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剧创作问题探析

    殷昭玖

    在国外,医疗剧是备受关注、观众缘极佳的一种电视剧类型,美剧中的《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能够播出七八年不衰,《急诊室的故事》播出时间更是超过10年,不仅深受美国百姓欢迎,而且在国内也有大量拥趸。日剧中,更不乏像《白色巨塔》《医龙》《仁医》这样的优秀医疗剧,《仁医》播出时创下了25.3%的收视纪录,《白色巨塔》结局篇关西地区收视率更是高达39.9%,可见医疗剧在日本受欢迎程度之高。反观国内,近些年来也涌现出了《柳叶刀》《医者仁心》《感动生命》《生死依托》《心术》《青年医生》《产科医生》《到爱的距离》《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等一系列医疗剧作品。整体而言,这些国产医疗剧还不算很成功,至今尚未出现过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作品,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此时探讨一下国产医疗剧的创作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制作层面:医学专业化与视听处理

    作为一种行业剧,医学专业化水平不高是当下国产医疗剧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真实医院氛围的营造、专业医生形象的塑造与对医学专业化的追求,是医疗剧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够实现空间环境、人物形象与专业性的真实可信,它是医疗剧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为了医学的专业化,一些经典医疗剧在创作上可谓煞费苦心。在拍摄美剧《急诊室的故事》时,“克里顿对所有的细节的真实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他还特地请来了一批医学专家亲临指导,规范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力求与真正的医生、护士一样专业。主角们一天12小時工作,其紧张忙碌的步调毫不输于真实的医院”[1]。《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也是精益求精,不仅医院氛围真实可信,而且手术过程有较强的真实感,医学知识、专业术语、病情推理等也相当严谨可信,后者甚至被称为疑难杂症的“医学内经”,被观众和专业人士拿来学习。据说,美国一位十多岁的孩子,利用从医疗剧中学习的心脏复跳技术,竟然救活了家人,可见美国医疗剧真实程度之高。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创作者对医学专业化、科学严密性的极致追求,令观众为之叹服。

    与之相比,国内医疗剧的专业化水平还有些差距。据报道,电视剧《心术》每天至少请两位医生跟组指导,可还是存在着一些专业硬伤。刘晨曦让助手给病人做脑部CT,可是手术时他看的片子却是MRI片子;陈平抢救时的心电监护,胸外按压时监护仪上一定会有波形的,可镜头中却没有;按规定医生的白大褂必须要扣上,剧中却经常看到他们的衣服是敞开的等等;都让人感觉到该剧医学专业化程度的不足。而且,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青年医生》就出现过为病人注射100毫升9%生理盐水(应该为0.9%)、抽取病人200cc验血、指着X光片说是B超结果等常识错误;《产科医生》中病人血压异常,生命检测仪的数字却显示正常;《产科男医生》中医生竟然利用麻将来唤醒植物人;《外科风云》中外科专家庄恕没带手套就直接触碰无菌服,医生陆晨曦踩着高跟鞋在急诊室健步如飞,胸牌随便给人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暴露了作品在专业性上的硬伤,体现出创作团队在制作上的不够严谨,而这也是当前国产医疗剧一直没有彻底摆脱的魔咒。

