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冲突比较
罗兰
内容摘要:曹禺和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东西方戏剧届的领军人物。尤金·奥尼尔的创作使美国戏剧真正跨进世界行列并对世界戏剧做出贡献,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曹禺因其一系列经典的剧作被人们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从草创期走向成熟,自上映后便在世界各地进行演绎。把《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的悲剧冲突进行比较分析,可见曹禺和奥尼尔虽身处不同的国家、浸染着不同的文化,但他们的创作所蕴含的悲剧观念却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雷雨》 《榆树下的欲望》 悲剧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本质,正是对立力量之间的冲突赋予了戏剧以生命力。两部剧作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向读者展示了狂热的精神欲望和生存欲望的悲剧。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禁锢人物的最强大的社会力量是新英格兰清教徒主义,人物之间利益冲突的动机主要是物欲。而曹禺剧作中包含的社会冲突更为尖锐,也更为纷乱复杂,《雷雨》中的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三种对立力量的角逐:传统封建主义与人性的冲突;上层阶级与底层女性的冲突;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冲突。但相比于社会冲突,奥尼尔和曹禺都倾注了更多的笔墨在剧中人物的内心冲突上,他们笔下的人物都被狂热的酒神精神牵制着,成为了欲望的化身。
一.社会冲突
《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都是从深厚的民族文化当中生长出来的杰作。两位剧作家从迥异的社会现状着手,将剧本的情节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以剖析其中的人性弱点。清教徒主义是《榆树下的欲望》中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社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传统道德崩坏,处于迷惘中的人们开始转向对金钱的膜拜,金钱和情欲的两相结合逐渐腐蚀了现代社会。清教主义将人生信仰和获取财富相结合,适应了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所渴望的精神面貌。奥尼尔将清教精神看做19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戏剧创作的现实空间放置于清教主义思想浓厚的新英格兰地区中,对清教徒进行深刻的剖析,描写他们被欲望控制后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使剧本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由于科学文明的束缚,古希腊人把命运看做是一种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控制的力量,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奥尼尔意识到迅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导致了人类内心欲望的膨胀,这才是人类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奥尼尔几乎在所有作品中,都尝试着向人们揭示,这种狂热的欲望无形地制约着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正是这种难以控制的欲望引起了人类精神方面的恐惧、空虚和孤独。物质文明的异常发展导致人的价值观和尊严受到威胁和挑战,变得越来越困惑、恐惧、绝望和无助。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炉火纯青地使用多种新颖的戏剧表现手法,试图从老卡伯特一家的悲剧揭示出人性异化的根源,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悲剧。老卡伯特费尽心血建成了这座农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座农庄的拥有者,而是这座农庄的奴隶。他暴戾、残酷、吝啬贪财。他只爱这座农场,对妻子和儿子没有丝毫感情,他们只是替他干活赚取财富的工具,即使累死了两个妻子,被三个儿子怨恨也没有丝毫悔悟,他的精神世界只有对物质的渴望,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奥尼尔凭着作家敏锐的洞察力,犀利地揭示了清教主义对于普通劳动者精神的异化而造成的悲剧。
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同样是一派动荡混乱的局面。封建官僚主义和强硬的帝国主义势力的交织、资本家试行资本主义模式的失败、新思潮的不断传播和探索者的锐意进取……不同的力量撕扯着早已破败不堪的中国社会。曹禺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中国传统封建家庭作为脚本,通过塑造一系列狂热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的弊病。周、鲁两家的故事横跨几十年,周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抓住机会积累原始财富,成功地变成家大业大的资产阶级大家庭。作者将剧本的时间跨度拉长,试图揭示出作品的历史渊源,寻找周、鲁两个家庭悲剧的源头。
透过《雷雨》中的周家,我们能够以管窥豹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与黑暗。在《雷雨》序中,曹禺说“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感,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1]曹禺创作《雷雨》的初衷,源于他对宇宙间控制着人类命运的神秘的力的吸引,情感上的需要迫使他进行创作。但到后来他意识到封建主义专制和畸形的社会也是神秘的力的一种,于是他将目光转向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他和奥尼尔的创作观念类似,一样认为戏剧应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现实中人们的生存状祝。他在对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进行揭露的基础上,同时思考着局中人的命运。
