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吴在在

    [摘要] 苏联解体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其长期坚持苏联模式的结果。苏联模式又叫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则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将市场经济灵活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干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关键词]苏联解体;教训;改革开放

    1 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指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因此也称作斯大林模式。概括的说来就是:政治方面高度的个人集权,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个人崇拜严重,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实行党政合一;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的经济计划,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全部集中在中央,企业没有自主权;思想文化方面,实行思想灌输和控制,将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作为唯一正确的真理,并通过党和国家的宣传机器向人民群众灌输;对外关系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国家的对抗性以及前者战胜后者的必然性。

    在实践中,苏联模式的确成为落后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在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快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好方式。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时代的前进,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束缚,苏联模式出现僵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落后国家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而越发明显。最终苏联模式因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 改革开放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与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想了解改革开放必须先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这次会议突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这一过程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自由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邓小平提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应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观点,打破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水火不容的传统观念。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阶段,也是改革开放的深入阶段。特别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使人民对社会主义认识更加透彻,也使得改革开放更加深入人心。

    在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纵观我国的改革开放,其实质上也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首先,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对苏联模式中封闭保守的发展方式的突破。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自己人为的封闭起来,尤其在体制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其效率低下并且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很明显,在世界各国逐渐走向开放、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自我封闭只能导致自我没落,从而失去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失去真正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和吸取苏联模式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辩证思维的决策。事实上,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一决策的提出,不仅得益于邓小平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稳定”的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也得益于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全球化视野。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利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找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这一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在洞察了经济全球化大势所作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总结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过的闭关锁国的教训,是对封闭保守的苏联模式的突破。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斯大林时期实行了“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纯粹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在他的思想中,计划经济就是姓“社”,商品经济就是姓“资”,他们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于是这样的观念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形成共识。这无疑也影响了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做出的一个惊人举措就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只是把市场和计划看做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邓小平认为:“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1]打破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坚守的旧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无疑是一个伟大创举,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突破。

    3 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第一,在政治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依法治国,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将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避免了苏联社会主义的高度集权导致的党和国家领导权利过分集中于中央的个别机构和个人,使党的领导决策更具科学性。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上,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运行机制使党内民主生活窒息,党群关系紧张,许多干部染上了老爷作风和官僚主义,追求特权;在领导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第二,在经济上突破了苏联模式长期奉行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对立的观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苏联绝对排斥市场经济的教训,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的把市场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的提出了“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2]邓小平认为:“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4]

    第三,在思想文化领域,改变了苏联教条主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四,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抛弃了苏联模式的闭关锁国政策,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5]江泽民也强调:“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6]

    4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进步巨大。

    4.1 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查出:1978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到2010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是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8倍。78倍不仅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结果。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着飞速的发展和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提升。

    4.2 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政治改革体系不断推进,乡镇直接选举逐步推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完善。人民当家做主得到充分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基层代表较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地域性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4.3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显著提高。

    4.4 社会建设全面开展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实现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5-376.

    [3] 中共中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21.

    [5] 中共中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6]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