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程书红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小学生学会课本中基本的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素质,将课堂中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品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从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内容出发,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当中,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具体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前言: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探究相关的教育问题时提倡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也就是将学生的教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促进小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帮助小学生培养健康的品格,实现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小学生逐渐培养成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一、制定具有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就应首先从教学目标生活化入手,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有序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将教材中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进行剔除,并根据教学的主体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细化、科学化以及趣味化的制定,使学生能够从小处入手,通过对较小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整体教学目标的完成。如,在进行《不做小马虎》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方面粗心、马虎的现象,制定较为细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马虎,并进行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的分析。

    二、实施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取得较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创新性地将多元化教学模式与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更加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表现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结合,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有效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情境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效地拉近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身既有的生活经验,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进行结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引入,使学生在围绕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内在蕴含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理念,实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借多媒体技术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创设活动情境中采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并将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例如,在《欢欢喜喜庆国庆》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全力集中到课堂中,这样学生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开国大典隆重与庄严的氛围,将学生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真正懂得国庆节的内涵。同时,学生的直观视觉在良好的活动情境中受到冲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程的重点知识,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教学《可爱家乡》一课时,首先,教师便可基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家乡在地图中的位置及家乡美景,充分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其次,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科学创新出教学方法。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诸如将多媒体技术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联系到一起,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教学环境的有效改变,而且能全面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步强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四、丰富生活化的教学拓展

    学习离不开实践,教师要想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拓展。如果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那么小学生将永远无法掌握具体的教材知识。例如,在学习《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一张在显微镜下充满细菌的手部照片,引出教学的话题,如果小学生在课前吃饭的时候没有洗手,那么手中的细菌就会进入小学生的肚子,容易生病。教师还可以举行相关的比赛,选出洗手最干净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起生活化的实践,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来,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及时巩固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教材课本中的知识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與法治的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更能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得到实践性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从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教学活动生活化等方面入手,在促进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良好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开展[J].学周刊,2021(16):149-150.

    [2]范孝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2021(12):11-12.

    [3]朱柳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