奥尼尔和曹禺立足于现实生活中,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弱势群体。通过描写普通的男人和女人心灵的矛盾和冲突,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抗争与失败来揭示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的罪恶与黑暗。
二.人物内心冲突
《榆树下的欲望》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当中。卡伯特一家深受清教主义思想影响,在强烈的物欲驱使下,家庭成员间勾心斗角、甚至相互仇恨;而《雷雨》的故事则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以周朴园为中心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矛盾和斗争。《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欲望”主要包括两种:物欲和情欲。农庄是物欲的最好体现,卡伯特一家人对它都拥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而爱碧和伊本之间的禁忌之爱向读者展示了狂热的情欲。欲望的难以消弭使得剧中人物最终走向悲剧性的归宿。在《雷雨》中,曹禺也建构了类似的情节,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对金钱的追逐;周萍和繁漪之间有意的乱伦、与四风之间無意的乱伦,同样展现了剧中人物陷在物欲和情欲之中难以挣脱的困境。
1.变态的物欲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强烈的物欲追求在每个人物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清教徒思想影响的老卡伯特对家人极尽剥削,年迈的他一心钻研如何积累财富,强迫妻子和儿子们一日不停地劳作,累死两任妻子之后,又娶了年轻的爱碧,但老卡伯特对爱碧也毫无怜惜之心,只想着让她干活。物质在他心里占据了最大的位置,他对农庄有着近乎变态的占有欲。
农庄在《榆树下的欲望》中是财富的象征。大儿子和二儿子西蒙和彼得看起来既朴实又单纯,但他们的内心同样对农庄表现出狂热的追逐。当得知自己继承财产无望之后,两人做了一个决定—去加利福尼亚寻找金矿,企图通过淘金获得物质财富。小儿子伊本和两个哥哥不一样,他狠毒又有心计,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希望获得继承权,他费尽心思偷来老卡伯特的金子送给他们,怂恿他们离开农庄,去加利福尼亚淘金由此可以看出,伊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同样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老卡伯特的第三任妻子爱碧有着姣好的面貌,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之后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她希望通过婚姻关系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获得属于自己的财产,所以她才嫁给了年迈的老卡伯特。
与《榆树下的欲望》相比,物欲在《雷雨》中的体现主要在周朴园身上,在发家之前,周朴园赚的第一桶金以几千个工人的生命为代价,他在修桥时故意破坏江堤,使得众多小工淹死,还丧尽天良地克扣他们的抚恤金。随着原始积累逐渐丰厚,周朴园自己开了煤矿公司当上了威风凛凛的董事长,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他千方百计地压迫工人,尽显资本家丑恶的嘴脸。煤矿里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时间的工作以及极低的工资最终引发了工人们的激烈反抗。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周朴园威逼利诱双管齐下,在唆使矿警大肆闹事工人的同时,收买一些见钱眼开的工人代表,以此来镇压工人罢工。
2.狂热的情欲
《榆树下的欲望》中,身为孤儿的爱碧从小历经苦难,没感受过太多的温暖,她只能依靠婚姻获得生存的空间。像牢笼一样的婚姻让爱碧很难找到归属感,在她即将绝望的时候,伊本出现了,她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伊本,她的激情被他彻底点燃。伊本是爱碧深陷无爱婚姻的救赎,她将满腔爱意倾倒在伊本身上。两人私通后,爱碧生下了一个孩子,除了老卡伯特,庄园里的其他人都察觉到了爱碧和伊本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乱伦的罪恶与恐惧让新生儿的父亲伊本感到心神不宁,此时老卡伯特正好将爱碧当初为了嫁给他而对他说的讨好之词向伊本和盘托出,使得伊本认为爱碧欺骗了他的感情,她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生个继承人等老卡伯特去世后得以继承他的农庄,于是伊本愤怒了,他向爱碧表达了他对她的愤怒和质疑之后,爱碧竟然选择亲手杀死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以此证明自己情欲的纯洁性。
《雷雨》中的繁漪,同样是陷入狂热的情欲中无法挣脱的人物形象。繁漪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幻想嫁到了周家,可自始至终,周朴园都没有爱过她。周家对于繁漪来说,就是一个牢牢禁锢着她让她无法呼吸铁屋子,长时间的软禁使她慢慢丧失了青春的活力,当她渐渐枯萎时,周萍出现并引诱了她,然后繁漪又将对爱的渴望转向周萍,两人的不伦关系让繁漪重燃起青春的火焰。
周萍和伊本一样,都和自己的继母产生了情感纠缠,但周萍没有能力回应繁漪的炙热的爱,只会一味逃避,更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于是他终日酗酒买醉,出入“酒吧”等娱乐场所,直到四凤的出现才让他寻求到了暂时的快乐。当周萍爱上了四凤,繁漪愤怒了,她无法接受自己视若生命的爱情被催毁,她意识到周萍和周朴园是一样的,周家的两代人是同样的冷酷自私。她恨这个令她无法呼吸的家,恨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更恨主动引诱她却始乱终弃的周萍。
