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 品质育人
张涛
[摘要]能否有效运用教材,关系着历史教学品质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围绕历史核心素养,立足历史教材,从拓展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涵、把握教材精神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材;核心素养;品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价值观素养的研究”,编号:C—b/2016/02/14。
要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课堂上就要运用好历史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随着课改的发展,许多高中历史教师的“教材观”已经发生了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但也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教材,用教学案完全代替教材,这就显然背离了课改的初衷。教材运用充分与否是历史教学品质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提升教学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是本文要探究的重点。
一、拓展内容,提升认知水平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结构简约,虽然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已有所提升,但由于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有限,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困惑,教师如不加以阐释,很难达到教学的预设水平。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发展环境中去观察、研究历史,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科学地认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历史教材内容言简意赅、相对枯燥,不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情感动机的把握。比如,在教学《文艺复兴》这一课时,有学生对拉斐尔的《圣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拉斐尔总是画圣母?”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体会到历史人物的情感。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拉斐尔自幼失去母亲,渴望得到母爱这样一个情感,去欣赏《圣母》画像,也许会有别样的领悟。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历史体验中,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图片在展示信息时比文字更为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仅凭教材文字很难全面感28,而教师在教学中补充相关历史图片,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如教学中国古代书法时,教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楷书和行书的魅力,而草书的图片却没有。以学生对书法的认知水平,仅仅通过文字描述是很难让他们体会到草书的魅力的,因此教师应补充相关图片。通过草书图片的展示,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草书勾连不断、“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的意境。
二、挖掘内涵,培养思维品质
教材篇幅有限、文字简洁,但字里行间却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材加以关注和揭示,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以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例,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到明清时期演变为黄宗羲的儒家“民主”思想。一字之差,不仅是文字表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先秦时期的“以民为本”思想已发展为明清时期的限制“君权”、要求“民权”。教师抓住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对比分析,就能使学生很容易理解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歷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对教材细节的深入挖掘、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往往是启思入智之钥。例如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要观念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学生很容易把“三权分立”和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混为一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教材,孟德斯鸠虽没有明确具体的政体主张,但他提出要限制国王权力,即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国王存在。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孟德斯鸠的政体主张是君主立宪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有用信息。孟德斯鸠在其著作《波斯人信札》中指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这一主张证明孟德斯鸠的思想比较激进,不仅要限制国王的权力,甚至要推翻国王的统治。通过对教材深层次的分析,学生在解决知识困惑的同时,掌握了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史证意识,提升了历史思维品质。
三、把握情感,引领价值导向
历史学科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营养。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应“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历史教材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素材。
教师应深挖历史教材,把握教材情感,让学生在历史体验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以分析“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差异”为例,通过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不仅认识到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的利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不同选官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体会这些选官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推动历史进步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感悟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和制度设计的智慧体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宝贵遗产。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价值引领的效果。历史教材中涵盖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文明内容,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价值情怀提炼历史人文价值和核心精神,引导学生感悟人类文明和历史智慧。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这一专题时,教师运用教材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学习《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精准把握人文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文思想内涵,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在评价历史伟人——邓小平时,教师重点展示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感悟小平同志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伟人、志存高远、永不言败,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和价值的升华。
综上所述,丰富教材内容、深挖教材内涵、把握教材精神,既是对教材的有效利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更利于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层次的提升。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