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的新思考
仇啸娜
【摘 要】截止到2018年,我国艺术类院校已经突破百所。在这些艺术类院校中,音乐一直是院校专业设置中的一大类,也是专业设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类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对于实用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和声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专业发展和素养方面的造诣。
【关键词】和声教学;艺术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156-01
和声(harmony),作为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是学习多声音乐中的和弦结构、和弦流动状态,以及多声音乐语言与风格运用的规律和逻辑。其中以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古典主义音乐至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理论与和声语言运用的规律为研究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古典和声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和了解多声音乐在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在音乐演奏、演唱等方面的多声思维和较高的演奏能力和鉴赏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和声现象的分析力与理解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1]。
一、在艺术院校中进行和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和声课的主要目的是讓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到和弦、和弦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艺术院校音乐专业中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在和声课的日常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方法单调等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是明显的。因此,对于和声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二、在艺术院校中和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和声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点的重要传播者,在教学前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专业水平,在课程的重要性上也没有做到很好的传达。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端正,以及对于课程教学大纲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第二,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讲其一,不讲其二,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弹奏教学方面,缺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教师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将和声范例进行现场弹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和声听觉意识得到提升,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作为音乐专业的学子,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为了应试而做题,这样很容易忽略和声本身存在的美学和音乐性。例如,下三声部节奏跟高声部(旋律声部)一样,没有正确和声写作该有的节奏语汇。还有就是在写作时,高声部(旋律声部)与最低声部保持3度、6度的音程关系为佳,这样可以在写作的同时有效避免平行五八度的出现。和声写作时要看大局,横项同样重要,不能只顾纵向写作。
三、在艺术院校中加快和声教学的改革步伐,提高和声教学的质量
鉴于以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提高日常的教学质量,对于和声教学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总结一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应明确教学主体,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白和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作用。作为和声教师应具备正确引导学生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经常举例说明学习和声的重要性,未来所有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岗位都应该具备该门课程的知识,它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优秀音乐人才的素养,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和声教学中。
第二,在进行和声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加强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的学习,为和声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这方面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和声教师应该主动帮助他们,让这些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弹奏能力不足、和声学音乐作品欣赏过少、音乐理解能力差等都会给日常和声教学工作带来影响。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所有涉及到音乐的课程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都不能缺少。因此,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学好每一门专业课,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为了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有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和声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和声教学中,使学生全方位感知音乐带来的魅力。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无声的板书谱例变为音乐,让学生在学习谱例的同时,又能听到它带来的效果。这对于传统的和声教学来讲,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中减轻了视奏负担,提高了课堂利用率,使学生能够从枯燥无味的板书教学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和声课的喜爱。
四、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和声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应该简练,学生学习要积极主动。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和声学这门课程,为今后的音乐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静.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和声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