就是这样,一个绝情的丈夫,一个无能的儿子,一个泯灭人性的、吃人的旧社会,促成了繁漪的悲剧。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回应她的呐喊。她是孤独的,也可以说是可怜的。生存在压抑与无情之中的她,着实是一步步被逼疯的,也就是在被逼到极点之时,她走向了真正的爆发。繁漪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揭开了周朴园和侍萍,四凤、周萍、周冲之间的遮羞布,让周公馆这么多年不为人知的的黑暗暴露出来,也让这个周朴园苦心维持的家庭瞬间坍塌得支离破碎。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到处充斥着物欲的影子,剧中人物也逃不开情欲的束缚,而在《雷雨》中,则表现了更为纯粹的炽热情欲,几乎所有人都陷在狂热的情欲中。物欲与情欲的交织,将剧中所有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表现得淋漓极致。在极度偏激的情欲和物欲的追求中,人性逐渐扭曲,这不仅催发了激烈的戏剧冲突,更在深层的层面上审视人类复杂的精神面貌,形成了蕴含着丰富意蕴的悲剧情节。两部剧作中狂热的物欲和情欲的背后,显示了人与悲剧性命运的冲突。
曹禺对《榆树下的欲望》有着极高的评价:“他刻画的人物是既深又狠的。两种欲望激烈的争斗,那种残酷性使人战栗,使人觉得奥尼尔对人生探索的多么深透。”[2]这使得曹禺在自己的创作中不自觉地受到了奥尼尔的影响。“奥尼尔的戏剧艺术与美学思想激发曹禺在主要借鉴易卜生的基础上,去超越易卜生,进一层深探人类心灵的奥秘,促成了曹禺以描述剧中人精神生活为主的激荡炽热而郁愤压抑的悲剧审美风貌。”[3]因此,可以说,奥尼尔对曹禺的影响是来自审美层面上的吸引,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
三.剧作家创作观念
古希腊悲剧观念是沟通奥尼尔和曹禺两位伟大剧作家作品的桥梁,他们都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悲剧的架构体现了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和发展。奥尼尔曾说:生活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是“生活背后神秘的力—命运、上帝、我们生物上创造现在的过去,不管你叫它什么—总之很神秘”。[4]在奥尼尔的众多作品中,宗教、物欲、战争等非理性的力量往往决定着人的命运。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非理性导致人性的异化,奥尼尔的戏剧致力于揭示这种现状,他的“命运观念”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努力向人的内心深处开掘。
《榆树下的欲望》故事一开始,卡伯特一家人就深深陷入了“命运”的罗网。老卡伯特的农庄是一粒种子,在家庭成员之间播种仇恨,导致夫妻、父子、兄弟、母子之間相互猜疑敌对,也导致了爱碧和伊本之间的乱伦。而导致这一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潜伏在他们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清教主义。老卡伯特是受清教观念影响的典型形象,在他眼里除了财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他暴戾、贪婪,死命地压迫妻儿。老卡伯特使年轻貌美的爱碧倍感压抑,为了得到情感上的慰藉,爱碧把感情转向自己的继子伊本。物欲和爱欲的交织把他们引向悲剧的结局。正是清教思想和内心欲求的合力推动致使卡伯特一家人为了得到农场互相仇视,也导致了爱碧和伊本在爱欲和物欲中挣扎和迷失。
曹禺在《雷雨》中对主宰人的命运的理解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曹禺曾在《雷雨·序》中对剧作中的所暗含的命运进行解释:“这篇戏……连绵不断地若有若無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因为它太大太杂。”[5]这表明了他创作时所秉持的古希腊悲剧美学观念。《雷雨》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复杂纷繁的矛盾纠葛,阐明了它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悲剧,同时也是各个人物自身的悲剧,这是对当时传统封建社会的一声呐喊,那声呐喊代表着源自剧作家内心深处的莫大控诉。全剧都在呈现着,在命运途中苦苦挣扎着的人们,是怎样走向悲剧结局的。其悲惨的命运都带有一定的宿命色彩,也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而这种宿命感正是源自于整个社会的环境,悲剧的真正制造者是时代和社会,而首先要改造的是人的心灵。曹禺控诉的,其实是整个时代和社会。
此外,曹禺和奥尼尔的生活经历也相似,家庭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温暖的港湾,曹禺出身在一个封建家庭中,母亲早逝,父亲在家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压抑、拘束。奥尼尔从小跟着身为演员的父亲到各地演出,虽然他的母亲健在,但她沉迷毒品无法自拔,几乎记不起还有儿子,在他的生活中,母亲的角色是缺失的。母爱的缺失使他们敏感忧郁,他们的创作题材多以家庭作为主题,想必这也是一个原因。
综上可见,曹禺和奥尼尔的作品存在某种相似性,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生活经历的相似及对古希腊悲剧的推崇和借鉴。但迥异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创作追求又使两人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用深刻的洞察力对生活、对人性进行剖析,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揭示出现代人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文集1一8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04.
[2]曹禺.我所知道的奥尼尔[J].外国文学,1985(01).
[3]刘海平、朱栋霖.中美文化在戏剧中交流—奥尼尔与中国[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05.
[4]龙文佩.尤金.奥尼尔评论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05.
[5]周维培.现代美国戏剧史1900- 1950[M].江西文艺出版社,1997-10.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