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郊县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李建兴+王爱玲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对发展做了一个界定,并提出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2016年9月11日,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基本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金堂县在推进绿色发展中具备哪些优势,面临哪些矛盾,应该如何推进?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市的郊县之一,我们对此做了相关的课题调研。

    金堂具备的主要优势

    ——基础条件较好。一是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乡镇环保体制。自2014年起,在21个乡镇设环境保护办公室,明确划分县乡环保权责关系,完善县乡环保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乡镇环保人员装备配备,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组3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二是建设了覆盖全县的水处理网络。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4座,污水处理设施21座,污水收集(截污)管网194公里,覆盖21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能力每日达7.65万吨。三是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95%以上,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5%,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绿色原料(脐橙)生产基地县。四是县城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946.72公顷,绿地率37.75%,绿化覆盖率42.78%,人均公共绿地13.64平方米,基本实现“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效果。

    ——与全市目标差距较小。从《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的13项可量化指标与金堂现状比较看,除2项没找相关数据外,其余11项中多数与全市目标要求比较接近,或具有一定优势,为顺利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基础。

    ——产业现状与绿色发展较契合。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在于推进产业的绿色发展,金堂县经过近几年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固本”“文旅兴城”三大战略,初步形成了以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状态。节能环保产业优势突显,2014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91%,产业集聚度达到70.6%,初步构建了节能环保装备、水处理、大气防治、固体处理、废旧家电拆解等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链条。另外,金堂还是《成都制造2025》确定的“大智造”板块的主要承载地,将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智能制造业。总之,金堂县当前的产业形态与绿色发展比较契合,为率先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优势。

    推进绿色发展的思考

    ——越是后发越要走绿色发展之路。2015年金堂县GDP为285亿元,从全国来看,处于中等水平,仍然属于后发范畴。一要辩证地看待优势和劣势。经济后发地区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同时,刚性的社会建设支出使有限的县域财政更加捉襟见肘。但后发地区往往生态优势明显,产业尽管基础薄弱,但历史包袱不重,经济虽然总量偏小,但转型空间巨大,具有发达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二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这是制约经济后发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经济后发地区科学发展难以回避的现实课题。要着眼于长远,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拒之门外,不能为一时发展而放宽门槛。三要运用好内外合力促进发展。第一,外源拉动,经济后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单靠自力更生难以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借助外力。对于金堂县而言,要抓住成都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集聚资源,主动参与区域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的资本、产业、人才、技术等的深度辐射。第二,内源驱动,经济后发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中重要的是注重改革创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路子。因此,金堂县应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关键在于整合拓展乡镇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激活可持续发展因素。

    ——抓住产业绿色发展这个核心。一是突出源头控制。充分用好环评审批控制阀手段,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不符合重要功能区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进一步巩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成果,有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中的调控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二是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绿色产业的主力军,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目标是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堂县目前的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市已经有较大影响,要立足创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高端产业,形成节能环保主导产业集群。三是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的引进,对重点行业、企业、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利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或淘汰,为引进低碳环保产业腾出空间。

    ——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是衡量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金堂县目前对居民绿色生活理念的宣传不足,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不够,因此,一是将绿色生活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加大宣传力度,助推生活方式绿色化,消除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普遍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实现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二是将绿色生活方式与中央八项规定等有机结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在全社会提倡“要舒适不要奢侈、要消费不要浪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转变传统环境保护模式。绿色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与传统的环境保护相比,涉及面更宽、标准更严格、管理更精细、参与更广泛。因此,推进绿色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提升保护质量和治理效率。一是由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为主,向涵盖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环节的节能减排转变,这需要从原来的政府主导,向政府、社會共同参与转变。二是由末端污染物治理为主,向“源头防御-过程监控-末端治理”的全息无缝监管转变,实行标本兼治。三是由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向水、大气、土壤、森林等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与治理转变。四是由整治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为主,向全面监管转变,不仅要抓重点污染源整治,排放量小、分散的污染源也要抓。

    ——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绿色发展涉及环保、水务、农林、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需要打破部门界限,加强科学规划和战略布局,才能有效推进。一要研究建立相关部门合作推进绿色发展机制,把绿色发展涉及的内容融入经济、科技、政治、宣传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节能减排降耗措施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二要加大环保投入,实践表明,环保投资对GDP的拉动指数为1.4(十二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3.1亿元,增加GDP约为4.34亿元)。三要建立目标考核督查机制。对照全市绿色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乡镇),作为年度重要目标,逐年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