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刍议
苑仁柱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建筑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承接建设了若干工业与民用建筑,并不断投资优化施工技术,但对于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监督体系欠缺足够力度,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也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建筑企业应基于风险控制的高度,做好招投标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控,并努力通过集中化的资金管理模式提升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一、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政府逐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发展。但是在此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都逐渐显露出了经营问题,尤其是现金流管理问题较为突出。从我国当前建筑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逐渐增多,甚至部分公司都是由施工队发展而来,规模与实力相对较弱,由此在客观上就会存在一定的资金问题。此外,建筑企业的业务特点是项目工程工期长、前期投资金额大,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这些都给建筑企业的资金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针对建筑企业来讲,如果内部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导致人工、材料、费用支付出现问题,不利于整个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严重的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使企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一般是因为建筑企业由于低价竞争,压价投标,加之资金预算未能得到严格执行,且资金集中化管理做的不够,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处于一种相对无序也低效的情况。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资金管理问题。
二、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未能将资金管理上升到风险管控的重要地位
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建筑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涉及资金的主要风险可以分为资金短缺風险与融资风险。一般情况下,资金短缺风险出现的概率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建筑企业的业务模式决定了施工项目中,企业总是需要在一定的进度阶段内垫付一定的资金。如果资金出现短缺,则无法采购材料、无法支付人工工资,甚至造成项目的停工。而融资风险对建筑企业来讲,也必须高度重视,因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与必要的扩张,只有通过合理的融资,借用财务杠杆的效果才能够得到较大的收益。根据建筑企业的规模、实力与资信情况,融资条件也有很大区别,很多在同一个行业中的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企业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拓展融资渠道。上述二类风险其实质都是由于企业的资金周转所产生。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从企业风险管控的高度来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二)承接业务不严谨,投标预算过于乐观
施工项目的投标是整个项目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投标报价又是项目投标的核心,所以投标报价对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来说十分重要。现在的建筑企业当中缺乏专业的投标部门,导致在投标前期对报价的了解不全面,很容易造成报价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如果报价过高可能会失去项目承包的机会,但是如果项目的报价过低则会给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入带来损失,为之后的资金需求与成本管理增加难度,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项目“烂尾”。
现在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建筑工程的数量较多,所以建筑企业的工作相较于之前较为繁忙。在数量众多的建筑工程面前,如何科学化地调度资金就成了建筑企业在资金使用上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城市化建设和乡村建设的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所以建筑工程较长、需要的资金也较多,在建筑工程完工之前,建筑企业需要垫付一部分资金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运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在建筑企业当中存在的数量并不在少数,用户也正是把握住建筑企业自身的弱点,肆无忌惮地拖欠资金,造成建筑企业的资金漏洞不断加大,只能向银行借取贷款,长期恶性循环下去,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建筑企业的资金结构,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三)资金集中化管控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由于其重资产、项目分散的特点,资金相对分散,如果建筑企业不对下属的项目部、相关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各项目各自为政,使得部分项目资金出现富余,而一些项目又出现高度紧缺的情况。严重的现象是部分项目存在着高度的资金余额,但部分项目又不得不融资开展业务。这种资金的不平衡情况,是大型建筑企业特别是集团型建筑企业公司常常出现的。如果不通过统筹的资金调度来安排,现金盈余与短缺的情况共同出现说明了建筑公司的资金效率是极其低效的。
(四)资金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不够严谨
部分建筑企业也意识到了预算的作用,也很严谨认真地对预算进行了编制,但忽视了资金预算这一重要的专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时只是单纯的安排如资金部、财务部等部门作为预算的负责部门,让其对预算工作从编制到最终完成的所有过程全权负责,没有明确项目部、工程部、成本造价等部门的参与与执行监督。这就导致了基层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的随意性,使得预算工作在编制时的随机性增大,资金预算的相关管理控制工作没有明确的标准,资金预算的相关考察审核工作流于表面,使得资金预算工作成为了一种空洞的摆设,更不用说使资金预算的激励作用得以实现了。
三、建筑企业强化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角度做好资金管控工作
企业需要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安全地进行。建筑企业的运营易受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需要对过去的财务管理信息和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以及对应的风险指标。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成本管理需要在良好的监督环境下进行,把握信息的质量和安全。风险预警系统进行相关工作时同样可以与成本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相关工作进行企业运营管理的完善,更有效地减少财务风险并提高运营的质量。从上述工作内容来看,风险管理不仅是企业风控部门的工作,也包括财务部门、工程施工部门、工程造价部门等。
建筑企业要充分应用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除传统融资模式外,还应充分考虑应收账款保理、资产售后等融资方式进行合理利用建立层次化审批制度,对不同信用规模和客户实施不同的审批级别,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精简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率,降低资金运营风险。完善应急风险预案管理体系,实时追踪分析资金流动情况,加强风险预测和补救措施思考,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营。
(二)合理报价,为企业的资金流入做好前景预测
为了提高投标报价的准确程度,建筑企业内部首先应当成立专业的投标部门,在投标之前针对项目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投标报价,提高报价的准确程度,在提高竞标机会的基础之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对各子项目采取不同戰略的分摊报价,从而在不影响总价的基础之上为自己留取足够的现金阶段性富余空间,以防止资金短缺,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针对建筑工程拖欠资金较多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当在建筑工程协商阶段就与用户签订协议,充分地了解对方的经济实力,再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考虑建筑工程资金的排布。建筑企业在垫付资金之前,必须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测算,并根据相关合同对于垫资款项、工程进度款等进行约定,双方共同决定垫付金额以及还款时间,并且根据商定的内容签订合同,在垫付时间到期之后及时进行催款,如果长期拒不还款,建筑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以保证能够追回欠款,保证自身资金链的安全性。并且建筑企业内部应当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限定工程垫付资金最大限度。
(三)做好资金的集中管控
加强建筑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结算网络,合理统筹、调度建筑企业不同项目与单位的资金,同时通过对结算中心模式的利用,也能在加强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促进资金调度合理性的提升,与筹资、融资成本的降低,充分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第一种方式:通过合作银行已成熟的网上平台如“资金池”平台作为依托,在企业内部构建独立的资金结算中心,为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提供平台保证。第二种方式:简单的统收统支模式。即所有的资金流转都从集团或总公司层面的专用账户进行。
(四)从严编制与执行资金预算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现金流量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现金流量预算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施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成本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统筹安排资金支付,降低财务风险,保证建筑企业各项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预算实施的监督来看,财务部门要发挥相关的作用。内部监督不仅仅是对会计准则的运用、入账金额的准确与否等进行监督,而还包括对会计记录的实质经济内容、业务流程、资金使用合理与否进行全面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各个部门之间要积极沟通工作情况,有关部门定期对各个部门的资金状况进行检查,做好预算分析管理工作。预算和实际资金有偏差时,要实行原因分析并做好汇报工作,积极调整回笼资金,确保建筑企业资金安全。
四、结语
在我国正在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城市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并且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越来越接近饱和,新兴的建筑企业要快速增长自身的经济实力,则必须认真贯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这一理念,从预算管理、风险控制、资金集中管控等方面,合理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使企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建筑企业在思想层面的管理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禁锢,创新企业的人员和资金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观念,吸纳先进的运营模式,逐渐建立适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青城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