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其价值非常明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道路。文章在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关键点基础上,围绕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完善,丰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的三个方面,建立起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之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 应用之路 价值与关键

    红色文化是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组成,发扬并传承红色文化能够增强当代社会人们政治信念、意志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阵地,将红色文化资源合理的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会在大学生政治信念、意志品质、价值观念、责任意识培养上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就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希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一.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1.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红色文化资源中,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奋不顾身、血战到底的精神,而正是这种革命精神的存在,才让中国接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中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则是关键,而道德意志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将红色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能够启发大学生形成道德意志,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提供重要途径,这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

    2.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和责任意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意识。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很多文化资源都能够突出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践行自身的政治信念所做出的无畏牺牲,将为全中国的彻底解放作为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加以合理的应用,不仅能够启发当代大学生要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自身的责任,同时还要将奉献自己作为一种义务,由此来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责任意识,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升华过程中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关键所在

    1.红色教育资源的获取途径要高效

    随着当前网络科技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往单纯依靠徒手翻阅资料来获取教育资源的手段显效率过低,这也不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获取与应用。为此,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中,应该选择高效的红色教育资源获取途径,而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获取、存储、应用的便捷性与及时性等优势,让更多经典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能够顺利捕捉,并存储到网络资源平台之中,为这些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由此可见,这一方面应视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第一个关键点。

    2.理论课程的内容要有启发性

    理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肩负着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责任意识的重任,还承担着引领学生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的任务。为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必须从资源的正确选择入手,将具有启发性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理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由此才能为学生思想与意识、观念与素养的正确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的现状。因而这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关键所在。

    3.实践教育活动要体现红色文化精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不仅要体现在理论课程上,在实践活动上也要紧紧地围绕。在这里,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作为支撑:一是要重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而是要有第三方进行重要的衔接。只有确保这两个前提发挥作用的情况之下,红色文化的精髓才能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实践活动的开展才会更加有意义,学生从中受到的启发也会更加明显。为此,实践教育活动要体现红色文化精髓应作为关键之一。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之路

    1.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完善,丰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完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任务之一,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也必须将这一方面摆在首位,其主要的路径就是通过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完善,丰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其中,具体操作应包括两个部分:

    首先,加强校园红色网站建设,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园网站建设是校园教育信息公开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了学校历史沿革、发展动态、学科设置等基本部分,还包括了学校在重大节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校方进行密切沟通,建立单独的网站信息模块,用于展示意义重大的历史纪念活动,并且将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教育意义、教育功能充分呈现出来,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可用的信息和素材。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存储与应用功能极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技术更新换代的主要依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红色文化资源中,有必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网络中教育意义鲜明的红色资源广泛搜集、整理,并存储到网络信息平台之中,方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查询和使用的同时,还便于广大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了解红色文化,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引入红色经典,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两个部分,将红色经典引入到理论课程教学中,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是合理应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途径所在。第一,理论课程内容的讲解中,要融入红色经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讲解中,要将知识点将相关的红色经典故事、人物事迹融合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红色经典感受到故事和人物的政治信念、历史责任感以及价值观念,进而确保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更为生动形象,在学生心灵、思想上的启发作用更为明显,一改理论课程内容枯燥、单调的局面,让红色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色彩。第二,理论课程的探讨环节中,要围绕红色经典故事开展讨论。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课探讨应该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围绕红色经典故事中的人物、事迹开展师生间的共同讨论,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到老一辈革命人在意志品质、信念与使命方面的执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顽强不屈、敢于拼搏、信念坚定的意志品质,从实质层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

    3.走“政校”联合之路,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离不开实践教育活动的支持,在这期间“政校”联合是极为必要的。具体操作应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要大力开发、维护、宣传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政府要加大力度,针对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大力维护,并将其与之相关的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并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宣傳工作上下足功夫,确保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能够被熟知,极大程度上发挥出红的文化的教育作用。这也是走“政校”联合之路的首要环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政府要为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更多专业的讲解员、引导员。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宣传工作中,政府还要重视内部“软件”的完善,讲解员、引导员的培训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政府应邀请老一代革命家讲授红色教育基地内经历过的经典故事,以及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让更多鲜为人知的红色精神能够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将讲解员、引导员培训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最后,学校要与政府积极协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校方要与当地政府保密切的联系,签订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教育基地联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协议,协议中要包括红色文化教育的时间安排、教育内容、协调配合等具体项目。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应用的直观体现。

    四.结论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某一个方面加以重视就能够体现出价值的,需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者从多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调整方能实现。可是,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中依然会存在不足之处,还希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者能够踊跃提出各自的意见与建议,分享宝贵经验与教训,为更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欣.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182-183.

    [2]范方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73-75.

    [3]王芬.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6):150-153.

    [4]刘黎.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v.37;No.195(04):17-20.

    [5]韦红霞.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No.578(11):91-93.

    (作者介绍:张华,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