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北京奥运会经济低谷效应分析

    摘要: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促进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导致奥运会后经济低谷效应。研究表明,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源于内生性增长,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奥运会的举办没有改变原有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投资、消费以及奥运相关产业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发现,内生性增长是北京经济增长基本模式,北京奥运会后将不会发生经济低谷效应,经济运行的轨迹不会发生改变。

    关键词:奥运经济;内生性增长;路径依赖;经济低谷效应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15-03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一般情况下,在奥运会筹办期和举办期,投资和消费明显增长,奥运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总体上会呈上扬的趋势。但是,随着奥运会后投资和消费的下降,主办城市可能会出现经济下滑,产生经济低谷效应,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冲击。奥运会后的经济低谷效应在多个主办城市出现,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后果。长期以来,内生性增长方式使得北京经济增长形成了稳定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是否因奥运会的影响而产生改变、是否也会产生经济的低谷效应呢?对此,我们必须做出深入分析,并相应做出规划。

    1 奥运会的经济低谷效应

    奥运经济随着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商业运作而开始,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达到一个高潮。此后,随着各个国家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目的的多元化,奥运经济作为新的经济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奥运经济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的各类活动。奥运相关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三是举办城市借奥运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根据奥运会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奥运会前期经济、中期经济和后期经济。在筹办期和举办期, 由于奥运会场建设和相关配套的城市基础建设的拉动作用, 投资会大幅上涨, 经济会呈上扬的趋势。但是,在奥运会举办后的3至5年内,随着前期过度投资和消费需求逐步冷却、地方财政负担较重、体育场馆运营压力等情况的逐步显现,主办城市将会出现局部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由此导致主办城市和区域性的经济衰退,即呈现一定阶段的“低谷效应”。一定程度上,奥运会筹办期和举办期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奥运会后主办城市发生低谷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作用也越明显。从奥运历史上看,蒙特利尔、汉城、悉尼等城市在奥运会结束后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经济低谷效应。特别是蒙特利尔奥运会对主办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冲击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低谷效应尤为明显。

    每一个主办城市都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和路径,因此,奥运会后的经济低谷效应并非必然发生。北京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有别于其他主办城市,奥运会对自身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什么样的扰动,是否会发生经济低谷效应?这种低谷效应影响如何?我们必须从北京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内在动力入手,来判断低谷效应是否存在。

    2 北京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与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内生性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北京经济增长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

    2.1 北京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按照内生增长论,一国或地区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性市场是以企业作为最主要的内生变量和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环境下,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北京经济增长取决于以下内生性因素:第一,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加之北京对外部人力资本存在极大的吸引力,使得北京有着国内任何城市所不具备的技术进步力量。第二,具备良好的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的条件,北京在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北京经济的发展沿着自身固有的路径运行,外部扰动力量只能对运行路径产生有限的影响。

    2.2 北京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它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道格拉斯?C?诺斯指出,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前进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要打破原有路径,实现路径替代,就必须通过政府干预和一致行动,任何单方面行动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社会系统中,要退出次优的路径依赖的变迁路径,其条件取决于形成自我强化机制的各种因素的性质,即该路径产生的递增收益是否具有可逆性和可转移性。如果收益递增的强化机制来源于固定成本和学习效应,那么要发生路径替代退出闭锁状态的难度就很大。路径依赖理论很好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对现实问题有较强的解释力。

    北京经济增长有着内在的各种因素的推动,技术进步、投资增长、消费的扩张等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这些因素的内在稳定性使得经济增长保持了原有的增长路径,这个路径的形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自我强化机制,难以出现路径的打破和替代。因此,如果仅有外部因素冲击,这种冲击对原有路径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不能改变原有的经济运行路径。

    3 北京奥运会后经济低谷效应实证分析

    从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看,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以及奥运相关产业的超常发展是拉动奥运主办城市经济的主要力量,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奥运会后经济低谷效应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奥运会前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那么在奥运会后造成经济低谷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对北京奥运会后的经济运行做出判断。

    3.1 从投资上看

    一般来说,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奥运会投资规模占投资总量的比重越大、奥运会后的投资萎缩越严重,经济低估效应越明显。和国际上主要奥运主办城市相比,北京奥运会投资规模列历届奥运会投资之最,规划总投资超过380亿美元,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环保、奥运场馆及其他相关设施投资,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接近40%。“十一五”期间北京的固定资产投入预计在11800亿元以上,估计奥运会后两年的投资量会占到整个投资量的45%左右,预计2007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80亿元以上。如果排除奥运会,现在北京的投资规模也大约会在3300亿元以上。奥运会投资规模占到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的比重并不大。

    北京奥运会的投资以市场化筹资为主,采用多种筹资渠道,引入多种投融资主体,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如政府民间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商业开发运作模式”、“盈利项目同体育设施捆绑运作模式”等成为主要方式。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引入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极大地减轻了财政压力。

