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阈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究

    丁丽

    摘要:雾霾、水源污染、沙尘暴等日益频发的生态问题,使人类社会的现实生存与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中的热词,频频成为关注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我们当前正确解决生态矛盾与环境危机提供了良好地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9-0051-02

    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生活的时期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阐发了其独特的自然观理念。

    一、 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发展的必然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近代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基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基本规律基础上获得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果的总和,它是三者和谐共存、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特性的文化伦理形态。

    早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任务上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自然。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进而理性的处理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当今,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的重组升级,当我们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对自然资源采取过分粗暴式开采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人类和大自然关系处于极度不平衡和难于达到协调的地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缜密分析,阐释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建立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类文明、方可达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面对日益严峻的地生态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其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方式,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方法、思维方式审视实践中的新状况、新问题。

    (一)生态文明面临的问题

    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多处出现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陆地沙漠化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膨胀、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明确概括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三个问题包括: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首先,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未来我国的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这种短缺表现在人均占有量的短缺、结构化短缺(有的资源多,有的少)、资源浪费型短缺等方面;其次,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顽疾。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 352.7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45.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 043.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 227.3万吨。再次,全国生态系统的恶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50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降雨量减少,全国都普遍出现草场退化、植被锐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现象。

    (二)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生态环境修复和资源能源的供需矛盾加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2008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9年3月,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11年12月,公布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3]这些数目庞大的资源城市的衰落正昭示着人类的过度索取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透支,传统粗放式、破坏式的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没能得到根本改善,生态环境修复平衡和资源能源的供需矛盾没能得到根本缓解,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2.既得利益集团的把持和科技力量的滥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各种物质力量、科技力量的滥用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尤其是在唯GDP的传统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科技的研发应用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科技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大大弱化。伴随着IT产业、材料技术、重型化工、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弃物、滥用抗生素、核废料、电磁辐射和电子垃圾等新兴环境危害愈演愈烈,其全球流动性和巨大破坏性也日益明显。

    3.人口膨胀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然而, 城镇化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

    4.公众的绿色消费能力不足制约市场有效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高速发展,我国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已经起步,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水平不高导致绿色消费行为仍然比较盲目,缺乏科学性和条理性,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标准是什么”、“绿色产品认证标志是那些?”等问题不能有效做出判断和解答,而且公众对绿色消息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字面理解层面,判别方式简单肤浅,常把“绿色”等同于“天然”、“原生态”,认为绿色食品就是吃野生的、新鲜的食品,认为绿色消费就是简单的“吃农家粗粮、穿棉麻制品、住郊区别墅、去未开发的地方旅游”把“绿色消费”简单直观的理解成了“消费绿色”。由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没有全面的理解,导致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阈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究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阈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政府职能”、“建立生态生活价值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等方面来探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生态经济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5]因此,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二)健全政府职能,建立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全球面临生态危机而出现的期望变革旧的政治体系来解决生态威胁的基于生态学与政治学的理论方法。一方面,健全政府的制度建设加大生态决策的执行力度。在现实中各级政府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存环境的优化,使发展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的生态政绩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还要保持自然资产的持有量,使本地的生存环境更加宜居。政绩考核除了以经济与生态指标以外,还要注重人文、资源等硬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生态政府,才能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三)树立生态生活价值理念,建立生态生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的人化是在改造自然界的指向性活动中,人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朝着合乎目的的改变,这种功能性的行为动作就是要倡导一种合乎生态生活习惯的价值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秉承良好的生态生活习俗。建立生态生活价值观念,建立生态生活,一方面要重视个人的生态实践的教育,提升公众的生态素养。从日常的点滴当中去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让公众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参与的热情,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逐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主流宣传作用,积极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要使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通过大力宣传环保观念和生态理念,倡导生态文化,普遍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建立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论证了人类的思维和意识即特定的文化理念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形成并能有效的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推动客观物质世界的有续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态文化。我们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设立基本的环保课程和道德规范,让我们从小就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把生态文化编入中小学教材作为专业课程,强化青少年的生态教育。我们建立的生态文化则一定是用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大众,从而使全社会真正树立合理的生态道德意识,把它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态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建立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要迎难而上下决心整治环境污染、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环境的恢复,一方面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来弥补生态环境保护所损失的经济开发效益;另一方面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政府通过立法投入、制度投入和物质投入来减少经济活动、人类生活的干预,保护绿色植被,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整治,保护湿地系统,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重点地区进行封闭管理,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等措施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限制经济发展活动规模和程度,保障生态恢复顺利进行。

    在马克思自然观的引领下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解决生态危机、环境难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树立全新的生态意识,重于践行,从小事开始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国务院批准确定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EB/OL](2011-11-15) http://www.ndrc.gov.cn/gzdt/201111/t20111115_444539.html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 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 [N].人民日报,2014-06-1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