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应用

    张静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态势强劲,因此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作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建筑企业内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因此本文将分析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逐步完善,建筑行业也稳步发展。当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30年来的GDP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占有40%-60%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新高,建筑行业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到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能否有效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的现状不容乐观,使用预算管理来进行成本控制的企业屈指可数,绩效考核体系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应用,对建筑企业的成长甚至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一)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财务结果、资本筹划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规划,并通过对实际执行过程的监控,不断分析和调整预算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建筑企业由于工程项目存在工期和质量问题的特殊性,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更加需要财务、投资、经营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绩效考核是指依照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运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在一定期间内对部门或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经营成果、职责履行情况、营运效率等做出客观综合评价的管理活动。只有设立系统的绩效与奖惩措施,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从而激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作为一种衡量员工绩效的科学公平的工具,绩效考核在建筑企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联系

    预算管理是开展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考核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方法,其内容之一就是对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方位评估,从而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的进一步改进。因此,企业只有进行了合理的预算管理,才能为绩效考核提供标准,使考核对象有章可循,从而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绩效考核是实现预算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仅仅制定出预算是远远不够的,确保预算按计划执行尤为关键。绩效考核为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只有形成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科学的奖惩体系,才能有效保障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因此,企业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提前做好预算管理,才能为绩效管理提供考核标准;反过来,绩效考核的实行又在行动上确保了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两项工作非但不相矛盾,反而有所互补,因此实现二者的协同应用,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应该引起企业管理的重视。

    二、建筑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足,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建筑企业管理层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预算管理的实行和运用认识不足,导致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首先,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认为它只是形式上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运营没有帮助,因此持消极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管理也沦为应付上级工作的指标,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项目情况出发,预算编制缺乏可行性。其次,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建筑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更倾向使用集权式模式,即强调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递,缺乏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使得预算管理成为指令,而非客观评价。

    另外,某些建筑企业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也不够深入,绩效管理工作不够严肃认真,形式主义严重。首先,企业对项目的考核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往往不会对工程的重大节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而只是在工程竣工后,以最终的盈亏情况代替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这就导致企业不能及时监控项目过程,难以发挥绩效考核对工作效率的改善和提高作用。其次,建筑企业内部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项可有可無的工作,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加之绩效考核小组成员覆盖部门少、责任不明确,评价过程也比较草率随意,导致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缺乏数据支持,科学性不足

    建筑企业的预算管理往往缺乏数据支撑。首先,企业的很多预算工作都处于摸索状态,制定的预算方案都是基于过往的历史数据,缺乏对现有实际目标的分析和指导意义,因此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其次,一些建筑企业将预算与财务预算混淆,认为预算就是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只是在编制财务预算,而忽视了资本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等预算管理的计划功能,使得预算编制不全面。

    很多建筑企业的绩效考核也缺乏数据分析。首先,由于上述预算编制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使预算数据权威性、准确性不足,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带来极大困难。其次,部分建筑企业未能实现对项目基础数据的计算,无法掌握工程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收益目标等数据,导致企业在制定绩效目标时缺乏科学性,使目标过高或过低,难以激发项目人员积极性。最后,企业的绩效考核过程往往定性多、主观性强,在考核过程中仅仅参考主要人员的汇报,而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来自业主、监理、员工等相关方的有效信息的收集,导致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准确。

    (三)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严重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往往缺乏预算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在具体的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合作,使预算管理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绩效考核之间脱节严重。比如预算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组织,而员工绩效考核往往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两部门受到工作职责限制,步调很难一致,导致预算考评和薪酬计划难以对接,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无法发挥。此外,建筑企业从工程中标到开工的时间很短,企业在接受任务后,往往由行政部门决定项目经理和项目队伍的人选,而无法通过预算管理方案竞标上岗,导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目标难以实现,导致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脱节。

    三、建筑企业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协同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确立预算地位,明确战略目标

    建筑企业的领导者以及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上而下地确保两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应摒弃某项目收益增加即为企业成功的短视想法,而应在使企业的预算管理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其次,企业在提高意识的同时,也应引进专业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人才,提升工作技能,了解二者的深刻内涵,关注企业内部的管控结构优化,推动企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二)构建信息平台,科学预算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善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修改、考核等多功能的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融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既可以解决数据来源缺少权威性和可信度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利于企业合理的资源配置,也为绩效考核提供相应的科学标准。

    (三)强化内部结构,有效融合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作為建筑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协同应用,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稳定健康发展。为此,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合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绩效考核也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是每个部门都应该关注的重点,只有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才能分析得出准确结果。因此,企业应建立相应机制和工作流程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强化内部结构组织,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融合发展。

    (四)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指标

    建筑企业应依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严谨地进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应完善工作流程,参照阶段性目标稳步前进,保证编制预算科学可行。同时对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也应规范化、合理化,不仅应涉及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也应加入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等非经济指标,保证考核指标量化可执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争取实现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不断调整绩效考核制度的工作模式,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促进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推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作者单位: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