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审美向度在欧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发展与启示
刘亚婷
欧美经典影片中的内核精髓使得几乎其所有的翻拍创制均能够保持热度不减,而翻拍中的审美向度,则来源于影片在由物象化而抽象化,再由抽象化而意象化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许多针对欧美经典影片的翻拍创制在意图、特色、风格等诸多方面均作出了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的突破性尝试,既为观众重温原著与原典带来了骋目怡情的无尽乐趣,又为电影史册留下了辉耀后世的永恒光影。
一、 审美表象化向度
(一)风格化审美向度
与20世纪中叶至末叶的审美向度普遍倾力聚焦于内涵不同,从21世纪初叶开始,审美风潮已经变得内外兼修且表里并重,传统审美内涵的粗放视听表达模式早已为颜值眼球、视觉震撼、人性表达等并重的后现代深度融合模式所取代。针对那些已经非常成熟的题材,越来越多的导演便有余力将欣赏趣味等,一并纳入到整个创制体系中来,并为审美凭添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欧美经典影片的翻拍,首先即是一种基于视听语言实践与观众体验的物象化表达;其次,则是即视感与镜头感的构图表达。从审美表象化而言,翻拍创制旨在突出创作意图、创作特色、创作风格,如此,才是翻拍创制成功的第一阶梯。例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自其第一版以来,经历了多达20余次的各种翻拍,上自默片时代的古老版本,下迄2011版的最新电影版本,这些翻拍虽然是对爱这一永恒主题无尽余韵的艺术化表达,但纵观诸多版本可见,2011版的视听体验不仅与原著大相契合,且更在创作风格方面犹如一股潺潺清泉令人神往。
(二)角色化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最大亮点是角色的成功塑造,成功的角色塑造首先必须进行审慎的角色选择。翻拍影片的角色选择过程赋予了影片摆脱复述式原典的突破性表达,并赋予了翻拍片以针对原典加以创新表达的关键。由此可见,角色选择不仅是角色塑造成败的关键,且更是未来衔接叙事过程成败的关键。创制者如不能对原著的细节深刻理解领悟,则难以较好地把握角色选择所需的内涵特质,而盲目地主观进行角色选择,必然会与原著中的角色审美产生龃龉。[1]例如,对比两部翻拍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即可清晰看到,1978版与2004版,虽然在整个叙事逻辑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审美向度上却有着天渊之别,2004版不仅彻底弥补了1978版中的逻辑细节缺陷,且在审美表达方面略胜一筹,尤其是角色的审慎选择方面已经与原著达到了惊人的一致程度,比如杰姬饰演者的拉丁血统与原著的契合,以及西蒙性情与原著的契合等,均捕捉到了原著的艺术真实,令观众更易从中获得原著的精华。
(三)叙事化审美向度
歐美经典影片的翻拍虽然绝大多数仍然踵继原著的叙事核心,但其却能依靠后现代的表达技法,实现“有限时空下的无限混乱”表达;同时,这种有限时空下的无限叙事,亦将为叙事过程中的承接、转捩、融合等进阶技巧带来全新表达。例如,由独白而群像的叙事承接,由相对静态表达而动态表达的承接等的技法融合。显然,恰恰是这些进阶技巧性的审美表达才为欧美经典影片的翻拍提供了更加耐人寻味的“并作以观复”的高级审美价值;才为观众这一大他者视角呈现了得以出乎其外的审美向度表达,并由此衍生出超越了艺术表象化审美的无极化晋级可能的审美向度。例如,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经历十余次翻拍,2011版中独特的女性导演风格化的透过表象化直接聚焦人物的“直视”或者说“凝视”方式,令观众得以更深刻地体味到文学文本的抽象化意涵。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本的改编并未停留在文学文本的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地以思想主题与艺术价值并现的方式,透过基于审美向度的抽象化表达的萌芽,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显见的触及人性反思,且基于情怀的隐喻为审美向度获得了更见其形而上的叙事化表达。
