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异化现象审视

    夏树花

    摘 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说教课”“自习课”“安全课”“表演课”“考试课”“三无课”等违背体育和教育规律,造成体育教学中主客体、目的与手段异化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体育教师学科理论知识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社会本位和功利化的影响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异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异化现象;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5-0084-04

    Abstract: The author dissected the signs of and causes for dissimilation in subjects and objects, purposes and mea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hich were caused by the viol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patterns by “lecturing class”, “self-study class”, “safety class”, “performance class”, “3-No clas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conclud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oretical disciplinary knowledge deficiency, information making lowness and “self hematopoietic function incompleteness”, education resource deficiency, lacking occupational recognition, influence of social standard and utilitarianism, are main caus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signs of dissimilatio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sign of dissimilation;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30年持续下滑、学生普遍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连续14年的体育必修课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等现象[1-3],让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陷入尴尬的处境。一直以来,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致力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推广“快乐体育模式”[4-5]“运动处方模式”[7-8]“体育健康课程模式”[9],但体育教学质量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为什么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研究审视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现象,望能找出问题之所在。

    1 中小学体育课异化现象

    教育异化现象是指教育现实偏离或背弃了其天性的价值追求,悖离了教育客观发展规律,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错位,从而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环境等异己化的现象[10]。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其遵循教育客观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等规律,通过一定手段和途径完成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但是受利己主义诱惑、教师自身知识和理念的局限,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主客体的异化、手段和目的的异化,从而出现了“说教课”“自习课”等现象。

    1.1 体育教学中主客体的异化

    所谓主體,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我国基础教育理论“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用哲学中的“主体”“客体”来界定教育活动与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这使得十分简单且关系到整个教育性质的师生关系被框定在了一个错误的前提之下[11]。教育改革以来我们经历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论”‘“主体-主导论”等认识过程,盛行的“主体-主导论”在实际操作中也倾向于教师主体论。体育教学既非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非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动态的教育过程,二者是一个关联的整体而非对立的异己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二元对立”的假设“前提”,把本来具有主观能动性且目标指向也一致的人(教师和学生)相互对立起来,是一直以来“各种中心论”的“元凶”。体育教学中师生地位的对立,一方面造成以教师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说教课”;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喜欢的“放羊课”“自由课”“放风课”的泛滥提供了庇护所。

    1)“说教课”。

    “说教课”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寄望于教师大量知识技能的讲授、说教,使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技能体系,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说教课”的特点是教师组织讲解的时间长,学生习练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时间少,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三无课”(没有运动量、没有战术、没有比赛)[12]的主要成因,其结果造成学生身体锻炼不足,体质下降。目前“说教课”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即使是新课,简单重点的讲解和练习中的指导和点拨更甚于大量统一的说教[13-14]。武海潭[15]认为体育健康课程中未达到预期健身效果主要在于课堂的运动质量不高,学生参与身体练习时间不足,课堂运动负荷未达到刺激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阈值。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16]。在体育教学这个师生共同的动态教学活动中,潜意识地认为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二元对立思维下学生被抛置一边,忽视学生作为教育的原点和终点。以教师教授的知识为主体“因教施教”而非因材施教,把人作为手段且忽视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主体与客体异化的一个最主要的表现特征。

    2)“自习课”。

    当今学校教育都把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感受等“以学生为本”的口号提得非常之响亮。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无原则地迎合、依顺学生,放任自流,教学变成了“放羊”[17]。主要表现是每节课只能保证集合整队、热身和简单的说明,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学生在指定的范围自己练习或自由活动。所谓的“放羊课”“自由课”“放风课”实质上是室外“自习课”而非体育课。把“一切以学生为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只能使教学变得无序和混乱。

    1.2 体育教学目的和手段的异化

    手段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目的必须依赖通向目的的手段。以目的证明手段的正当性,常常蜕变成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从而造成手段的任性与目的的异化,双层伤害[18]。把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性的手段变成目的成为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异化现象。

