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外交活动的认识及思考

    关键词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政治博弈 外交活动

    作者简介:闫景海,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D69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47一、全書概况:巴黎和会期间的国内外实态

    巴黎和会是对中国近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次会议。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人们对巴黎和会的认识深受传统话语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本书从时间发展上叙述了中国参巴黎和会的来龙去脉,尤其围绕《对德合约》的签字与否这个核心问题,考察了五四学潮产生的几个原因,将不同派系之间的较量展现了出来。

    (一) 巴黎和会前的政局及期望

    该部分包括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欲通过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的方式,对战败国所获取的不正当利益进行重新分配,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该会议。中日之间的山东问题、一战导致的中国南北分裂、中国可以通过参加巴黎和会来提高国际地位,是为一战与中国政治的三点关系。在国内即将召开旨在解决当时国内战争问题的南北会议,南北战争导致国内产生了南北两个国会和严重的派系斗争,引起了安福系和研究系之间的冲突。广州非常国会借巴黎和会的机会继续制造与北京政府之间的矛盾,要求向巴黎和会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分享“一战胜利”的果实。

    国内舆论对巴黎和会的看法以及期望不尽相同,中国各方多寄希望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取得某种程度上的公平待遇。广东非常国会希望借巴黎和会对北京政府发起攻击;研究系希望借这次会议的机会提高其决策影响力。研究系成立了外交委员会,梁启超等则亲赴巴黎,试图借自身的影响力对代表团施压,达到政治目的。代表团由北京政府的陆徵祥担任团长,途径日本时陆徵祥与日本人就和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前期的交涉,但在日本留下了“将来两国代表在会,仍愿彼此遇事接洽”等含义模糊的话语,使得中国在接下来的山东问题谈判中处于被动位置。

    (二)《对德合约》的出炉及其影响

    这部分包括第四到第六章。山东问题在会议召开之前并不是代表团研究的重点问题,会议中提出山东问题及进行相关辩论,代表团仓促应对。在与日本之间的交锋进一步升级之时,中日之间的密约被牵了出来,密约问题使得北京政府成为众矢之的,导致代表团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和升级。

    代表团为挽回山东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但此举损害日本的利益,日本代表团遂以退出巴黎和会相威胁,以逼迫美法等大国承认日本得以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此前,美日就国联问题在会议中产生矛盾,美国为向日本示好,同时避免日本步意大利退会(日本称:意大利业已退出和会,日本代表如不能贯彻其主张,国论必将沸腾。彼时日本代表万一步意大利之后尘,则合议之进行甚难)的后尘,便放弃了原先在道义上支持中国的态度,旋即表示日本可以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对德合约》在此基础上诞生。代表团所做的努力化为泡影,协约国将中国作为讨好日本的牺牲品,《对德合约》使中国各方放弃了对巴黎和会和对美国的幻想,国人寄予厚望的巴黎和会至此基本失败,催生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学潮激起了国内百姓极大的热情,广东政府、研究系等利用中国外交的失败以及激进的学生群众运动掀起了针对皖系与安福系的政潮。作者认为,“那些并不直接当政的派系,由于不担负实际责任,遇事往往口出高论,或者博取名誉,或者用于派系斗争,现在《对德合约》问题亦是如此”。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认定是外交失败的负责人,国人称其为“卖国贼”。徐世昌和钱能训指挥下的政府没有能力来收拾这个派系争斗的局面,北京政府和国会的关系更加糟糕,情况滑向失控。

    (三)中国拒签《对德合约》

    该部分包括第七到第十章。视线转回国内,在南北和会开的如火如荼的时候,5月6日公布了“对德草约”,这一草约无视了中国的要求,没有载明将山东交还中国的条款。北京政府内部及国会展开了就《对德合约》签字与否的讨论,经过一系列权衡、讨论和投票,北京政府决定签署《对德合约》,这一决定使得全国的罢课罢市风潮进一步蔓延。徐世昌以辞职相逼,迫使各地军阀支持他。徐世昌的留任导致了总理钱能训的辞职,时任财长的龚心湛抱着“声名十日为期”的不作为心理被迫担任代理总理。作者详细写了吴佩孚、孙中山二人在五四学潮中的态度和做法,孙中山对待人民运动的态度显得比较谨慎,而吴佩孚则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人民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屈辱之后再次面临着领土被分割的境况,国内拒签合约的舆论十分高涨。北京政府则奉行拖延的办法,没有给代表团以签字与否的明确指示,最终的签字决策权落在了中国代表团的头上。作者详细叙述了签字期间三个主要人物的活动:陆徵祥称病不出;龚心湛一直拖延不给出明确指示;顾维钧则在各国之间奔走,努力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最终中国代表团做出了“当时不往签字”的选择,在事实上拒绝了签字。作者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外交冲破了一直退让的惯例,开创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先例。