二、 审美抽象化向度
(一)距离性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的表象化审美向度为接下来的形而上进阶表达提供了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梯级次第,为形而上抽象化的象征性审美向度提供了集中呈现的表征,并为透过能指向所指联结提供了最佳过渡的诗性奠基。尤其是后现代翻拍作品,其镜头摄纳、氛围渲染、视听语言的抽象等,无不透过感性获得了进阶意义的表达,从而由此自然而然地完形为一种形而上的机制,并将在后现代的将来,固化为形而上的创制模式,由此而进行基于审美向度的“出乎其类”的“拔萃”式表象化上无差别的抽象化强化,从而形成一种关涉抽象化的审美置换;凭借这种置换,影片方能更自然地突破传统审美距离。例如,雨果名著《悲惨世界》经历过多达19次的翻拍,该片以这种距离抽象化的渐次深入,表达了个体曲折的自我救赎之路,这亦是浪漫主义审美的形而上表达和屹立在人性化宏观审美视角的崇高人性化表达。影片启示观众在面对人生时,不仅应保有个体表达,不仅应具备人性化自我救赎的本我情怀,更应具备人性化极致的悲天悯人的广阔大他者胸怀这一永恒情怀。
(二)无极性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的后现代美学观念的抽象化改造与升级,实质上已经与传统的美学链条之间形成了切割与熔断,并且,以其更具形而上性而透过抽象化象征性表达不断生发着全新的审美向度。这种无极性审美向度的萌芽式升华,以其赋形、赋象、赋神式的递进层次,而在影视映像的行为、意识、思想等全方位进行着基于后现代美学的强力驱策,从而以后现代性确立起了美学的,更加凸显其意识表达的现代性向度。这种现代性向度有着更为广阔的无差别、无国界、无痕迹的艺术化表达,这一全新的审美向度同时也标志着视听知觉到审美知觉的象征性飞跃。例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在其多达13次的翻拍中,以2012版的创制最为深刻,影片不仅状括出了繁华过眼尘世须臾的浮华世相,而且,更在世纪回眸般的浮光掠影下,以其象征性审美表达为观众带来了宛如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令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灵肉合一的女人的真实体验。影片透过这种入境、入戏、入心的体验,令观众更深刻地感触到了所见即所感的无极性审美向度。
(三)多元双重化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抽象化审美向度的象征性飞跃,为更进一步擘划审美的精神向度表达打开了一扇自然跃迁的进阶之门,进而形成一种精神契约化的稳定表达。恰如《海上钢琴师》中的哲学意蕴一样,所有更高级的审美向度,其实质上都是关于存在、选择、自由的灵魂这三重形而上表达,影片超脱了传统审美抽象的个体命运与时代命运的枷锁。由此可见,这种审美抽象才是欧美经典影片翻拍审美向度的一种更为极致、更有价值、更具深度的审美表达;如此方能基于原著文学文本与影视映像互证,为深度融合的诸审美向度提供视听双重、意蕴双重、能指所指双重的多元双重形而上进阶表达,并由此实现电影本体视角的入乎其内的审美向度的变奏式表达。[2]例如,同样被翻拍过13次之多的乔治·巴尔·麦卡奇翁的杰作《布鲁特斯的百万横财》(又名《财神有难》),即是一部问世于20世纪初叶的杰作。该片的最近一次翻拍即以其双重化的表达凸显了后现代的社会教化,而翻拍自该片的开心麻花作品《西虹市首富》,则更是透过这种多元双重的抽象化象征性,而为后现代社会赋予了社会寓言式的世俗启迪。
三、 审美意象化向度
(一)越界式形而上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的表象化与抽象化表达,为本体建构起了直达主体的审美向度,同时,更由抽象化的象征性表达,实现了一种基于审美向度的越界式表达;从而将表象化无差别抽象的形而上象征性,向更高层级的无极性的意象化进行了精神性的延续、意识性的延伸、艺术性的延展,进而实现了超越人性符号化表达的意象化审美表达。[3]例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三大推理宗师之一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先后5次被多个国家翻拍,除却日本与印度的国家特色背景化翻拍,其2017版较为成功,而其最大的成功之处,显然在于其将原著与1974年版本的双重元神,汇聚成为了无与伦比的越界式意象化表达。该片中的即视感、临场感、舞台感,尤其是片尾处的超越了原著与原创的全新诠释性收束等,均以其创意而别出心裁,这种经典式的基于人性化却又超越人性化的无边界与无差别收束更加符合普世期待。