    1)“安全课”。

    安全问题是体育课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有时意外伤害事故无可避免。社会的习惯、家长和学生的认识偏差以及过度的维权,导致很多学校对教学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对体育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只要别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出现安全问题,怎么上课都可以”,甚至有些学校校长表示“宁愿坐死也不能跑死”[19]。因此,一些学校为了减少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消极被动的应对措施,造成体育课程开课数量和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体育教学内容减少、体育教学质量下降、体育教师上课积极性降低等问题[20]。体育教师“因噎废食”“缺少担当”“体育教学被捆绑”成为必然,体育教学目的和本来的价值目标变成“不出事就好”。

    2)“表演课”。

    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经验交流方式,具有示范、研讨、激励等作用,受功利主义、形式主义以及“特殊认识说”的影响,遮蔽此类课程的“教学本身”之美、“穷尽精神”之美、“公开传播”之美[21]。此类课程成为了教学能力的象征,与带训练队一起成为评职晋级入仕的工具。中国教育报一篇“优质课评选,多少浮云在蔽日”[22]的报道,引起对优质课“多少问号在其中”“为何变得如此功利”“表彰一人打击一片是否可取”的感慨与疑惑。公开课问题的认知现状表现出理想与现实、功利与发展、考评与对话之间的冲突[23]。据基层教师反映,某些获奖的优质课劳民伤财,动用了学校的所有资源,为了适应评选专家的眼光,突出优质课教学的效果,在场地、设施、学生上大做文章,经长时间的磨合和多轮老师专家的指导,其样貌已与常态课大相径庭,被基层教师不屑地称为“表演课”。真实才是公开课“立课”的生命线[24],取优质课之精华为常态课服务才是应然之道。

    3)“考试课”。

    中考体育加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验证手段[25],提升了学校体育地位,保证了体育课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在促进学生体魄强健方面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相关数据反映初三和高一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26]。但大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注重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和项目,而忽视了对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安排,在中招体育加试前的一两个月的体育课乃至有的学校整个初三的体育课都是围绕中招体育加试内容开展。更有甚者,把体育加试内容作为整个初中的体育教学内容,加试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把手段当作教育的目的,违背了中招体育考试的初衷。

    2 中小学体育教学异化现象的成因

    2.1 学科理论知识不足

    雷霆[27]认为体育教师实践能力较高,学科知识不足,教学科研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极不平衡。2014年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某地级市的7所省级重点高中的现任教研组长中,研读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僅14.5%,研读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仅27%,研读过学科课程标准的只有43%[28]。李新威等[29]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在吸收国外先进思想时,未能与中国实际充分结合而造成以人为本极端化。范运祥等[30]认为现阶段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教师教育信息化,对促进体育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体育教师学科理论知识不足,信息素养低下且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是造成违背教育与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体育教学主客体对立、目标与手段异化的主要原因。

    2.2 教育资源缺乏

    我国缺编30万名体育教师,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上[31]。体育场地器材方面无论是1类配备还是2类配备,基本达到要求的均不足30%,完全达到要求的不足10%;很多地区学校超规模办学,每班六七十人,甚至80人[32]。能达到专项体育课教学条件的学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可能只有1%~5%左右,因此还需因地制宜分层推进体育教学改革[33]。体育课虽然名曰必修课,但体育课被“借用”、挤占是常事,一到阴雨天就成了室内自修课,能够足额上满体育课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3]。据教育部公布的调查数据,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只有29%的学校每周上满3节体育课,近80%的学生每天达不到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有的学校,高中特别是高三基本停上体育课[34]。

    受现实种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社会、家长重智轻体的意识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14年学生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0年持续下降”的现状,造成整个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使体育教师价值和成就感荡然无存,失去教育家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把种种教育手段变成教育目的,违背体育与教育的双重客观规律,这是体育教学“放羊课”“安全课”“考试课”等现象的社会根源。

    2.3 社会本位和功利化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历来是强调“社会本位”的,强调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在对教育目的的解读与实施中难免过于功利化[35]。教育的这种急功近利行为必然使人只求工具与手段的合理性,却无目的的合理性; 沉湎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丧失了精神生活[36]。教育现实中一些教育者的教育信仰被實实在在的欲望所替代,逐渐在教育中缺失了,对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终极关怀表现出怀疑和漠视[10]。意识形态领域不正确思想的传播、蔓延,导致一些青年人把自我与社会割裂开来,将自我置于一个没有社会环境规定的主观随意之中。凭借个人的兴趣偏爱和感性直观去进行价值评价,造成社会责任感的削弱[37]。体育教学的无用论盛行,整个社会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催生了许多体育教学的不正常现象,悖离了体育本身和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 肖桓. 浅议“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成因及对策[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5(4):11,17-18.

