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研究
杨菲
【摘要】目的 探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9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预见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心绞痛等发生率为38.2%,观察组为5.7%,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具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治疗;预见性护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5..01
冠心病为患者管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变窄甚至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氧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综合征[1]。该疾病诱发因素可包括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肥胖等,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诱发心脏衰竭或者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对于冠心病尚未有明显治愈的方法,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和康复,因此护理干预显得极其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69例冠心病患者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患者经过心电图以及CT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排除合并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7~81岁,平均(61.1±3.0)所,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59.0±1.1)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纳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中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比如加强生命体征监护、疾病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而观察组强度预见性的程序开展护理,具体如下:(1)疾病评估。患者入院后详细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机体等进行评估,此外护士人员对患者开展客观性评价,从而保证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分析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不良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健康教育。除了给予对照组一致的教育内容外,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年龄较大患者需要提醒其注意日常饮食和机体锻炼;合并基础病患者需要提醒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用通俗语言开展面的面教育,并发放健康小手册,提升对于疾病认识度以及提高注意事项警惕性。(3)预见性心理护理。长期疾病治疗加上住院环境陌生,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影响疾病治疗并可诱发其他危险事件发生。此时通过交流、语言鼓励以及音乐播放等方式缓解其心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在统计软件SPSS 20.0中完成,x2分析以及t分析分别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
2 结 果
对照组心绞痛等发生率为38.2%,观察组为5.7%,结果如表1。
3 讨 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以及手术等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患者还需要通过住院治疗巩固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在以往的护理中,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开展被动护理,该种护理具有一定依赖性,且无法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护理缺乏针对性,对于并发症无法进行预见和对应的干预,使得护理效果不理想。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良好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强调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从而采用对应性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预见性护理程序中要求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后续护理中根据评估状况开展针对性干预。在护理过程中详细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提前干预[2]。该种护理方式使得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观察组患者经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开展干预后,该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38.2%,获得该结果主要为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前即开展预防措施,使得患者获得理想效果。综上所述,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干预中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 权,陈 美.浅析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63-264.
[2] 原文慧.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