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
王丽达
摘要:在这个以数据化为特征和标志的深度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不仅要继续与互联网做加法,加快向大数据时代的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还要发扬互联网精神,借鉴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和“图书馆+”战略,让阅读无所不在,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中最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之一。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2-0049-02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全民阅读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诸如“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些说法让所有图书馆工作者备受鼓舞,也让我们倍感使命和责任重大。
一、“互联网+”战略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互联网+”战略的本质内涵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通讯技术。它不仅可以改造所有的产业和行业,颠覆创新的范式,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所以“互联网+”这个词,已经从信息产业界的行话变成了我们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用语,成了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的战略思维。早在10多年前,国际电信联盟(ITU)就提出了“泛在网络社会”建设问题,日韩两国也率先确立了建设21世纪的“无所不在信息社会”的信息化战略目标。这些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4G、SG等信息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真的来了!
据统计,2013年国家图书馆网络访问量达10亿次,而到图书馆阅读借阅的读者达四百万次,可见通过互联网查找和阅读资源的人数远远超过到馆读者。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阵地,图书馆的服务必须采用最新技术、最新理念引导全民阅读。图书馆行业早就在和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做加法,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图书馆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并不低。今天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同样需要互联网战略和思维。然而从实践层面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远远不够,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诸多层面都尚未真正实现范式转型。
当前,“互联网+图书馆”的第一目标就是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互联网可以让传统阅读服务更便捷、数字阅读体验更美好。互联网还可以让图书馆的读者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源和方式。“互联网+”当然首先可以让数字阅读无所不在,但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更可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改善纸质阅读服务体验,这种改变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近10多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纸质书籍的外借流通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达到创纪录的近6000万册次,其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的“一卡通”系统。自2000年以来部分高校专业馆已经逐步实现了通借通还的大流通,正是“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的建设运营为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重要保障。
二、“图书馆+”与“阅读+”要有机结合
“互联网+”的无所不在本质内涵给我们更重要的启示是:因为阅读也是无所不在的,而且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永远是“阅读”,所以可以充分运用“图书馆+”战略来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愿景。阅读可以在几乎所有场景和场所中发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纸质阅读到现代数字阅读,从PC阅读到手机阅读,从电纸书到平板电脑,从微博到微信,从精读到泛读,从深阅读、浅阅读到微阅读、移动阅读,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更让阅读可以无孔不入。阅读还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书籍是保存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主要载体,而阅读是人类学习进步的主要方式,所有人都需要阅读陪伴终身。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公共图书馆要运用“图书馆+”战略去主动服务所有的人群、去实现全天候服务,要积极主动地把阅读文化服务和元素送人一切可以进入的领域和行业、机构和场所。所有的组织机构和各行各业也要有“阅读+”的意识,主动思考如何把阅读推广与行业工作有机结合、如何把阅读元素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放眼国内外,汽车图书馆、地铁图书馆、机场图书馆、购物中心内的图书馆、阅读主题餐饮和酒店等早已不是新鲜事。如果所有的图书馆都有“图书馆+”思维、所有的行业和机构都有“阅读+”意识,那么全民阅读就不需要“推广”了。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我国率先成为阅读无所不在、阅读蔚然成风的国际文化大国!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一)加强图书馆服务功能
在如何建立采购图书的质量评价体系,确保读者所采购图书的质量;如何利用全媒体视角开阔读者视野,确保读者及时发现好书;如何完善交流沟通机制,确保读者拓宽交友圈子有效分享阅读体会;如何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确保与图书馆相关的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皆能高效开展等方面,能够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
第一,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选取,你要选择有用的把它保存起来,海量的如何做筛选。第二,如何保存,因为现在大家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世界网页的生存是45天,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把这个重要的信息保存下来,就有可能丢失。第三,用什么介质去存储这些。在国家图书馆可以看到,我国大量的纸质的文献还保留着。进入近代以后,我们用缩微文献,用胶片拍摄以后把它保存,现在在理论数据上也要五百年,但是信息化的保存介质,如存储硬盘,在物理环境稍微发生变化时,就容易丢失,用什么把它保存起来。再有一个,对图书馆人来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这些东西,存储和保存下来,它没有办法查找和应用,必须把它做成编目、索引,才能知道哪个资料在哪,哪个材料在哪。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把所有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归纳,然后进行索引,当前数字化图书馆下一步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面临这样的挑战,既是网络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又是互联网+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当时没有互联网这种载体的时候,你不用考虑互联网这种资源怎么保存,现在这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的肩上,我们需要破解这个难题。
(二)服务内容创新
随着图书馆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不断的发生变化,读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图书馆要转变服务观念,以服务读者为核心,将工作的主体定位为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基础,根据不同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格局。
在网络环境下,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图书馆不再单纯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信息资源的中介,读者也不仅仅想从中获得学术信息,同时也需要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图书馆要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拓宽服务的广度及深度,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高校师生在图书馆中不但能查阅到相关的教学及学习的文献,同时对于国内外的信息也要有所了解,图书馆就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创新信息服务,比如,就业信息、热点信息及学术前沿信息等等。同时,图书馆也有责任教会读者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好图书馆,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许多高校中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检索及利用图书资源。但是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就欠缺了这方面的优势,就需要对其方法加强宣传,必要时可以通过讲座或培训的方式来增强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能力。不同的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同,因此,可以创新出个性化的服务,将资源进行分类,使其不同的读者可以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体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人性化,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做好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所有读者的全部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还在于对有声读物的开发与应用。电子阅读或文本阅读对视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这样图书馆提供有声阅读资源既拓展了阅读方式又也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眼睛。当然,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应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而且是符合规律的,有思想性、有文化性,同时,又有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的产品。这是我们图书馆人要努力做的。
(三)创新服务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与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作为一个图书馆人员,不但也具有相应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具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对于各个学科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各个学科中的最新动态掌握清楚,以此为读者提供最为先进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作为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创新读者服务奠定好基础。
(四)创新服务手段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要加大技术投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技术培训,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同时,要加大宣传读者服务的力度,使其读者明确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互联网+应用到图书馆的服务中来转变理念,开拓创新思路,以读者服务为核心,在服务理念、内容、手段、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增强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互联网+”为图书馆服务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利用好这一平台,图书馆才能更好地顺应形势,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