    [2] 汪琳. 浅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J]. 青年时代,2015(7):97-99.

    [3] 上了14年体育课,为何学不会一门运动技能[N/OL]. 新华日报,[2017-04-20]. http://xh.xhby.net/mp2/html/2016-07/21/content_1443082.htm.

    [4] 白丽侠.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试验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5] 罗永义,仇军. 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05-111.

    [6] 芦丛丛.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烟台:鲁东大学,2015.

    [7] 许良兵. “运动处方”模式在排球模块教学中的应用[J]. 运动,2010(3):52-53.

    [8] 田继宗,石雷.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J]. 体育学刊,2001,8(1):52-55.

    [9] 季浏. 中国体育健康课程模式的探讨和设计[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9):72-80.

    [10] 蒋笃运. 当前教育异化现象辨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24-29.

    [11] 何玉海. 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说”的重新审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95-100.

    [12] 张鹏. “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如何育人[N/OL]. [2017-04-20] 文汇报. http://sh.eastday.com/m/20161030/u1ai9873179.html.

    [13] 刘晋.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J]. 中国学校体育,2016(10):17-19.

    [14] 刘博超. 中小学体育须走出哪些误区[N/OL]. [2017-04-20] 光明日报. http://edu.gmw.cn/2017-01/09/content_23427124.htm.

    [15] 武海潭. 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组合方式对少年儿童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6]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渐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2):65-65.

    [17] 张世威. 我国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23-525.

    [18] 贺来. 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避免自我戕害——对“目的”“手段”关系的哲学反思[J]. 社会科学研究,2016(1):1-7.

    [19] 李小伟. 聚焦“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怎么办[N/OL]. [2017-04-20] 中国教育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28/c_121358685.htm.

    [20] 葛高清. 中学体育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以淄博区初级中学为例[D]. 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5.

    [21] 张天明. 公开课审美的迷失与回归[J]. 中国教育学刊,2014(4):69-72.

    [22] 张希峰. 优质课评选 多少浮云在蔽日[N/OL]. [2017-04-20] 中国教育报,http://www.teachercn. com/EduNews/News_Sp/2012-6/8/2012060809523776874.html.

    [23] 杜文军,张婷婷. 基于问题视角的公开课透视与诠释[J]. 教学与管理,2014(12):111-114.

    [24] 宋立华. 走向真实的“公开课”——为何、何为与达成之策[J]. 中国教育学刊,2011(12):47-49.

    [25] 焦俊梅. 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影响的研究——张家口市康保县初中体育教学为例[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6] 王登峰. 中考体育分值将逐年提至与语数外科目等值[EB/OL]. [2017-04-20] 搜狐新闻,http://sports.sohu.com/20170120/n479261937.shtml.

    [27] 雷霆.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及培养策略研究——以吉林省小学体育教师为个案[D]. 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2.

    [28] 徐伯钧.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异化现象令人担忧[J]. 中国教育学刊,2015(9):7-11.

    [29] 李新威,李薇. 以人为本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6,23(5):100-114.

    [30] 范运祥,舒根,马卫平. 教师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1):57-62.

    [31] 李小伟. 中小学生锻炼遭变相落实 体育课成“放羊课”[N/OL]. [2017-04-20] 中国教育报,http://www.hljnews.cn/fou_jiaoyu/2011-11/30/content_1106673.htm.

    [32] 吴键. 中小学场地器材配置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6-10.

    [33] 教育部回应体育课改革!要教授运动技能[EB/OL]. [2017-04-20] 搜狐体育,http://news.k618.cn/special/2015lh/ty/mtjj/201503/t20150306_5875706_1.html.

    [34] 中考改革体育确定“主科地位”学校体育课仍有挑战[EB/OL]. [2017-04-20] 网易新闻,http://news. 163.com/16/0926/08/C1SJ12HK00014SEH.html.

    [35] 刘龙. 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6]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4):16-19.

    [37] 唐圆梦,王向志,张红艳. 论我国意识形态异化现象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13(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