    视听处理也是评价一部剧制作水平高下的重要尺度。不妨拿日本经典医疗剧《白色巨塔》(以下简称《白》)作为参照,来看一下国产医疗剧在视听语言上存在哪些差距。与国产医疗剧相比,《白》的景别层次更为丰富,机位更为多样,给观众带来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觉感知体验,画面更加灵活,节奏更为明快。在场景造型方面,《白》中“白色巨塔”的造型颇具象征意味,白色象征着圣洁,塔象征着大学,代表着故事的发生地——浪速大学医院,同时塔也是日本医院等级森严的隐喻,剧中规划建设的癌症中心,就是被设计成塔的形状,建成之后院长办公室就在最高一层,也在暗示日本医院的等级制度。剧中其他场景设计,如手术室、病房、酒吧等也都做到了真实可信。相比,国内一些医疗剧在场景上不甚讲究。电视剧《生死依托》对于农村场景的处理就非常粗糙,“青山村”“呜咽泉”等石刻一看就是新写上去的,呜咽泉的人造痕迹也太重,给人很假的感觉,丧失了最基本的真实感。国内医疗剧很少有在光影上下大功夫的,场景缺少影调层次,灯光的效果仅限于打亮空间,发挥不出光影的造型功能,也起不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而《白》在此方面就十分出色,其中有一场戏,当财前从报纸上看到自己被患者告到法庭的报道时,报纸将他的脸遮住,使其陷入阴影之中,就非常好地表现出了人物当时复杂的心理。此外,大量逆光照明的运用,甚至让强烈的逆光直射到镜头中来,表达出让光明照亮人内心的阴暗、用光线来逼视人性的深刻内涵。《白》的每一集中都有一个俯视医药大厅的镜头,作为一个上帝视角,蕴含了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而国内医疗剧则少有这种饱含深意的镜头设计。《白》的剪辑节奏十分紧凑合理,特别是紧张场面,剪辑风格非常凌厉,能够牢牢抓住观众的心理。另外,剧中运用平行剪辑对重头戏的处理也异常精彩,如投票选举教授一场戏,将选举现场与其他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相关人物镜头组接到一起,表现出了悬念性、紧张感、关联性和见证性。相对于国产医疗剧,《白》的音响处理也更为讲究。为了强调选教授时的紧张感,故意强化打火机的声音;为了渲染医院的氛围,在画外多次融入救护车的声音等等;都可见出作品在制作上的精良。反观国内,我们就很难找到像《白》这样对视听语言如此重视的医疗剧作品,如果说《白》的视听处理是讲究的话,那么国产医疗剧的视听处理大多都是将就。

    实际上,从制作能力来讲国内完全可以达到《白色巨塔》的水准,可为什么医疗剧的制作水平不尽如人意呢?商业机制与创作态度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于成本的考虑,电视剧的制作时间被大大缩短,两三天甚至更短时间就拍出一集,没有时间好好打磨作品,又怎么能出精品呢。电视剧创作者心态浮躁,认为把主要精力放在剧情上,将大量金钱投到演员身上,只要有好的故事,有明星的号召力,就能获得高的收视,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医学专业性上,也不愿意在视听形式上精雕细琢。电视剧《青年医生》播出时,医学专业性受到观众指责,导演赵宝刚在该剧的研讨会上就曾表示:“我不太在意这些纰漏。究竟是注重医患关系的思想性还是医疗的专业性?我想表达前者。我的医疗知识是有限的,我只能做到相对专业。”[2]可见,创作者在观念上对医学专业性还是不够重视。专业性是医疗剧的一大特性,也是医疗剧真实性的主要体现,故事、情节、场景、道具、表演等诸多方面都与专业性有关,一旦不够准确科学,失去了专业真实性,整部剧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所以,对于医学的专业性问题,还需要创作者做到足够的重视,必须高度真实,马虎不得。此外,电视剧是一门视听叙事艺术,视听语言对于人物塑造、气氛营造、主题表达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观众的视听感知和审美感受,视听语言的将就,只会大大降低作品的艺术质量,影响观众的接受效果。

    二、内容层面:人物塑造与思想价值

    从制作上探析医疗剧,还仅停留在形而下——器的层面。评判一部艺术作品,需要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即对于道的考量,要从整体上分析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医疗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当前医患矛盾十分尖锐、高价医疗、过度医疗的报道层出不穷,医疗官司也屡见不鲜,医疗话题成为人们密切关心的一个问题。同时医疗问题又关涉到诸多部门、群体、领域,所以,如何表现这一题材对于创作者来说颇有难度。近些年来,国产医疗剧作品努力挖掘医疗战线上不为人知的故事,塑造出了顾明道、钟立行、江一丹、霍思邈、刘晨曦、何晶、李睿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医疗工作者形象,表现出了他们工作生活的辛酸苦辣,揭示出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丰富了中国电视剧的人物形象、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的类型。但是,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