    (四)巴黎和会的余音

    拒签《对德合约》后,中国代表团接着签署了对奥的合约。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山东问题的处理办法引起美国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美国国会未批准《对德合约》,山东问题开始国际化,成为日后华盛顿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安福系遭到孤立和舆论的攻击,在此期间中国产生了两个明星人物,吴佩孚“在内外两敌锁定之后,站出来扛起抗战大旗的就是他”;顾维钧作为外交界代表人物,极受时人青睐,认为他“在技术上的十分专业的素养和表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外交的形象”。

    二、评析

    1.本书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档案文献,一是大量的档案文献集;二是《公言报》《民国日报》《晨报》等报刊;三是与巴黎和会相关得专著、论文等。纵览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对资料的掌握和使用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旁征博引,使全书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也是作者主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

    2.研究视角充分,多线并进。本书从两个视角论述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内容,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当时中国的政治情况十分混乱,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统一,北京政府政令受多方势力的影响。特别是广受学界关注的国民外交,在和会中也是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

    从国家外交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尽受屈辱,毫无外交活动可言。巴黎和会是近以来中国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作者对这次会议的前后工作做了梳理,完整的将和会中的外交活动展现了出来,并指出这次会议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人民的自尊心有很大的意义。

    将国家政治视角和国家外交视角充分结合起来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两条主线将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期间的历史叙述以网络状的形式呈现出来,“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巴黎和会时期北京政府内外博弈的复杂面相”。作者认为这是在大陆范围内的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借鉴。

    3.本书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细节的描述,作者通过详细地细节叙述让我们对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事件有更清晰地认识,对巴黎和会期间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如在叙述人物时,在描写顾维钧进行辩论和叙述他个人风格时,作者使用了一些带有情感的文字,使得顾维钧的形象得到提升。通过对一些人物性格的反复强调来凸显他这种性格对某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如叙述徐世昌性格的相对软弱、陆宗舆的不作为、吴佩孚的敢作敢当,作者在书中多次的提到他们性格上的问题,同样的话语会在文中出现多次,固然这些情况是影响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但不免会让人有疲惫之感。三、结论

    本书是将外交史研究和政治史研究这两种范式进行充分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在档案利用、写作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巴黎和会直接导致了对近代历史具有转折作用的五四运动的发生,促进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次和会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来龙去脉的细节缺乏完整的研究和叙述。

    巴黎和会最终导致失败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使得巴黎和会本身以及和会所产生的社会舆论都将成为双方互相攻击所利用的工具。国会与总统、总统与政府、政府与社会及各军阀等多方面均存在矛盾,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统一、有力的声音,对巴黎和会的走向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从国际上看,一战结束,很多人以为“公理战胜强权”,遂提出了诸多不合实际的要求,对巴黎和会抱有相当大的期望,甚至是幻想,希望能够一举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北京政府外交政策由“亲日”转向“亲日联美”,但是在会议召开的过程中,与中国对立的日本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各协约国为了换取日本对会议的支持,而以牺牲中国山东利益为代价,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整体而言,巴黎和会不能算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和会期间也取得了诸多其他方面的成绩,如参与国际联盟盟约的草拟,并成为国联的创始国之一;后来又与德国单独签署条约;在后续的和会安排中签署了对奥、匈、保三个和约,收回部分条约特权。同时也应注意到,由此引起的五四学潮,不仅仅是下层的学生运动,“一大批职业政客,尤其是失意政客……他们携带着各自的新仇旧恨,纷纷加入到学潮与政争的行列,推波助澜,从中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而构成上下结合,互为借力的局面。可以说,它既是学潮,又是政争”,从这方面来看,巴黎和会所产生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全书充分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是中国近代外交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在资料运用、写作方法、研究思路、问题意识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4.

    [2]夏军.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导火索[N].中国档案报,2019.

    [3]唐启华.“中日密约”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J].历史研究,2019(5):7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