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翻译教学与文化自信关系探析

    摘 ? ?要:文章从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翻译教学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以文化自信引领和指导翻译教学,进而实现翻译教学与思政工作的全新融合。以民办高校为例,具体阐释了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學的方法,即灵活调整教学大纲、创新设计翻译教材、大胆改进实践环节。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化自信;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017(2021)06-0021-02

    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所有课程均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传统的高校英语翻译课程设置偏重语言教学,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多以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主,忽视了语言作为文化承载与传播工具对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与影响学生意识形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

    一般来说,文化自信指作为文化主体的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其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从主体角度而言,文化自信的主体是由单独个体构成的社会群体,究其根本是社会群体对本群体文化所呈现的积极的集体意识,因此文化自信有整体性与可塑造性等特点。从客体角度来说,文化自信的客体是分属不同性质的文化,因此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发展自身文化的信心与扬弃其他文化的判断上。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同属某一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而社会中的青少年群体无疑是继承与发展该文化的最有力保障。文化自信,无疑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强凝聚力和展现精神面貌的牢固基石与坚强后盾[2]。因此,深化高校学生的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自信与翻译教学

    传统高校英语翻译课程设置偏重语言教学,涉及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又多是对英美文化的介绍,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的教学内容较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容易导致翻译专业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表述强于对本国文化的掌握与表达。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底蕴浅薄,用英文表述与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强,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同时,由于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渠道接触他国文化。众所周知,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对文化传承与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与翻译技能的同时,也不间断地接触到镶嵌在英语语言中的完整的西方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受多元文化影响,如果学生在此阶段忽视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与掌握,只一味学习或接触他国文化,又未能养成良好的对他国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便存在盲目青睐、崇拜西方文化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存在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课程这个渠道如何承担起课程思政的任务,“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就要求教学相关人员,特别是担任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认真思考并解决。

    三、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的方法

    第一,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纲领与文件,要承担起课程思政相应功能。翻译专业可以通过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或修订原有大纲两种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内容嵌入大纲要求并适当增加其比重,同时将相关高频英文词汇与英文表达列入大纲语言要求,在宏观角度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学生的学习活动发挥指导作用[3]。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调整和修改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复杂性,不同院校的具体专业可以考虑适当灵活地先试先行,特别是民办高校翻译类相关应用学科,更是有条件、有优势,可以大胆采用富有导向引领意义的有益尝试。具体来说,就是深入思考并精准挖掘传统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中最有魅力、最有活力的经典和瑰宝,将其融入语言翻译的环境下反复斟酌、仔细推敲,从而在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达到对语言文字及文化的全域认知和丰富解读。

    第二,在编写翻译教材时,要注重对翻译教学材料的设计。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的依托与载体,要实现翻译课程的育人目的,在翻译材料的选取上要适量增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内容的语篇。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托语言而存在,在翻译实践中,熟识本国文化与了解他国文化同等重要。在翻译教材语篇的选取上,编写者也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取那些典型的、可代表中华文化的翻译材料。

    除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翻译材料之外,也应融入更多反映我国政治题材的语料,将我国各项国策与国家发展规划内容纳入教材,在培养学生翻译技能与提升学生专业词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是非观念。翻译教材编写者要全面深入收集、整理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文件、会议稿件、领导人发言稿件及其权威英文译本,在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指导下,结合英文译本中所惯用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采用适合课程需求的原文与译文材料作为教材示例与练习,真正发挥好翻译课程思政在育人环节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教材编写内容和课外资料的选取上,还要注重代表性与实用性的紧密结合。比如,对与民生有关的话题(教育、医疗、就业)等抽取关键句段进行重点阐释,并辅助提供围绕上述领域的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报道和背景情况介绍,还可以尽量搜集国外相关领域的资讯加以归类比较和综合分析。既有政策理论,又有客观事实,还有中西对比,在教师的主导和带领下,学生的理念认同和价值判断趋于一致,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逐步显现。

    第三,在翻译教学实践环节,翻译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转向,积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内容的引导。

    教学实践环节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一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知识储备、科学的教学方法之外,更要加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具备科学正向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科学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翻译专业教师要深刻理解翻译课程与思政课程一样在教学实践环节都承担着育人作用,因此要积极主动承担起育人职责,守好翻译教学“这条渠”,种好翻译教学“责任田”。一线翻译课教师要明晰翻译课程需要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配合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显性教育,发挥好翻译课程思政在育人环节的隐性教育,两种教育协同合作,实现“三全育人”大格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同时作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播者,更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积累和储备中华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素养。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实际加强自我学习。每个人的人文功底不一样,学历教育的背景层次也不同,那就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选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资源加强培训。每个学校的学科构成不一样,课程思政的起点和路径也相差悬殊,这就决定了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课程与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育充分融合、互相促进的艰巨性和差异性。为此,高校要科学定位、系统施策,特别是在针对翻译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的业务培训上,更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必须确保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站稳立场、保持定力,敢于亮剑发声,善于因势利导,勤于细水长流。

    第四,在翻译教学实践环节中,授课教师也应该利用应用翻译的“文化变迁”(或“文化转向”)属性,在文化自信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翻译的“文化变迁”这一属性,是美国翻译研究派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佛尔(Andre Lefevere)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认为翻译不单单属于语言范畴,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在更广泛的历史文化范畴进行研究。此理论阐明了翻译所涵盖的跨文化交流属性,为翻译课程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翻译教学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环节中,教师在传授不同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并勇于展示中国的文化,这也是文化自信的表象之一。翻译教师在汉语文本英译教学中,在坚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多采用异化翻译方法[4]。

    综上所述,翻译教学因其自身教学内容所特有的文化承载与传播工具的属性,在课程思政范畴内更有优势和便利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汇和冲击下保持清醒认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熊晓梅.文化自觉自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27-28.

    [2]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4-9.

    [3]张建昌.翻译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8(8):79-81.

    [4]朱楠.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112-113.

    編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付云红(1978—),女,黑龙江宁安人,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黑龙江东方学院科研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校本翻译课程教学研究”(HDFKY190221);黑龙江东方学院翻译基础核心课程项目(18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