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与教学分析
马静
【摘 要】“钢琴诗人”肖邦的钢琴作品情感丰富,风格多样,对钢琴领域的影响深远。而其钢琴作品作为教学素材,也因演奏难度大而被视为比较高阶的教学素材。《F大调第二叙事曲》是其比较有特色的一首钢琴作品,其灵感来源、创作背景也随着这首作品的流传而广为流传。本文首先对肖邦和《F大调第二叙事曲》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技巧,最后归纳了教授《F大调第二叙事曲》这首作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演奏技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136-02
一、肖邦和《F大调第二叙事曲》简介
天才钢琴家肖邦7岁时就开始了钢琴的创作,作为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肖邦的作品往往用宽广的旋律来展现个性、抒发情感,时而缓慢平静,时而暴风骤雨,展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更令人震撼的是,肖邦作品中蕴含着强烈而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技巧运用、立体化的旋律,但是这种复杂中又带有旋律美感和稳定性,旋律多變,但是不突兀,同时又具有独特性,让人惊艳。肖邦的旋律创作灵感来源于社会时代背景和生活的点滴愉悦,其传递的情感也非常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F大调第二叙事曲》是其28岁左右创作的叙事体裁的钢琴作品。肖邦的灵感来源于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与此同时,这个阶段肖邦陷入了一段恋情,而这段恋情也为《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旋律增添了很多浪漫气息。《F大调第二叙事曲》相对于肖邦其他的三首叙事曲,节数相对少,篇幅相对简短,但是简短中也带有明显的与众不同,呈示部中没有连接部和结束部,但是从整体来看,整首作品的结构比较分明。前面部分幽静平缓中带着甜蜜,后面部分高潮迭起,充满着骚动不安的情绪,展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性。依据肖邦当时的情人回忆,这首钢琴作品是肖邦在两人赴巴里阿力群岛旅行期间创作的,起初岛上风景宜人,之后却狂风暴雨,肖邦生了一场大病,在病中通过创作这首钢琴作品宣泄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根据作品的结构和表达的情绪来看,这段描述与《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创作背景是相符的。
二、《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一)主部主题的演奏技巧。主部主题展现出了静溢而神圣的氛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心灵回归安宁。而这种氛围则依靠很多独特的演奏技巧体现出来,同音连线就是其中一种。同音连线通过一个音符,像一根线一样,将不同的音符串起来,达到音音连珠的效果。以A段的第二小节为例,里面的高声部就在开头处采用了同音连线的技巧,这种演奏技巧增强了开头的线条层次感,使旋律节奏发生了细微变化。演奏同音连线时,演奏者要认识到这个音符是一段旋律的主调,其他音符不能喧宾夺主。在演奏这段时,可以将弹奏速度适当放慢,突出这个重要的音符。
(二)副部主题的演奏技巧。副部主题紧跟主部主题,展现出非常激烈的情绪,中间没有连接部,给人场景突然转变的感觉,这种极大的反差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独特之处。副部主题大量运用了双音弹奏,通过快节奏的旋律和快速切换的技巧来展现强烈的情绪,然而,这种极具张力的旋律同时还兼具流畅性和稳定性,让人感受到这种激烈的情绪是一种不妥协、不屈服同时又保持理智的情绪,旋律不杂乱,给人收放自如的感觉。而演奏者如果想要真正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复杂激烈的情绪,同时还要保持自然和收放自如的状态,就需要其在弹奏过程中对于音程度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手指快速跑动的技巧要炉火纯青[1]。
(三)展开部和尾声的演奏技巧。展开部、尾声与前两部分形成呼应,其中大量运用半音阶形式,短小精炼,情绪相对于副部主题部分要平静许多,但是时不时有情绪的反复。快节奏的旋律和多次变奏要求演奏者能够准确果断地进行弹奏,丝毫不能犹豫和间断,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重点音调和技巧也要大胆表现,十六分音符的双音和弦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均衡用力。复杂的和声和装饰音,大大增添了旋律的立体感,使飘忽不定的氛围和激烈的情绪交织重叠,展现了矛盾的挣扎和妥协[2]。
(四)踏板的巧妙运用。肖邦对于踏板非常重视,《F大调第二叙事曲》中,主部主题就运用了踏板,通过右延音踏板来强化音符的连续性,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音符中延绵的诗意。在演奏过程中,只有精准地将踏板和音符结合运用,才能够保证旋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演奏者在运用踏板时,要先弹奏音符,随后再运用踏板进行替换,最终以音符弹奏结束,从而使得旋律的延绵性得到延展,而音符之间也没有间隙,能够自然连接在一起。而副部主题中的踏板则是起到烘托低音与高音共鸣的作用,旋律和伴奏的复杂性也增添了踏板运用的难度,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在音域宽广时频繁踩踏板,抬脚时不能过于快速,要缓慢抬起,这样才能够保证旋律连贯不突兀[3]。
三、《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教学手法
(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核心。《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难度较高,而难度高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学生演奏技巧的考验,更是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考验。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读谱,能够通过《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乐谱来感受作品的技巧运用、情感表达。肖邦的乐谱非常精致详细,对于每一个踏板都有标记,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谱,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解作品的结构、情绪表达来进行乐谱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对于乐谱呈现方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提升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把握和独立读谱的能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肖邦的生平、作品风格、创作背景,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情感和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乐感,如鼓励学生多听各类钢琴作品,或者将《F大调第二叙事曲》哼唱出来,只有乐感提升了,才能够很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理解作品情感和技巧的结合,从而将这种情感和技巧的结合呈现出来[4]。
(二)结合学生演奏特点进行系统讲解和训练。演奏训练是《F大调第二叙事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加强训练,一方面要结合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讲解和训练,如对于踏板的精准运用,就是这首作品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基础都不相同,如有些学生的指法比较娴熟,能够驾驭密集的变奏,弹奏的流畅感和均衡性较强,但是整体力度不足,教师就可以少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的指法,多花一些时间结合作品进行弹奏力度的把握和训练[5]。
四、结语
《F大调第二叙事曲》不是肖邦最著名的作品,但是非常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演奏难度也比较高。如果想要很好地诠释这首钢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既要能够捕捉和呈现细腻的情绪,又要能够收放自如地表达极具张力的情绪;既要拥有高水平的手指快速跑动技巧,又要能够熟练和精准地把握踏板运用的分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核心,让学生熟悉《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乐谱内容,把握相关技巧和在此处运用的原因,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其次要结合学生演奏特点进行系统讲解和训练。
参考文献:
[1]史小亚.肖邦叙事曲音乐标题性解读——以《F大调第二叙事曲》为例[J].音乐天地,2017,(03):67-68.
[2]孙岩.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与教学[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06):39-40.
[3]钱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韩笑.试谈如何理解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音乐内容[J].大众文艺,2011,(06):107-108.
[5]郭倩.两首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钢琴叙事曲的比较——李斯特《b小调叙事曲》与肖邦《F大调叙事曲》[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