    过于美化医疗工作者形象是当下医疗剧常见的毛病。在电视剧《心术》中,面对没有钱治病的乞丐,医生们主动为他捐款筹集手术费;为了尽快抢救病人,医生谷超华没有等家属签字就做了手术,导致最后被医院辞退;都有刻意拔高医生形象的嫌疑。《急诊科医生》中王珞丹饰演的江晓琪更是一位“高大全”式的人物,遇到没有钱的病人就自掏腰包,还要带头捐款5万元成立基金会专门帮助患者,将医生职业神圣化,将医生形象偶像化。除此之外,《医者仁心》中的钟立行与武明训、《产科医生》中的林晶、《外科风云》中的庄恕等人物都堪称“完美医生”。他们技艺精湛、道德高尚,对待病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作为领导也坚决不以权谋私、一心只想着为人民服务,结果变成了为医院工作者树碑立传。带来的问题就是不接地气,不够真实可信,同时人物过于完美化,缺少个性和特质,也会显得不够可爱。因此,对主要人物要作一定的圆形化处理。既要遵循类型化的原则,又要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突破,力求揭示出人性的复杂,触及到人物靈魂的深处。美剧《豪斯医生》中的男主人公长相怪异、穿衣随便、跛着脚走路、性格偏执、态度傲慢无礼,还有一点神经质,但是医术高超、离经叛道,有着特殊的人格魅力。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反传统的怪医生作为独特的“这一个”,被观众赞为“最性感的医生”,经验就在于对人物类型化的大胆突破。《白色巨塔》也没有对人物作简单地归类,非此即彼。主角财前虽野心十足,为评上教授不惜动用一些手段,甚至牺牲他人利益,但他的目的却是为了救治更多癌症病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虽急功近利,但出发点却是好的,最后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也能够幡然醒悟。可见创作者并没有把他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来简单处理,对人物的内心做了非常深入地开掘,表现出了人性的复杂。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经典编剧理论告诉我们,阻碍力量越强,正面人物在与之对抗的过程中越能彰显出人性的光辉。电视剧《医者仁心》塑造了钟立行、武明训、江一丹、王冬等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医疗工作者的风貌。美国知名医院归来的钟立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不分患者贵贱、不受利益诱惑,替领导分忧、为下属着想;医院麻醉师江一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收患者红包,拒绝医药代表贿赂,个性耿直、善恶分明;其他人物如护士长刘敏、院长丁祖望、青年医生顾磊、丁海、罗雪樱等人,都是作为正面人物塑造的。严格来说,真正的反面人物只有王冬一个。他为一己之利私自给患者动手术而导致病人死亡,为了泄愤而怂恿王欢父母状告医院,他内心阴暗、极端自私、价值扭曲,是该剧着力否定的人物。而其他人物,如陈光远、徐达凯等都没有被塑造成真正的反面人物。显然,该剧的正面人物远多于反面人物,而且后者在前者面前不堪一击,矛盾双方的力量很不平衡。这种角色的失衡,一方面表现不出斗争的复杂,体现不出正面人物的坚强意志;另一方面也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失去了真实可信性。

