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利·波特》谈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游涓娟

    〔摘要〕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以其主人公哈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向我们展现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同时,用动人的笔触讲述了哈利及其伙伴们的冒险故事与成长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贯穿着“爱、自由与规则”这三个成长主题。本文从这一儿童文学作品探讨儿童的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从而推动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成长主题;《哈利·波特》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0-0078-03

    英国作家J·K·罗琳所著的奇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总共有7部,前六部重点着墨的是哈利和他的伙伴赫敏、罗恩等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部是以哈利“三人组”寻找“魂器”为主题,打败反派伏地魔的故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至今畅销,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少儿故事,即它不能狭隘地被定位为儿童文学,它的重点是在向读者展现一个天马行空的魔法世界同时,更多地去塑造故事中的人,如主人公哈利的成长经历。它其实是一部拥有多元成长主题的小说,在主人公的冒险故事和成长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爱”“自由”和“规则”这几个主题。儿童是最渴望成长的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外部世界的各种诱惑,儿童由于阅历的局限,会对多元复杂的成人世界感到迷惑不解,但儿童相比“冷酷”的成人,内心拥有更为真挚的情感。如何守护儿童的童心,守护儿童的情感,实现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或许我们可以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找找答案。

    一、 爱的力量

    哈利·波特在收到霍格沃茨入学来信之前,被寄养在德思礼姨妈家中。哈利在发现自身的“特异功能”而感到惊讶的同时,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无法获得解答的困惑和没有知心伙伴的尴尬处境,这一切都在进入魔法学校之后发生巨大改变。哈利在摆脱了“碗橱间”令人窒息的环境之后,进入了能获得“爱”与真正充满“爱”的世界,得到了自由成长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他在魔法学校结识了罗恩、赫敏并顺利组成“三人组”,参加“魁地奇”比赛,与伙伴们在魔法世界展开各种冒险,收获了来自长辈、老师们的关爱与伙伴们的友爱。“爱”的主题其实在这个系列的书中处处可见,如哈利的母亲莉莉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哈利,罗恩的妈妈莫丽虽然总以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出现,但也正是她对于孩子们的辛勤付出才让韦斯莱家族的孩子们那么优秀;又如邓布利多、小天狼星等对哈利的“父爱”与“教导”,斯内普对哈利沉默的爱与关怀,这些爱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超越了所有的权力和偏见,拥有着巨大的力量,指引着哈利的成长。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孩子的第一份感情是爱他自己,而第二份感情是从第一份感情中衍生出来的,则是爱他身边的那些人。”儿童的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应当从“爱”中汲取力量,成长是一个从“自爱”到“他爱”的过程。自爱对儿童始终是有好处的,而且始终与儿童成长的自然秩序保持一致。“自爱”是儿童第一要关心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卢梭说“为了保存自己,我们必须爱我们自己”,并且在儿童自爱的感情中,还会直接导致儿童去爱那些“保存他们的人”。“自爱”是如何产生的呢?当儿童切切实实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儿童就会拥有自爱的情感。比如儿童一开始的需求就是想要拥有朋友,拥有朋友使他感受到“被爱是如此的甜蜜”,他就会希望每个人都爱自己,这种情感会让儿童更喜欢自己。

    但是“自爱”同时也会伴随着产生“自负”的情绪,即儿童对“需求”的结果会感到不满意,且不知足的情绪会使他们永远都不会对“需求”感到满意,比如儿童在不喜欢别人的同时,又去要求别人更喜欢他们自己。由此可见,“自爱”会让儿童变得温柔和敦厚,但同时也会产生“憎恨与急躁的感情”。所以要培养一个本质上善良的人,实现其自我价值感,除了让他拥有满足基本情感的“需求”,还要让他懂得“需求”是相互的,儿童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爱他人。对儿童来说,最合适的“他爱”就是从他身边的种种关系去爱,比如爱父母、爱伙伴。当儿童通过自身存在了解到他自己的时候,他是在探索自己与事物的关系,这是他整个童年时期都要做的事情。

