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语境:语文教学的基石
陈士同
摘 要 语文教学进入“素养型”时代,真实语言环境的创设与拓展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现实生活语言的沃土,课外资源的辅助,静态知识向动态的转化,从封闭走向开放,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的教学才有滋有味,“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才有抓手。
关键词 语文教学;真实语境;现实生活;课外资源
语言类学科的教学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尽管教材提供的语境与生活的语境有一定距离,但是两者之间不是完全分割的,更不是对立的。语言环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分为 “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两类:语言性语境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真实的语境,就是不拘泥于书本设置的话语环境,而是把书本语境和教学语境与生活语境对接围筑起来的立体的话语环境。
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语言类学科,语言文字是基本构成要件。在文本型教材占主导的教学场域中,阅读理解品味鉴赏语言和使用语言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是师生、生生以教材的语料为媒介,阅读和鉴赏文本,理解和品味字词句篇,鉴赏思情技。在这个过程中,汲取语言材料,获取有意义的东西,为表达与交流积累丰富的语料,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思维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当然,不论是什么式样的文本,它们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都蕴涵着审美元素,要么是形式上的,要么是内容上的。品读文本,其实就是欣赏美和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洗礼的过程;同时,文本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本蕴涵不同的文化元素,阅读和鉴赏文本,就是从某一个侧面感受和理解文化,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难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学科传统的习得知識、训练技能的平面教学思维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改变教学扁平化纯技术操作已经势在必行。
由扁平化走向立体化,最根本的变化就是“语文学科素养”教学目标的提出与逐步的落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改革与探索始终没有停止。从2003年到2017年,语文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对语文学科价值和承载意义的认知和定位日渐贴近学科的本质。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教学应完成的任务,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最基本的抓手;同时,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教学应达成的目标也明确提出要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通过课标对语文及其教学提出的要求看,学科特质的彰显、学科价值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放置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对真实丰富的语言材料品味、鉴赏才能实现。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科是最贴近生活和社会的学科,语言作为语文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认识语言的基本规律,掌握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则,并用语言解决现实问题。而要达成这些目标,没有丰富而真实的语言熏染与实践很难实现。而从现实语文教学场域看,真实的学习语言情境的创设与营造应协调好“教材与生活、课内与课外、习得与运用”的关系。只有在立体的学习时空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和感受,才能逐步培养语言素养,最终养成语文素养。
一、教材与生活对接,语文学习更真实
语文学习的界域与生活是等界的,学习语文就是从某一个角度认识和感受生活;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语言材料的来源,除了教材,更多来自生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12个具体目标和18个学习任务群是学科教学目标实现的根本抓手。而从划定的具体项目和提出的具体学习任务群看,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与生活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很显然,要落实这些目标,只有在现实生活的语言场中进行活动才能实现。像“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目标的落实,除了立足教材,更要回归到现实中。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人的存在与人类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性的存在,进入一种语言场域其实就是进入一种文化场域,文化通过语言塑造人,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文化获得与熏陶的过程。就文化的存在性而言,大致有过去(静态的)、现在(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和未来(动态发展的)三种。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在不断提升。作为文明表征的文化除了对过去进行呈现,更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文化才有生命的活力。“当代文化参与”就是要求语文教学的过程除了关注教材,更应该关注现实文化发展的态势。
“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按照课程标准对落实“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提出的要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充分利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阔视野,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学习和运用语文,发展各自的特长与个性;在积极参与当代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感受和体会文化的精义,并进行“三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并结合当前文化发展较突出的现象确定具体的活动任务,指导学生自主确定活动目标、梳理材料、编织活动提纲,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参与对当代文化生活探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大量文化现象的观察,能够发现表象隐含的本质;在对现象的审视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在对问题的分析探究中,梳理整理材料,汲取有益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把知识内容放到大的学科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去感受它的价值、意义、局限,以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壁垒。教材提供的信息源是有限而封闭的,现实生活提供的资源是丰富多彩而开放的,而且极富时代特色。快速发展的时代催生出的是文化的多元发展,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学习回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才会有更多的“源头活水”滋养,才能变得更加丰盈。
二、课内与课外贯通,语文学习更丰富
