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雅平台的MOOC+SPOC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易祯 吴美玉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学时少、班级人数多、教学效果差的现状,作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质MOOC课程资源,借助泛雅SPOC平台开展混合式听说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模式重构的理论基础、平台保障和资源支持等方面的探究,创造性地重构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并从教学准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研学、课后线上拓展以及评价设计五个维度解读具体实践。从实践反馈的数据分析得出该模式适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课堂有效性的提升,相信足够时间的实施后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MOOC;SPOC;混合式教学;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2-0073-06
一、引言
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1]。2018年6月1日颁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口语、听力量表”也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探索的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许多高校都在尝试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首要问题是课时少,班级人数多。据了解,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听说教学学时很少,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每两周只有2学时的听说教学,且每个教学班人数超过50人。“量”上无法保障听说的练习,大班人数也忽视了个性化教学需求。其次,现有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只是技术与课程的1+1形式,没有实现真正融合。课堂仅是PPT和多媒体音视频的切换,或应用类似雨课堂、对分易等教学辅助App开展签到、答题、投票等活动;听力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边听边讲对答案的方式为主;口语课堂则是教师讲解话题相关词汇和句型、展示示范音视频、要求学生小组复述,更多是机械的操练。这样的课堂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没有开展创造性思考交流,从而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学时不足、现行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唯有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有所得。
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迅猛发展,普遍共识是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不能被互相取代,而混合式学习,即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才是最合适的选择[2]。MOOC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后,局限性日益凸显,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将MOOC优质课程资源整合于课堂教学实践,继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出现并得到学界认可和广泛实践。SPOC营造的混合教学环境,既能融合MOOC的优点,又能弥补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本质。因此,借助SPOC平台,整合MOOC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全球范围内MOOC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3]。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理论依据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理论基础、目标、条件(又称为手段)、程序和评价五个要素[4]。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目标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策略,当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组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时,就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5]。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课程或技术加课程,需要有效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基础。综合来看,检索性学习理论、精熟学习理论、双主教学理论及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建构、组织、实施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1.检索性学习理论
检索性练习是一种从短期记忆中回溯信息以增强长期记忆的行为[3]。相关研究发现,频繁互动可以避免注意力分散,是确保学生持续专注的一种有效手段[6]。因此,为提高在线学习效率,避免观看视频“满堂灌”的局面,缓解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压力,在视频中插入暂停,嵌入多种形式的互动练习和测试以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测试不达标者需要重新学习视频内容,再次测试达标后才能继续。研究也证明学生的知识检索和知识重构等学习活动的结果能够显著增进学习效果,这两种简单学习行为的效果甚至优于许多复杂的学习策略[7][8]。
2.精熟学习理论
布卢姆提出的精熟学习(Mastery Learning)理论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辅导,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他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应注重个别化纠正性教學,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例如,MOOC课程嵌入式测验和在线练习的设计理念正是为学生提供多重知识内容的练习,进行实时与重复的反馈练习,使学生有机会在虚拟课堂反复熟悉相关概念,强化重要概念,实现知识的习得与迁移,这如同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问答。
3.双主教学理论
双主教学理论是在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教学理论的优点基础上提出的,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不仅适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指导网络教学。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旨在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只使用一种教学模式,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要同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9]。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的同时,引导学生采用更合理的学习策略掌握学习内容,正确理解知识并创新应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师生协同构建动态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4.连通主义学习理论
连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学习被看成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它关注形成过程和创建有意义的网络,承认当人们与别人对话的过程中有学习发生,关注外部知识源的连接,而不仅仅设法去解释知识如何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5]。基于MOOC的SPOC混合式学习也是一种连通主义的学习。学生的动机和目的是多样的,这导致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路径不同,同时也导致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系模式与参与模式的多样性,继而反映出不同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因此,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因为不同学生的交往方式不同,学习路径不同,关系模式也不同。人是社会性动物,结伴学习、寻求监督与获得好成绩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监督和激励,也是连通主义学习的特色。
基于上述四个教学理论,本研究将结合江苏海洋大学校本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际,整合MOOC优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基于泛雅平台的MOOC+SPOC混合式听说教学实践。
三、教学模式设计
1.平台保障和资源支持
此次实践结合校本实际,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听说教学。鉴于参加教学实践的是18级创新班学生,该班作为我校试点班,要求大一参加通识英语学习,完成四六級过级任务;大二开始雅思系列课程学习。在课时不够、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为高质量完成听说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听说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笔者利用泛雅平台开设了《大学英语听说》SPOC课程。
