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王维超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论文从宏观层面、管理层认知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浅议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played by internal audit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paper superficially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macro level, management cognitiv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国有企业;审计;对策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audi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4;F276.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3-0057-02
1 引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有企业应担负新时代的新使命,加快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市场主体,必须更加注重健全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加强风险管理、改善组织经营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还不高,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尚未切实有效地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本文对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2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2.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内部审计已不局限于开展传统的财务收支及合规性审计,而是越来越多地向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发挥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一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合理。
二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是随着外部环境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变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及时得到修订等。内部审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水平。
2.2 预警和防范风险隐患
风险防范是指及时识別和分析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损失,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伴随着各种风险,而内部审计可以对经济业务或运营管理进行监督。
一是事前可以提高企业预防风险的意识。
二是事中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
三是事后可以纠正无效或不合理的内控管理环节。内部审计在监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预见性,及时发出警示预警,避免企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遭受其他不利影响,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内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增加企业的价值,实现组织经营的良好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独立第三方”,其独立及综合的监管及评价视角,为企业运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完善内部审计体系,一是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方针政策,有效规避企业运营风险;三是有利于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合规运行,在风云变幻的商业环境中,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3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3.1 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
当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外部大环境的深刻变化,国家审计机关应严格按照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有关要求,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在功能定位、职责范围等方面更加规范、更加有序、更加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第一,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在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审计专业和计算机审计等方面,有计划、有重点地定期组织基层内部审计培训,创造条件吸收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通过以审代训、以审代培,不断提高基层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举办案例专题讲座、内审经验座谈会、知识竞赛、抽调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启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拓宽审计视野,使基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与形势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促进内审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发挥各省市内部审计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长效互动交流平台,开展以审计简报、定期业务讲座、内审课题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广内部审计实践经验,发挥优秀审计案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各基层内审机构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
第三,推动内审工作改进创新。内部审计功能已由过去单纯的经济监督向审计治理转变,重在发挥内部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功能,更加关注单位及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和依法行政情况。应推动基层内审人员接受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改进内审工作方式方法。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检查机制等,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2 企业管理层应主导构建立体化、层次化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内部审计融入企业自身治理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其由基本职能监督、检查、鉴证、评价等逐渐延伸到管理、控制、咨询、确认等,内部审计部门具有成为公司治理“谋士”的天然优势,管理层应在认知理念上提升对内审职能的定位,加强内审部门建设,构建内部审计立体化、层次化的服务框架与工作体系[1]。
第一,推动内部审计基本职能转变。要加快推动将内部审计的定位,从低层次的差错防弊向高层次的咨询与管理延伸,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实现监督与管理融合,提升企业经营活动效率,增加企业价值。
第二,推动内部审计服务企业决策。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日益广泛和综合,从资金审计、财务专项审计延伸到运营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涉及各项控制活动和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客观分析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第三,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关口前置。要积极推动内部审计从以往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转变,通过对信息科技的运用,达到线上线下配合,根据不同控制活动的性质,灵活掌握事前、事中、事后动态,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3.3 内部审计机构应大力推动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企业运营中的过程控制、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各方面,为适应这一变化,内部审计也随之向流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机构要积极推动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使内审工作在项目计划、操作流程、风险评价等全过程实现信息化,通过系统效应、结构优化、有序管理、反饋控制等原理,实现内部审计的简化、统一、协调和最优化[2]。
第一,规范核心业务流程,包括审前准备工作、现场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问题整改追踪等方面,通过过程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功能实现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在同时开展多个项目的情况下,仍能直观了解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有效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第二,规范核心业务文档,包括审批文件、立项通知书、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件,作为核心业务流程的载体,核心业务文档需实现档案化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的流动、可查、共享和储存。
第三,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修订,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组织架构变化、风险防控及内控制度变化等需要,定期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相关模块进行维护和修订权限等,持续充实和完善制度框架和内容,将业务逻辑与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契合,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及时,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杰明.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8):243.
【2】任海霞.国企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外资,2017(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