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创新思路与对策研究
张春梅
[摘要]不断创新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首要保证和重要途径。当前,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制度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创新思想、思路、机制、载体是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实效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十八大;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创新
理论武装是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首要保证和重要途径。当前,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调研深入研究十八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
一、当前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性
(一)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政治需要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工作者只有把十八大精神贯穿于理论武装工作的方方面面,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理念、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把宣传十八大精神与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结合起来,与国际国内热点新闻结合起来,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实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统一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内在需要
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一个地区的发展、市民素质的高低及经济活力的显现, 取决于这个地区干部群众学习力。加强理论学习是民族地区党员干部加强理论修养、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影响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改革攻坚阶段,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打牢知识能力根底,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党员干部的内在素质。
(三)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的,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开启新的历史征程。当前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继续解放思想,增强理性思考和战略思维,努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是增强民族地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个地区的建设和崛起,不能仅靠经济的强盛,也要靠文化的繁荣和竞争。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文化已经成为衡量地区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面对未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文化建设已成为民族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内各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是民族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学习型区域,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理论学习仍存在形式主义
1、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邓小平认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1]。民族地区很多领导干部思想上仍然存在“经济工作是硬任务,宣传思想工作是软任务”的错误认识。从内蒙古自治区情况看,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成效存在着一定差异。总体上看,自治区和盟市级部门单位理论学习情况相对较好,旗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乡镇(苏木)单位理论学习习最为薄弱。[2]
2、理论宣传滞后于本地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协调。在西部大开发推动下,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理论宣传工作创新不够。一些地区考虑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比较多,对本地区的理论宣传计划少,导致理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差;对常规性、程序性的事务考虑多,对新时期地区改革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少,导致不能及时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经济指标定量考核抓得多,投放在理论宣传工作上的精力少,导致理论宣传工作仍存在形式主义,更多地流于形式。
(二)制度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性与保障性
1、学习机制不健全
从对内蒙古自治区调查情况来看,各单位、部门都能将十八大精神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当前学习重点,通过举办理论学习报告会、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实质。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地区基层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不能满足干部思想和工作的实际需要。理论学习安排上,目的要求不明确,随意性较大;短期行为、应急安排较多,系统性、长效性的统筹安排较少;从上向下部署推动的多,由下而上、来自实践的需求和呼唤而自觉自为的较少。
2、考核机制不完善,缺少激励约束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区虽然也相继建立健全了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学习考核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组织领导不严,制度落实不够,安排不到位的现象。考学、评学、述学仍缺乏科学的考核量化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重定性轻定量,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考评考核不能与干部综合考评挂钩,学习培训的最终结果并未与干部的使用选拔完全结合起来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弱化,制约了干部参与的热情。
3、理论宣传缺乏科学的促进机制
调研发现,内蒙古基层理论宣传专职人员越来越少、基层宣讲队伍很大部分是社区“五老”队伍,年龄偏大,理论素质偏低。 尤其是在县、乡(镇)一级,从事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很少有正宗科班出身的。工作中,照本宣科灌输的多,深入浅出阐释少,唯书是从,文件至上,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思考少。这不仅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久而久之,还会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三)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吸引力
1、基层理论武装工作队伍尚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许多基层理论工作者虽然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丰富的理论工作经验,但不太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有的甚至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极少进入互联网世界,对利用网络开展理论武装工作的能力、动力和信心不足。大量理论武装工作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即便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从事组织管理,也仅是局限于党内统计等工作。
2、理论宣传网站内容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
目前内蒙古各单位的大部分理论宣传网站都是依附在局域网上,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站的更新和维护。这些网站的重点放在收集和宣传党建知识方面,普遍缺乏必要的交互性,站点维护不完善、信息资源更新缓慢、内容设置过于单调,无法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以致访问量较低,覆盖面较窄,仅仅起到的是一个“网络图书馆”或“电子资料库”的作用,未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以十八大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理论武装工作
(一)创新思想,着力解决好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问题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深化理论武装上用真功、求实效,着力解决好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问题。通过领导带头学、专家辅导学等多种形式,深化民族地区党员干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文化创造活力等创新理论的学习,坚持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在真学、真懂、真信的前提下做到真用。
(二)创新思路,扎实有效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1、把理论武装工作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
从领导干部抓起,做到“六带头”,即带头读书、带头听课、带头考试、带头调研、带头撰文、带头讲课。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硬性指标,列入年终考核范围,要求领导干部不但“述职、述廉”,而且要“述学”。实行中心组学习月报制度和巡听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
2、坚持走特色化道路,创新探索新模式、新途径
民族地区具有自己的区域化特色,在理论学习中要坚持走特色化道路。一是实行“菜单式”学习模式。将党员干部应当了解掌握的方针政策确定为“主菜”,需要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确定为“副菜”,通过将主、副菜有机搭配进行宣讲,使上级要求与民族地区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行“课题式”学习模式。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从各方面确定必选课题和自选课题,使学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实行“分类式”学习模式。区分对象层次,把握学习重点。
3、把理论武装工作与为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服务相结合
要把理论工作放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去思考和谋划,主动为实现民族地区建设发展服务。紧紧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借助高层专家力量,整合区内社科研究资源,开展重点课题研究,积极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一批有较高理论和应用价值、对策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创新机制,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制度性约束
1、构建理论学习机制
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3]为此,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构建完善的理论学习机制。各单位一把手作为理论学习第一责任人,要签订学习责任状,责任具体内容列入对党委的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平时的汇报、督查,看责任是否到位、任务是否落实。建立理论学习联系点制度,由区委领导到所在联系的点,指导督促基层单位开展理论学习,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理论学习机制。
2、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
要从组织领导、制度落实、理论研究、考核考评、学习效果等方面,把理论武装工作的情况量化、细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分值,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将抓理论学习的成效作为一般干部实绩考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把理论武装工作纳入地区党建工作考核细则中,统一进行检查和验收,使理论武装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3、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筹资机制。各级财政应保证对理论武装工作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将讲堂建设的基础设施、宣讲费用、评比奖励、宣讲队伍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社会团体、各类组织进行投资、捐赠、资助。对积极参与投资基层理论宣传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减免税等方式进行鼓励,以扩大资金来源,改变单一由政府投入的模式。二是完善民情汇集机制。引导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加强网上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研判,及时了解和掌握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加强人才保障机制。加大理论队伍的培训力度,探索建立有利于各类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向基层流动的体制机制。
(四)创新载体与形式,将理论学习由压力变为动力
1、创新学习形式,提高中心组学习的实效性
要增加理论学习的“自选动作”,减少“规定动作”,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中心组学习讲坛、成立专家巡回宣讲团、设立领导干部基层学堂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心组学习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变。
2、拓展“基层大讲堂”覆盖面,进行品牌化建设
借鉴龙岩经验,对“基层大讲堂”覆盖面进行拓展并进行品牌化建设是提升民族地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途径。构建理论学习品牌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民族地区丰富的、特色的历史、自然或文化以及革命传统资源为基础,以学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面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理论学习精品化、品牌化的有效手段。
(五)创新模式,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理论武装工作层次与水平
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新兴媒体的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学习系统。充分运用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所有的表现手段,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同时,各地区各单位要制定建立网上理论工作的规划,加大对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设备的投入,加紧培养一支既有党建理论素养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党建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2]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四调研组.当前我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J].思想工作,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9.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学习型社会视域下内蒙古理论武装工作调查与创新研究(项目号:2013B00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