超星泛雅有效地整合了电脑端和手机端资源,支持在线和离线学习,学生在不同设备上能获得同步的学习体验和进度,平台各模块界面见图1。借助泛雅平台独特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编辑功能重新整合MOOC资源,根据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MOOC课程资源进行校本改造,调整课程结构、评价方式等,如重新设计视频嵌入式测试和在线练习、讨论区的问题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该平台的教学管理评估模块能通过统计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的访问情况等进行全面、可视化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评估。
2014年上线的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和2017 年成立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携多所知名高校推出了大量外语类精品课程,教育部也启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大学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相继入选,为优质外语教育资源实现跨区域共享的同时,也为大学外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持[10]。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一大难点是线上资源建设,线上学习内容不应是简单的学习资源堆积,而是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因此,有效整合优质MOOC资源既能保证学习资源的质量、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减轻教师的建课压力和投入,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设计课堂教学和管理学生。
2.混合式听说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将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从低效的传统课堂抽离出来,结合校本实际,即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把国家精品慕课资源——《大学英语口语》MOOC课程经过整合重新建设,在泛雅SPOC平台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学习。在完成了教学准备阶段主要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后,以学教并重理论为指导,将混合式教学过程分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研学和课后线上拓展三个阶段,实现线上非正式学习和线下正式学习方式的混合、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混合以及教学内容上语言知识和听说技能的混合,最后从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对教学实施给予及时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四、教学模式实践
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主要是学情分析、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开发建设。笔者根据创新班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入学分级考试成绩对该班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了解。同时,他们在明确创新班学习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创新班,说明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目标和动机。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的核心。创新班学生的听说学习目标更为明确,要求在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达到四六级考试要求。根据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该目标的实现有一定难度。因为听说课堂通常偏重于“听”,而“说”的活动大多服务于检验对听到内容的理解,有的甚至没有口语教学。最后,重点分析MOOC+SPOC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本文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指线上SPOC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其开发有选取现成的和修改原有的两种途径,本实践采用后者,即根据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与之相关的MOOC课程资源进行校本改造,调整课程结构、评价方式等。根据对学情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上的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口语》,将其每单元的视频内容平移到泛雅SPOC平台,并重新设计视频嵌入式测试、在线练习和讨论区的问题等,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
2.线上自主学习
此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达到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认知水平,同时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在教的方面,教师基于教学准备阶段的各种分析结果,根据课时安排上传单元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如为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要求他们整理视频的重点内容。通过SPOC平台相关功能掌握学生学习进展,发挥督促的作用。同时,根据对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困难,为线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准备。在学的方面,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客户端登录SPOC平台,按自己的学习进度观看每单元4个MOOC教学视频,完成视频中嵌入的各种练习和测试。遇到答错题或知识点理解困难,可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修正、反思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直至顺利通关,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对于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可在SPOC平台上的交流平台提问,或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讨论。对于没有及时反馈的问题,学生可收集整理后带到线下课堂与大家共同研讨。
3.线下课堂研学
线下面对面课堂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以教为主的教学,而是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的不同教学模式——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模式,即教学真正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每两周一次的听说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讨,同伴互助学习,使学生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的认知水平。
一方面,此阶段教学活动和线上学习任务紧密联系,互为补充。教师根据SPOC平台提供的学习行为数据选择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针对课前自主学习中的难点,课堂上教师会设疑启发,通过开展活动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并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比如,在SPOC教学管理模块发现将近一半学生的某个视频反刍比接近300%,即一半学生观看这个视频达3次,说明这个视频内容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课堂上可重点讲解。同时,学生課堂参与情况和课堂任务完成质量与评价相互关联,教师从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激励性和公平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启发式疑难解答和向教师质疑问难的交互环节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探究和理解;通过对共性问题讲解、课堂任务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同伴作业的点评等活动,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巩固。比如,《大学英语口语》MOOC课程每单元有4个视频资源,分别是日常交际策略、单元主题讨论(从主题词汇和相关句型入手)、发音技巧和“原声”口语模仿,教师可针对不同模块特点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对日常交际环节内容可设置相应情景,以小组形式开展情景对话,并加以同伴互评;对于主题讨论的内容,教师可根据SPOC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块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答题情况,判断视频内容对他们的难度,再结合讨论区提出的难点,确定需要讲解的词汇、语法和句式,并及时测试;对于发音技巧环节可采取同伴纠错的方法强化巩固;“原声”口语模仿可在课前分小组布置配音任务,课堂上展示配音成果,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环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总之,线下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口语课堂既生动又有趣,激发学生“说”的意愿,使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及评价的能力均得到有效发展。
4.课后线上拓展