    當他开始感受到自己的“精神情感”存在的时候,他开始研究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绝不能一直孤身一人生活下去,“要想被人爱,一个人就必须可爱,要想得到别人的偏爱,一个人就必须比别人更加可爱,至少在他所爱的人眼中看来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加可爱”。因此爱是互惠的,儿童自己希望得到与别人同样的偏爱,也要懂得去爱他人,儿童从“他爱”中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他和他的亲人、同伴在种种关系中产生了所有的情感,汇聚成了一切爱的力量。

    书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哈利和伏地魔都曾经失去双亲,童年几乎都是惨淡凄凉的,但两人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伏地魔在孤儿院就缺失爱与关怀,即使进了魔法学校,也并非真心交友。相反哈利却得到了很多人的爱与支持,“爱”让哈利的自我价值感实现,他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和勇敢的人,而缺少“爱”让伏地魔的人格扭曲。哈利能够学会自爱、感受爱,然后去爱身边所有的人,而伏地魔却因得不到爱而变得疯狂与偏执? 。

    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多比是罗琳在书中创造的一只“家养小精灵”,是魔法巫师家族的“奴隶”。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哈利将自己的袜子放在了汤姆·里德尔的日记本里,交给了卢修斯·马尔福,卢修斯收下之后便交给了多比。罗琳在魔法世界的设定是,当家养小精灵收到主人送的衣物时,意味着主人给予了他自由,主人卢修斯送给了多比一只袜子,多比从此以后是一只自由的精灵了。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多比勇敢地反抗马尔福家族,解救被困在“食死徒”庄园的哈利,他说:“多比是一个自由的精灵,多比来救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多比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尊重需求”的实现,作为被奴役的“家养小精灵”,他获得了哈利及其伙伴们的尊重与关爱,他活着的尊严得到了认可与支持,所以他有了活着的价值和动力,同时他也尊重并爱着哈利和他的朋友们。这使得他摆脱“奴隶”的束缚,成为自由与独立的个体。

    欧文·亚龙说,“被他人接纳和自我接纳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自我接纳基于被他人接纳,而且只有当自己接纳自己之后,才可能被他人完全接纳。”儿童要实现自我价值感,需要自我接纳与被他人接纳相结合,以此获得身体与精神上的“自由”。因此需要去满足儿童的自尊,即儿童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注意、肯定、重视和表扬,同时又不希望被他人忽视、否定、轻视和批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高一层次的需求建立在低一层次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明显出现,通常是依赖于前面所说的生理与安全、爱与和自尊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要推动儿童花费时间与精力去不断追求“自我实现”抑或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必须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安全、爱与自尊需求的实现,“自尊需求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儿童也会因为自尊需求的满足,感到自己是快乐的、自由的,自己对自己或他人都是有价值的。

    实现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关键,就在于满足儿童合理的自尊需求,儿童的自尊要求自由、自主,他们反对来自成人世界的限制与束缚。尽管成年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但指导绝不意味着成人承担儿童的一切,成人需要平衡“遵循儿童自尊需求”与“指导儿童”之间的尺度。成年人能尊重儿童的想法、感觉和感受,同时强调成年人对儿童生理与所处环境的“合理保护”,在此基础上,儿童能够在不依赖成人的前提下自主、自由地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主张和行为。自尊对儿童的自我认识与自我价值的肯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个人是自由的,每个儿童亦是自由的生命与个体,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实现需要满足其“自尊”的实现。