    因为奥运会及奥运场馆建设,北京市近几年适当减少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适当的减少了在奥运期间和奥运前的建设项目。奥运之后这些项目仍然会继续上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不会明显萎缩。由于奥运会前期投资相当一部分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北京后续经济发展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北京奥运会之后不会因为投资变化出现低谷效应。

    3.2 从消费方面看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奥运会的举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刺激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我们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分析指标,对全国和北京市各年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见表1。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从2000年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北京市和全国水平相比基本上保持了增长的一致性,并没有出现由于奥运会的筹办而导致消费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出现,反而在近三年出现增速低于全国水平的情况。也就是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阶段并没有显现出对消费的明显刺激作用。那么,在奥运举办年即使出现了短期的脉冲式增长之后,北京市消费水平应该仍然维持原有的增长路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因此,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之后不应出现低谷效应。

    3.3 从主要相关产业上看

    从旅游业看,奥运经济周期通常可以导致旅游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奥运举办年可以实现举办地旅游业爆发式增长。从近几年北京旅游业的发展看,北京2005年、2006年、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分别达到14.20%和11.22%13.8%,同期全国平均达到13.82%、15.88%和23.5%,总体上略低于全国水平;同年份北京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54%、14.05%和18.3%,全国的增长率为12.21%、17.86%和24.7%。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北京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基本和全国持平,个别年份甚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在筹办阶段,奥运会效应并没有对北京旅游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由于北京对国内外游客采取了一定的数量控制,旅游人数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据估计,在奥运举办的8月,赴北京旅游的外国人数为约39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2%。中国国内赴北京旅游人数为70万,比去年同期剧减了40%。因此北京旅游业在奥运期间和奥运会后的总体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奥运会后北京旅游业在实现脉冲式增长之后,仍将保持原有的发展趋势,不存在低谷效应。

    房地产业是北京乃至全国近一段时期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长。奥运会的举办对于北京房地产业的急剧膨胀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定奥运会对北京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从全国的情况看,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当,甚至超过北京,而这些城市并没有奥运因素的存在。所以,对于北京房地产业的发展我们宁可抛开奥运因素,而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随着近一段时间我国不断收紧银根,房地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面临前期积累的大量资产泡沫行将破裂的危险境地。全国房地产业的衰退迹象目前已经显现,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已经可以确认房地产的发展拐点,而北京房地产业受奥运因素的影响还在艰难支撑,拐点尚不清晰,但是奥运因素的影响仅仅是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支撑,不能改变市场的最终选择。因此,奥运会后北京房地产业的衰退将会加速,北京的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利影响。但是,这种变化是房地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其内在运行规律的外在表现,不能看作是奥运因素的助涨助跌效应,因此可以排除房地产业的奥运经济低谷效应。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得益与奥运会是勿容置疑的,为迎接奥运,北京在城市交通方面的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一批重点交通项目,以地铁、机场轨道线以及城际铁路建设为代表的大投资项目把北京的交通运输业推向发展的高峰。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完工,奥运会后北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有利于北京未来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但是,相关的交通运输建筑工程行业将由于项目集中出现和完成,而导致后续乏力,预期将会出现一定的萎缩,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在其他产业方面,因应北京奥运提出的“数字奥运”口号,科技产业成为北京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重点加速支持数字电视、移动通信、IC卡及电子识别、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科技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长期持续支持的产业,这种产业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停滞,具有良好的发展持续性。按照北京奥运确立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将文化体育产业规划为未来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奥运期间,大量的新闻、评论、广告等将极大地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体育产业规模较小,无论在奥运会前后都不能对北京经济产生明显影响。

    从上面对各行业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于内生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受奥运会的影响并不明显。奥运会后,主要奥运相关行业不会出现经济低谷效应,少数行业如建筑行业、文化体育产业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放缓,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不会对北京经济产生明显的作用。

    4 结 论

    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源于内生性增长,从投资、消费以及奥运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看,奥运会仅对少数行业产生局部影响,对北京经济增长总体上不会产生的作用,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在奥运会后北京将在社会总体发展背景下,保持经济发展的原有路径,不会出现奥运因素导致的经济低谷。在奥运会后,北京应该按照原有发展方向,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行业和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针对部分行业可能出现的奥运会后的滞长现象,应及时做出调整和安排,通过加快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形成完善的科技、文化、体育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ZK(#]方虹,彭博.国际奥运经济效应比较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8,5(5):77-79.

    [2] 陈剑.奥运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J].亚非纵横,2008,3(3):11-16.

    [3] 王燕珍,于 淼.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7(7):26-27.

    [4] 杜慧敏.后奥运经济风险及经济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08, 9(9):56-57.

    [5] 张自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体育与科学,2008,5:88-91.

    [6]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