语文学习是多维度立体化的,这不仅表现在学习资源上,也表现在学习时空上。传统的学习把关注点只盯在课内、课堂上,这种封闭式的教学能够接触的资源有限,获得的有效信息也相对贫乏。“教教材”,是在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用教材教”,则是在开放的教学场域展开的。梳理语文教学发展的路径,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知识习得、技能训练的结果。追求的是结果,淡化的是过程;而“学科素养”目标的提出与落实,对过程的关注成为教学的主体。而对过程的精细化操作,除了知识、能力,思维、审美与文化这些学科更本质的内容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关注點和教学思维的变化,带来的是学习方式和学习场域的变化。“素养型”教学的动态与开放,课堂与教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要落实学科教学目标,完成学科承载的使命,必须打破教学的固化思维,拆除横亘在课内与课外间的藩篱,在两者间建立沟通的渠道,才能实现。
在文选型教材占主导的教学场域,课内学习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师生按照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提出的序列目标,立足配套的教材逐步落实长、中、短期目标。即使是与“素养型”目标相匹配的统编教材,尽管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别,但具体目标落实的着力点仍然在教材。而从课程标准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材体系看,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层次的教材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实施。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较,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变得多样而丰富。从教学的层面说,师生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材采取精读、泛读和浏览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除了读,鉴赏和评析是最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不管是单篇,还是单元群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习得和建构知识体系,训练技能,还应培养基本的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并以具体文本为依托,通过品味与赏析,提升审美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以形成学习语文的基本思维。完成了课内的耕作,打下了学习语文的底子,然后再以课内所掌握的技能、思维到课外感受更为丰富的语文世界的魅力。时代快速发展,信息日益丰富。语文的学习只有从课内走向课外,才能接触到丰富而鲜活的学习资源,才能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群”的任务。诸如“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汉字汉语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等,每一个任务群的实施,都有明确的要求。虽然配套的教材针对相关学习目标选编一定的内容,但要真正落实教材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语文是开放的,语文的载体语言也是动态发展的。社会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新词新语似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词是鲜活的,为语文注入新鲜血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走向课外,从日常沟通、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等领域感知和积累语言信息,然后针对这些新词,利用网络、书籍搜集资料,分析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寻新词的内涵、使用的范围、适用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尝试阐释新词反映的生活理念和文化追求。通过这些自主性的活动,学习者不仅能够获取新知,还能够在活动中训练思维,并在探究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认知和审美的能力。
三、习得与运用互益,语文学习有价值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与梳理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阅读与鉴赏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对已知语言材料进行认知、体验、感悟与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品味和感受语言本身蕴涵的意趣,对语言解构方式的感知也不能忽略,像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等。通过阅读与鉴赏具体的文本,理解内容,形成自己对文本的认知、价值判断与情感,并逐步学会自主性地阅读和鉴赏。而对具体文本的阅读和鉴赏,在对丰富多样的文本进行感知的过程中,信息的认知和汲取、思维在参与过程中的训练、美的认知与鉴赏中审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理解等素养都不同程度地得以提高。不论什么样的教育革新,通过学习,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训练思维、培养审美和理解文化是应达成的目标。不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还是文本内容的解构,从材料中获取有意义的内容是学习要实现的目标。当然,这种有价值内容的汲取不是仅局限于教材本身,仅止于静态的知识讯息,而是把教材与社会生活、课内与课外有机串联和贯通。
阅读与鉴赏是信息汲取的过程。信息积累的多少,以及价值的大小,不是以数字衡量,而要看汲取的信息能不能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是语文学习的第二种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更是一种情境。不论是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是运用储备的语言信息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写作是书面语言的运用,是对已有信息进行二次解码和编码之后的重构,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语言的外化。自进入新课改以来,写作不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封闭性精神劳作,不是止于静态层面的遣词造句,而是设置具体的语境和话题范围,写作者按照要求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口语交际更是活语言的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要么是随意性地表达交流,要么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审视,不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都要严格遵循汉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不仅要文从字顺,更要条分缕析。而要准确有序地用习得的语言材料表达交流,就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量的积累,还应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梳理重组;不但要重视对显性信息的认知感悟,还应该强化对隐性信息的探究。不论是书本上的信息,还是生活中的信息,它们更多处于静止的状态,只有经过学习者主体性地运用思维对其进行综合性地加工处理,打通习得与运用联系的通道,学习和运用语言才有意义。
进入“学科素养”教学的时代,语文学科要发挥其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中的作用,除了精耕教材,更要把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动向联系起来。把阅读与鉴赏同现实生活对接,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文本的语言和意蕴,以引起共鸣,激起口头或书面表达与交流的愿望,同时把阅读所得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这样,学习者在进行自主性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环境、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建构自己的语言运用系统。做到这些,学科素养的生成、发展和提升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作者通联:安徽霍邱县第一中学城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