    自由是儿童“自尊需求”的突出表现,我们在《哈利·波特》中总是能看到满足儿童“自由”的例子,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与其伙伴们联手破除洛奇教授(伏地魔的伪装)的阴谋;邓布利多校长表扬赫敏在朋友们身处险境时能够冷静思考;而罗恩是一名很棒的国际象棋手,赢得霍格沃茨许多年来最精彩的“一盘棋”;魔法学校表扬哈利为保护魔法石而表现出无畏的胆量和过人的勇气;曾经胆小怕事的纳威都能够在朋友面前坚定立场;邓布利多重视哈利等人的判断与选择,而非按照魔法学校规定的标准来评价他们所做的一切,这些使得哈利等人成长中的信任感、自主感和自尊感大大提升。

    三、遵守规则,敬畏生命

    《哈利·波特》书中不会魔法的普通人称为“麻瓜”(muggle),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有时也会招收一些出生在“麻瓜”家庭,但有魔法天赋的人来学习,但有些世代都是巫师的家族(“纯血统”)就会因自恃身份高贵,侮辱性地称他们为“泥巴种”(mudblood)。比如哈利的好友,在魔法学校门门功课都很优秀的少女赫敏,来自“麻瓜”家庭,曾遭受到来自“纯血统”家族马尔福的“嘲讽”。小说中的反派角色伏地魔是一个“纯血论”的极力推崇者,尽管他其实是“混血”(他母亲是巫师,父亲是普通人),但他却妄图建立一个由所谓的“纯种高贵血统”统治的巫师世界,掀起了巫师世界与普通人世界的“腥风血雨”。伏地魔自幼失去双亲,在一个缺少“爱”的环境下长大,他的性格越发偏执和暴戾,极力去破坏原有世界的规则与和平。

    罗琳写这部系列小说,或许是想告诉我们,不能去破坏生命与自然的“规则”,《人权宣言》指出“人生来自由而平等”,无论是“麻瓜”还是“巫师”,“纯血”还是“混血”,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敬畏自然与生命,执行规则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权利界限不受到侵犯。

    对儿童来说,实现其自我价值感也要遵守规则,当然,规则是建立在“爱”和“自由”(尊重)的基础上的,执行规则不是为了去贬低儿童,打压儿童的自尊心,而是为了让儿童从心理上接纳规则,从认知上清晰规则,能够自觉承担侵犯他人自由意志或权利界限的后果。卢梭说:“要变得善于感知且富有同情心,孩子就必须知道,有些人与他相似,遭受着他曾经遭受的苦难,感受着他曾经感受过的痛苦,而且就像他能感受这些事情一样,他也能对其他事情形成一些想法。”儿童能接受规则并执行规则,必须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即“同情心”,“任何人都不会成为感情丰富的人,除非他的想象力被唤醒”。

    为了激发和滋養儿童这种不断增长的感性,要引导儿童遵循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谨慎地消除那些会让他内心狭隘,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因素,通过规则的约束唤醒儿童心中“善良”“仁慈”“温柔”的情感。还要通过规则的约束,防止他产生“嫉妒”“贪婪”“仇恨”的情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说:“我经历过苦难,所以我要关注不幸的人。”要教育儿童富有同情心,敬畏生命,让儿童懂得“我们并不是将自己置于比我们更幸福的那些人的位置上,而是置于最能得到同情的那些人的位置上”。 儿童能够遵守规则,心怀同情,敬畏生命,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出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其自我价值感将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不断增长。

    四、结语

    《哈利·波特》不仅仅是一部以奇幻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着非凡的儿童成长意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磨难与失败,但也会不断地前行着、摸索着,以此收获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困惑走向领悟的“精神成长”。本文分析小说中渗透的“爱”“自由”和“规则”的主题,意在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找到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要重视的方面,探讨儿童的自我价值感的实现,让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 叶红婷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

    [2]吴文瑞,丁园园.从霍妮的人格理论分析伏地魔的心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1):77-79.

    [3]刘丽.自我价值感·自尊需要·自尊自信人格的培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1):134-138.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刘剑玲.论儿童的自尊[J].教育评论,2000(4):22-2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芜湖,241000)

    编辑/张国宪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