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社会化用工的企业归属感
王毅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100-01
摘 要 近年来,石油石化行业招收的新员工大多是社会化用工,如何留住他们,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是各单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化用工 归属感 凝聚力
随着近几年石油石化行业用工体制的改革,合同制用工数量逐渐减少。为满足生产需要,一些单位补充了一些社会化用工。然而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化用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人员流失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单位生产经营,尤其是一线生产的正常运行。如何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提高他们对企业归属感,是新形势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深入钻井一线开展调研,我们发现社会化用工,特别是新入职的社会化用工流失率较高,这说明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还不够强。原因主要为:一是员工受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二是对用工身份较为敏感。三是取证、迎检压力较大。四是手机通讯、互联网连接不畅。新员工大多是95后,生活离不开电话、网络,有些井队没有手机信号或信号不强,导致手机通话、上网不畅或无法通话、无法上网。五是钻井队管理者不能够跟新员工有效沟通。
二、原因剖析
(一)对恶劣自然环境耐受性差
钻井队大都在戈壁、荒漠、山麓深处施工,春秋季节风沙弥漫、气候干燥;夏季天气炎热,地表温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夜间气温较低。钻井队大都在荒郊野外,工作地点远离城市和乡镇,购物、就医等很不方便。
(二)对用工身份较为敏感
他们觉得通过劳务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正规编制,公司不会重用他们。没有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家,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对取证培训、迎接检查有畏惧心理
一是因为工作需要,每个岗位上岗前需要参加取证培训,有些社会化用工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学习,导致考试多次不及格,不能及时取到该取的证件。二是在各类检查中,钻井队员工要学习掌握各类会议精神、规章制度和岗位应知应会,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员工担心在迎检中回答不出来而被上级通报,因此产生烦躁情绪。
(四)手机通讯、互联网连接不畅
一些钻井队施工区域处于移动通讯基站的边缘,有的甚至远离基站,通信信号不稳定,存在手机通话、上网不畅或无法通话、无法上网的现象。
(五)有些钻井队管理者跟新员工不能有效沟通
有些基层管理者由于工作头绪多,一心撲在钻井队管理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关心关爱新员工的工作生活,难以做到与新员工多谈心、多沟通,在新招社会化用工有思想问题时,因不知情,不能及时化解。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凝聚全员共识
一是大力宣传单位在安全生产、提质提速、创新创效、和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典型做法,在公司内部鼓劲造势,让新招社会化用工看到公司的发展实力。二是利用专题会议、钻井队倒班培训、干部驻井等时机,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贯各类精神,使新招社会化用工明确形势任务,认清发展前景,坚定发展信心。三是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发扬“三老四严”、精细严谨、求真务实等传统文化,增强新招社会化用工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遴选社会化用工优秀代表,在单位进行典型事迹宣传,引导新招社会化用工自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创先争优。
(二)打通成长通道,营造成才环境
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搭建成长平台,让新招社会化用工有机会充分展示个人能力,激励优秀的新招社会化用工脱颖而出,对这些优秀人员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早日成长成才。打破用工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新招社会化用工只要能力出众、业绩优秀,就及时将他们用到骨干岗位,并积极创造条件,逐级推选他们走向更高的工作岗位,激励他们立足岗位建功业,使他们都能看到希望、看到前途。
(三)抓好员工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一是持续抓好新员工培训、倒班培训,切实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业务技能、风险识别能力,夯实员工在钻井生产中的安全基础。二是筛选配强专兼职培训教师,改善培训教室和学员宿舍环境,为提升员工培训质量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梳理培训课程,将课程重点放在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上,重点突出实操训练,确保培训实用管用。四是通过跟班听课、课件评比等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让员工有兴趣听、愿意学,从而提升新员工的业务技能。
(四)加大关怀力度,解决后顾之忧
一是积极与电信运营商联系,在通信讯号较弱的区域安装信号放大器,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区域安装卫星电话,保障员工的通信畅通。二是积极开展“员工生日祝福”活动,详细建立员工生日台账,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对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引导他们学会与新员工有效沟通交流。在新招社会化用工遇到困难时,积极加强思想疏导和人文关怀,及时帮助他们疏导解决心理难题;积极为新招社会化用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愉悦感、获得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