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张迎先

    [摘? ?要]阅读不仅是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和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发现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 G633.3?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34-0018-02

    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就是问题、疑惑,“有疑”就是存在问题、疑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上一定要重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解疑、释疑的过程,如果不能发现问题,那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发现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大家都清楚,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着眼于师生共同参与的的双边活动。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

    一、教师的示范性教学

    教师的示范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从学生向师性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立场出发,教师都应该以自己的示范性教学来熏陶和培养学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字斟句酌,体味推敲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中的“翔”往往用来形容飞鸟,这里用来写鱼似乎欠妥,但细加推敲就会发现,它形象地写出了鱼游水底的轻快自由,并写出了江水的清澈。这句充分反映出毛主席的诗词语言精当、凝练传神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因为相同的词句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细加推敲才能把握。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换词、换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斟酌,以帮助学生更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2.巧设疑问,启发诱导

    如果学生在读书时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肯定会大有帮助。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笔者让学生考虑作品为什么开篇要写“月亮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听不见了,妻拍着孩子哼着眠歌”;而结尾又写《西洲曲》等看似与荷塘月色无关的内容。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能够理解开篇写夜晚的宁静深沉,是为了反衬作者心里“颇不宁静”,这也是作者深夜去荷塘的原因;结尾写《西洲曲》,说明作者对现实不满,表现出一种洁身自好的情怀。这样的引导,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十分有益的。

    3.拓展思路,标新立异

    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要想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例如在讲《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时,笔者就让学生思考:我们在批评南郭先生之余,是否能从齐宣王身上找到可指责之处?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立异的良好习惯。

    4.融会贯通,对照比较

    比较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在讲鲁迅先生的《药》一文时,笔者运用横向比较,引导学生把文中对看客的描写与《藤野先生》《阿Q正传》中对看客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在讲《荷花淀》时,笔者就让学生思考文中提到的三次妇女们划船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不同环境中人物的心情,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此可知,教师借助比较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进入一个较高的认识层面,并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广泛阅读,丰富积累

    一般说来,知识越丰富的学生越容易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在做好课内精读精讲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扩大他们的涉猎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让他们利用已学到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在讲鲁迅先生的《药》《祝福》时,指导学生阅读《阿Q正传》《伤逝》《离婚》等小说,进而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对国民劣根性和妇女问题的看法,这样既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2.深入思考,探寻奥秘

    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不提问题”和“提不出问题”的现象,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心理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读书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会含英咀华、融会贯通,这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因此,养成学生细心读书、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先生小说《药》中有这样的话:“哼,老头子。”“倒高兴……”乍看平淡如水,但细加推敲,便觉得很有深意,其表现出了看客麻木愚昧的心理。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不但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交流探讨,开阔思路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这成为他们发现问题的障碍;而借助交流探讨,学生便可以打破这种局限,可以发现许多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认识水平。古人早就证明了学习上互相观摩、切磋研究的重要意义。《学记》中就有“相观而善之谓摩”的说法,意指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也就是切磋琢磨的意思;也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交流探讨的重要性。比如在阅读《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大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创新,才会出奇制胜;有的学生说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心、执着前行,才会获得成功;有的学生说这本书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脑体倒挂”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陈迹。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开阔了思路,完整地理解了这本书的内涵。

    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社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革。学生只有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他们将面临知识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仅仅满足于掌握課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