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创新

    王俊超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教育方式上,都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如何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展,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们应当深刻思考的。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其中提到了解决措施;第二部分介绍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提出要利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最后提出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种可行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2-0068-02

    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新媒体技术大力发展之后,高校教育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主体面临着多种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角色权威以及信息获取能力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挑战。现代知识的更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理论上要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总结知识。当今网络的发达使各种信息传播的非常快,在这种影响下,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要想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体就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传播的特点,还要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也面临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客体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新媒体的出现,交流不再是双方面对面的谈话,而是通过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的。这种交流不同于谈话,教育主体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操作技术,还要了解这种方式交流的特点和一般注意事项。要通过网络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这对教育工作者们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二)教育方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课堂、理论的说教,缺少实践活动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改造教育对象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改造大学生的思想,使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要求。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至关重要。目前,高校普遍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目,这是一个专设的学科,无论学生是什么专业,都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将思政教育变成一门必修课,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当成任务去完成,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些思想。这种灌输试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存在一定的反感心理的。

    学生不喜欢权威式的思想植入,他们更多的是乐于自我学习,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经历总结经验,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观察中找到共同点。那么在把握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之后,教育者就应当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方法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授课方式上都应有所改变,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如何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学习,这对教育者们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教育者主体在实施理论教育中产生的强制性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相冲突,那么这种教育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面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使理论和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跟的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其内容才能够被广大的教育对象所接受,只有被接受了才能将其精神力量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内容上与时俱进,那么形式上自然也不能落后。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蓬勃兴起的新型媒体技术,无论在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上都颇具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如何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更好地发展,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快速传播,全球化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全球化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这其中不乏利用国外产品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我国的消费者的“有心之人”,久而久之人们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背离的现象,其中大学生群体表现的尤为突出。高校承担着对我们国家的一代代青年人进行主流政治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传播的重任,如果外国文化在全球化的潮流下渗透到我们大学生的思想中,那我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处于一种劣势的境地。我们不能让人们在日益增多的外来文化理念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对原有的文化的赞同和认可,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理智地对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这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方面的影响力与指导力最为重要。只有确保学校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才能确保国家的年轻一代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合理利用新媒体

    相较于传统的模式而言,新媒体的确存在相当的优势。把新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一方面是由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决定的。新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当今的大学生本身就生活在新媒体世界里,新媒体是他们生活和学习中信息来源的重要方式,新媒体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因此,对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新媒体作为其最重要的教育传播手段,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教育者所要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也不能忽视新媒体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修养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强学生的信任度。这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进行。

    然而,网络新媒体更为开放、自由的模式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因此,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信息获取自由的同时,教育者们无法去筛选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因此,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大力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以使其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正确的信息。

    (二)开启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条件下,教育双方的地位和角色意识渐渐趋于平等,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形象和价值标杆作用有所减弱。对教育双方而言,受教育者有表达的诉求,教育者也有倾听的责任。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现实和虚拟的世界里时远时近,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以传统的刻板的师生模式去进行沟通。这并不是说要摒弃掉尊师重教的传统理念,而是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使师生间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因此,要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正确运用,更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详细调查和了解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于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无论是在新媒体环境中,还是现实的与学生面对面谈话的情况下,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应当意识到他们与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是处在同一平等的位置上的。不仅学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高校的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因此,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大家相互学习,是十分有效也十分必要的。

    (三)采取多方共同教育的方式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认为,受教育者就是教育客体,今天看来,不仅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传统教育客体的范围显然过小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把家庭、高校和社会纳入教育客体的范畴,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而言的。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施加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家庭、高校和社会,与此同时,教育主体对家庭、高校、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会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地位平等的教育客体,都是教育影响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家庭、高校、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它们平等地视为教育客体的组成部分,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优势,让家庭、学校、社会同步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逐步加强,我们必须克服各种问题,迎难而上,抓住每一个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会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其有利之处,对高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不仅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2012.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意见[R].教社,2005.

    [3]邹松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探索与实践[J]. 中州大学学,2007,(4).

    [4]夏燕.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1).

    [5]胡小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 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