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②

    张健伟

    摘要: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实践能力快速增长的时期,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开展与教材有关的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在新课程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初中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通过良好的实验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育的乐趣,教育工作才能够获得成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只能通过想象和联想分析物理现象的发生原因,并逐步得出实验结论,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针对这种现象,物理教师必须要重新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整体性的整合课程教育资源,确定教育引导方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部分学校虽然能够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初中阶段物理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开设实验教学。但是却受到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重视度不足、实验教学形式化严重、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一方面而言,在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的限制下,实验设备不足、实验物品不齐全,不能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中来,参与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而没参与的学生实验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部分教师不能宏观的对学生能力产生认知,认为很多实验学生操作存在难度,大部分都是自己进行实验演示,整体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性的观看,而不能主动的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失去了它的真正教学目的和实验意义,同时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缺乏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也有很多学生将物理实验当作游戏,不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对实验数据记录不详细,对实验结果不关注,这使得整个物理实验的开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深度分析教材,设计探究性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做到的是依据教材内容,对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尤其是物理实验这种严谨性较强的环节,更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有着深刻的把握,以更好地为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打下基础。对于某些自由性较强的实验,教师需要根据班级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这节课的教学时,首先需要基于教材,在课堂开始之初,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原理、能够对生活中的相关的物理学现象进行解释。托里拆利实验是教师进行《气体的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较为常用的实验之一,因此,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需要准备好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并且对实验的各环节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把握,以减少实验的失败概率。在引入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用烧杯、硬卡纸、水这三样简单的实验器材,向学生展示大气压的存在。首先可以将卡纸放在空烧杯口,倒置,卡纸掉落,然后将烧杯装满水,放上硬卡纸,倒置,硬卡纸没有掉落。通过这种神奇的物理学现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各个学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突破点。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也需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中心,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更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根据命题自主探索,提高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章节的讲解时,首先,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确保每一个小组都能够自主地展开实验。随后,教师需要为每一个小组确定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提问“如何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句话",让学生明确在实验中要探究的内容。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比如斜面、小车砝码、毛巾和象棋等,方便学生使用器材进行实验。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毛巾的作用,给学生的实验过程构建阻力大小不同的两种环境,方便不同小组的经验交流时进行比对。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比如“为什么拿掉毛巾之后小车的运动距离更长了”“小车能否一直运动下去"之类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探究在-个阻力无限小的光滑斜面上,小车的运动情况等,与学生-.起总结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同时,牛顿第-定律又叫作惯性定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惯性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打象棋"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惯性这一新概念,也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当发挥出物理学科的优势性,开展实验教学,通过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完成课本中拓展的实验内容。我们要朝物理实验教学的终极目标去努力探索利用手邊的教材和身边的各种实验器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2):146-147.

    [2]林志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80+82.

    [3]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