复习的“强心剂”。主题式复习课虽然新颖、生动,但复习课不要为了一味求新,都设计成主题式复习课,它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主题式复习课常因“一境难求”和教师备课量大等而制约其发展,这就需要化学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
选择何种复习课型,关键要看学生的能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若学生基础较差,一轮复习还需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若学生基础较好,一轮复习可从专题入手,进一步帮助学生打通前后知识的联系,重构新的知识网络。二轮复习时建议选择主题式复习课,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化学物质为载体,选取适合的话题作为化学课堂复习的主题,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合理安排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6]。马庆丰老师之所以选择暖宝宝作为学生的研究对象,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冬天使用过暖宝宝,学生也学习过铁单质的性质以及铁的锈蚀原理等。虽然暖宝宝的成分复杂,但是马老师仅要求学生会检验暖宝宝中的铁粉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固体中是否存在铁粉和氧化铁,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是所有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不竭追求。教师在复习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化学的学科魅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基于学生发展的高质量的复习课。
[参 考 文 献]
[1]王國峥.高效复习课优化策略的设计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55-57.
[2]李焱,孙成林.初中化学“主题化探究式复习”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3(1):35-37.
[3]邱兵.如何在“理”“趣”融合中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以江苏教学新时空“舌尖上的化学”教学设计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12):70-72.
[4]吴俊明.从化学素养说起: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化学教学,2017(7):3-8.
[5]王宝斌.“明”“暗”相间:学科观念下的化学专题复习:以“复分解反应”专题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5):87-90.
[6]俞桂飞,高志鹏.基于真实情景的主题式复习课的设计及反思:以《暖宝宝中的化学》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1):60-64.
(责任编辑:赵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