    医疗剧在主题表达上空间巨大,它关涉生与死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道德与科学、善与恶、信任与怀疑、事业与家庭、法律与人性等都能够在作品中得到有效地揭示。它不只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医院,还是了解社会的开放的窗口;它不仅是戏剧冲突的舞台,更应是剖析人性的手术台;它不只关乎医疗,更关系到道德、科学、法律、社会等诸多领域;它不应该只是“医身”的场所,更应该是“医心”的地方。通过医疗剧,可以从中探讨社会问题、体悟生命真谛、感受人情冷暖、经历悲欢离合,这是它应有的魅力,也是观众喜欢这种类型剧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是医疗剧的理想化状态,现实中的国产医疗剧在思想与价值表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回避现实问题,缺少对医疗制度的反思是当下医疗剧的一大不足。不可否认,国产医疗剧作品确实触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医患关系的紧张、城乡医疗发展的不平衡、医生与药商之间的利益勾结等。但是,却很少去挖掘产生各种医疗弊病背后的深层原因,或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或刻意保持回避,缺少了批判精神,从而带有了伪现实主义的色彩。一些作品对医疗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作浅表化的描写,点到为止,浅尝辄止,不去作更深入表现,即使有所表现也往往以过于理想主义的手段轻易化解掉一些深层的矛盾。还有一些医疗剧干脆避实就虚,将大量篇幅放在医生、护士等人的爱情上,被称为是“打着医疗剧的名义谈情说爱”。电视剧《产科男医生》中的医生被戏称为“谈情说爱的高手”,《青年医生》中的医生被调侃为“正事不干,天天在医院研究谈恋爱”[3],《心术》中霍思邈与美小护的爱情戏过重也遭到观众质疑。爱情当然可以表现,但作为医疗剧,医疗本身还是应该作为重中之重,不然就有丢了“本份”、喧宾夺主之嫌。以道德的力量来解决现实问题也是当下医疗剧的一大弊病,很多医疗剧作品都要求医生道德高尚甚至完美,提倡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甚至毁家纾难,舍小家为大家。这看似是弘扬医疗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实际上只能造成“大我”与“小我”、个体欲望与集体利益缝合的断裂,最终效果只会与初衷背道而驰。电视剧《生死依托》中的山丹大学毕业之后,放弃到市里最好的医院,而选择到医疗条件极差的的农村工作。《医者仁心》中的护士长刘敏因医院工作牺牲掉了婚姻——丈夫因不理解而与之离婚,没有了尊严——因家属误解而下跪,愧对子女——凑不齐女儿的学费,甚至舍弃掉了生命——留下了“千万别让女儿当护士”的遗言而选择割腕自杀。这种宣扬牺牲精神的陈旧套路,是当前很多国产剧(不仅医疗剧)的一个通病,以这种方式来传达主流意识形态,效果只会适而其反。意识形态给予观众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预期,只要秉承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价值信仰,就能够未来像这个人物一样,试问有哪位观众希望成为山丹、刘敏这样的人物呢。

    结语

    通过对国产医疗剧制作与内容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医学专业化程度的不足、视听语言的将就、人物塑造的不真实、思想内涵的局限性和价值导向的偏颇等是其难以成为优秀作品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与商业机制有关,也与创作能力和创作态度有关,更与当下中国电视剧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有关。大众文化是一个不断冲突的场所,不同意识形态通过谈判、对话和协商来争夺文化霸权。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所。正如尹鸿教授所言:“国家的政治控制、市场的经济支配、大众的文化诉求、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识都成为制约电视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社会力量。”[4]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也曾经表示:“一味歌颂白衣天使,观众不愿意看;过度描写医患关系或者抨击医疗制度,又担心审查时不太容易通过。”[5]“一味歌颂白衣天使”,体现了国家主流话语,但满足不了大众的审美需求;“过度写医患关系或者抨击医疗制度”,应和了大众的心理诉求,却又会有冲撞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电视剧就是要在多种力量的制衡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迎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又要表达精英分子对于文化的坚守,同时还要应和大众的社会心理。这就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深入生活,端正态度,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打造精品,同时提高叙事能力,讲求叙事策略,将观众缝合进电视剧文本之中,实现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有效传达,创作出真正高水平的医疗剧作品。

    参考文献:

    [1]郭宁.全球刮起急诊室的春风[J].大众电影,2002(16).

    [2]《青年医生》被批不专业,医疗剧哪些地方最易出错[N].光明网,2014-12-04.

    [3]美日韩、港台、内地医疗剧对比[N].凤凰网,2017-11-17.

    [4]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J].文艺研究,2001(6).

    [5]邢虹.医疗剧国外大热国内却难卖:医院生活太难写[N].南京日报,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