线下课堂结束后,学生对本单元的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操练,并结合情境对语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由于线上视频课均是全英教学,来回多次观看学习对听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听力准确性也有一定提高。线下课堂除了少许时间是教师的讲解外,其余都是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说的机会大大增多。同时,为了在课堂上有较好表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前会做相应准备,这又增加了课外口语练习时间,继而学生在单元话题方面的口语熟练程度有相应提高。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语言学习的目标是在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所以,此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布置需要协作完成的交际任务,进一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具体操作为:教师通过总结前两阶段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依托SPOC平台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并推送针对性的辅导资料,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可得到平台的自动批改和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查缺补漏,如有需要还可以在讨论区发布求助信息,教师和其他学生会及时给予帮助或参与讨论。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用英语谈家乡”,可要求学生运用关于家乡的主题词汇和所学的句型,模仿视频内容介绍自己的家乡,再通过网络寻找有关自己家乡的视频文件,自己作为介绍者给视频配音,也就是音频和视频的结合,最后将作品上传到平台开展同伴互评活动。从文本撰写,到熟练朗读后给视频配音,再到音视频结合,整个过程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收获,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学习动力得到极大增强。又如,教师可以选取难度适当的“原声”口语模仿资源,类似“粉红小猪妹”这样的视频材料,但不提供字幕,分小组要求学生课后写出脚本,然后将字幕插入视频文件。通过撰写脚本,学生的听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地道表达;字幕插入的任务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此阶段的各种高层次的拓展任务帮助学生将原有知识结构和已获取的新知识进行重组和意义建构,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达到知识拓展、知识应用、知识转化的目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5.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综合考查,科学的评价能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师生总结前期教和学的经验与不足,并对后期的教和学产生反拨效应。基于SPOC平台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目的在于从多角度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高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继而促进课堂有效教学。这里的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和线下学习两个维度。一方面,基于对泛雅SPOC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块提供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访问时间、测试成绩、回帖数量及质量、交互讨论等)的持续观察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在面授课堂中的出勤率、课内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专注度、讨论参与度等因素,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结果进行评价。本研究的总结性评价主要以学期末口语和听力测试成绩为依据,测试的题型和难度以四级为标准。最后教师按一定的权重比例量化评分,如表1所示。
五、混合式听说教学实践反馈
结合前期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从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态度方面对混合式听说教学接受度进行调查,向我校18级创新班的47名学生发放问卷,并随机对11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100%,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同混合式教学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77%的学生表示能主动按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94%表示在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能主动请求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67%表示能积极参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62%表示事后能主动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对以后学习有积极影响,说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较强。同时,混合式教学能较好促进协作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喜欢小组合作。在学习态度方面,高达73%的学生表示喜欢并愿意继续混合式学习方式,更有74%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本混合式听说教学实践时间较短,只有12周,加上创新班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业繁重,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有限,同时受多年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太注重听和说,学生对新模式需要适应,因此在学期末的总结性评价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突出有效性没有体现出来。但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还是比较认可这种“互联网+”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人性化,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表示“线上学习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边看边停边做笔记”。②混合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反映“听说主要靠多练,以前的听说课基本没有我们展示的机会,现在把知识点学习移到线上后,课堂上大家可以有更多表现的机会,而且大家比较喜欢小组合作,可以集思广益。”③线上课程质量有保证。学生表示“大学英语口语MOOC课程内容丰富,老师发音好,讲解好,有助于积累口语素材,能帮助掌握口语技巧,‘原声口语模仿部分方便我们模仿语音语调。”④混合式教学作业任务设计与线上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且形式多样。学生普遍反映“小组口语互动录音上传形式很好,方便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同时也会帮助我们发现很多实际问题。”基于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分析可知,混合式听说教学总体上还是优于传统课堂的听说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六、结语
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互联网+”教学应用到实践,促进创新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关键,但新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不是1+1的问题,是重新建构教学的问题。本研究发现整合MOOC优质资源的MOOC+SPOC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听说课堂的教学质量。当然,目前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反映的不足,如“课后学习任务太重,视频内容枯燥,线上学习体验不佳、缺乏监督,激励机制不够,互动、反馈不及时,互动质量难以衡量”等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4.
[3]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4.
[4]廖敏,张武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8(9):16.
[5]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2.
[6]Karl K Szpunar, Novall Y Khan, Daniel L Schacter. Interpolated Memory Tests Reduce Mind Wandering and Improve Learning of Online Lectur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PNAS),2013 1,doi:10.1073/pnas.1221764110.
[7]Jeffrey D Karpicke,Henry L Roediger.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Retrieval for Learning[J].Science,2008,319(5865):966-968.
[8]Jeffrey D Karpicke,Janell R Blunt.Retrieval Practice Produces More Learning than Elaborative Studying with Concept Mapping[J].Science,2011(331):6018.
[9]何克抗,李克東,王本中,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第一师范学报,1999(2):3-9.
[10]王守仁,王海啸.守正出新,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2013-2017年大学外语教指委工作总结与思考[J].外语界,2019(2):12.(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