(二)能指与所指的形而上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的深度审美向度,必须透过基于文化分析、娱乐分析、社会分析等综合分析加以更深刻的表达,从而方能获得由主体到客体、由客体到他者,乃至趋进于大他者的审美向度表达;尤其是大他者的透过视听语言,彻底解决意识思维的体验向度的经由渗透而沉浸,沉浸而移情的更为高阶的审美向度表达。如此方能实现由传统的以物象化、具象化、表象化为能指,升华而为以想象的意象化为能指,方能以这种意象化作为翻拍审美向度的核心,将原著的文本抽象化与原典的视听意象化作为一种审美向度的介引,而牵系出一种更高阶形制的透过意象化能指,获得意识性所指的艺术化升华表达,并将传统的原著与原典中的符号主体的剩余快感,透过能指与所指的双重合并,得以源源不断地向观众这一大他者加以深刻诠解。[4]例如,先后十度翻拍的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即以其空旷辽远的意象化表达为观众赋予了更为高阶形制的意象化能指,尤其是2005版,更以其考究的呈现而为复杂的意象化带来了意识性所指升华。影片透过符号主体所源源不断释出的现代文化、娱乐、社会的综合化表达,更是令观众耳目一新。
(三)后现代式形而上审美向度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主体间性的立体化无极性的审美向度表达,以及后现代意识流的无中心的极致发散的范畴表达,均为翻拍创制的后现代式提供了升华的最佳基质。前者的主体间性的立体化无极性,由时空距离、主客体间性、意识间隙等产生出立体化且无极性的形而上审美向度;即经由视觉意象中的他者与他者、本体与他者、他者与大他者、甚至本体与本体之间的无极性表达,从而生成形而上的审美向度;而后者则经由后现代影视艺术思想中的更具人性化侵彻力的意识笼罩形成一种深刻的感触表达。综上所言,主体间性的立体化无极性,将本体与世界,甚至本体与本体的间性,无差别地融合起来。从时下流行的选择哲学与后现代思潮而言,后现代解构主义亦透过真实实体世界与艺术虚拟世界的重合而为后现代文化沙漠带来了高概念化的审美价值全新表达,并最终实现了审美创造与审美向度基于深度融合的统一。例如,被5次翻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片,即以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表达解构了传统意识下经典的美国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虽历经数次翻拍,但2013版却仍然能够以其艺术化的间性艺术话语,而向观众施加了表达思维权力、表述意识影响、表现思想深度的魔法,进而透过形而上的意象化审美深刻地诠解了人生选择、人本意义、人性价值的三重灵魂表达。[5]
结语
欧美经典影片翻拍伴随着电影的光影已走过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为观众带来了纵容意象化驰骋的想象时空,同时,更以其全新的视觉冲击、艺术感染、意涵阐释等,而令观众深深地陷于泛览英美经典的深度审美享受之中无法自拔。在这种越来越极致化的艺术创制与艺术欣赏过程中,针对欧美经典影片的翻拍亦由此经历了由表象化而抽象化,由抽象化而意象化的三个关键审美向度。
参考文献:
[1]张广利,陈盛兰.自反性现代化的动因、维度及后果——贝克、拉什自反性现代化思想比较[J].东南学术,2014(1):51-56.
[2]李烁,张若邻.电影音乐中的社会文化与审美现代性——韩国电影《春香传》和《卖火柴小女孩的复活》的音乐分析[J].学术界,2012(8):187-199,289.
[3]邓文华.审美经验是“幻相”吗?——对20世纪英美分析美学一段公案的再检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13.
[4]牛鸿英.想像的能指——好莱坞灾难电影的审美意识形态图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3):99-102.
[5]馮亚男.《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论尼采晚期美学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学维度》简介[J].美育学刊,2012,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