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因方式解决心理冲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蒋文明?张暐明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讨论归因方式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分析了归因方式与应对方式、自我成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强调了归因方式在个体应对方式和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心理咨询中解决心理冲突的方法与思路,了解和调整归因方式是心理咨询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归因方式;心理冲突;应对方式;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6-0004-05

    从事心理服务工作十余年,帮助过大量来访者,笔者发现,一些来访者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些个人认知偏差的原因。而这些认知偏差本质上首先是个人的歸因方式,不同的归因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个体的心理成长。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在于澄清这种归因方式,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法。在国家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心态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1-2]。而从归因方式入手,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从心理冲突到归因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临糟糕的或者非预期的结果,会出现身心紧张或矛盾冲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身心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常常表现为外显的情绪波动、冲突对抗,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在言语上会自我诉说:难受、心堵、不能接受,不敢相信……为了缓解身心不平衡状态,人们会对结果进行归因或解释。而这种归因的背后,也常常反映了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见图1。所以,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认清这些冲突或矛盾的真相,帮助他们从冲突中走出来。归因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就归因的方式或类型来看,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体现了个体对环境的应对方式,或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未来发展的结果。有些归因方式只是暂时缓解了内心冲突,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有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不同的归因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应对方式和发展结果,并列举若干案例。

    一般来说,简单的事件,原因往往显而易见,归因起来比较简单。而面对复杂的事件,特别是当结果比较糟糕或后果较为严重的时候,人们的归因方式可能就会不自觉出现偏差[3-4]。例如,当不好的结果、糟糕的情况出现,认为都是他人的过错,是别人的原因导致的,而好的结果往往来自自己的贡献或功劳。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受欢迎,我们称之为“甩锅侠”“事后诸葛亮”。本质上,这是一种有偏差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的背后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显然,这种归因方式是有缺陷的,既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

    二、从归因方式到应对方式的案例分析

    按照常见的分类方法,归因方式可以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又对应不同的应对方式。

    外归因,即把事情的结果归咎于外在原因,归结于他人或外在环境因素,如“要不是同桌影响了我,我不至于考这么差”“要不是他脾气不好,我们也不会吵架” “要不是运气差,也不会输这么惨”。外归因之后,个体可能会发展出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种,抱怨或推诿;第二种,用攻击性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例如报复、反击、争斗[5-6]。

    内归因,即把事情的结果归咎于内部原因。如认为这事我也有错,自己也有问题,自己努力不够,能力不够,准备不足等。在内归因的时候,个体需要面对自我的性格弱点或个性不足,这是一个正面审视和面对自己的过程,可能会带来自尊的受损、自我评价的降低。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只有人正面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获得成长。但是不恰当的内归因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自怨自艾、过分自责,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内归因的方式出了问题。一般来说,归因于努力不足等可控因素,会带来可改变的希望;而归咎于自身能力不足、性格缺陷等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挫败感、羞耻感和罪责感,陷入情绪或心理的压力漩涡中,最终带来身心健康问题。

    接下来,我们以一幅图来说明内外归因与个体随后的应对方式/成长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见图2。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应对方式/发展结果,下面我们分别举例分析。

    第一种情况:忍耐(停滞)

    这是外归因后的一个可能的行事或发展方向。

    案例1:一名初二的女生,由家长陪伴来见心理咨询师,起因是家长发现孩子最近状态不对,成绩下降很快。经过初步沟通,发现该女生面临人际关系的困扰。因为这学期开学以来,一直要好的两位同学似乎有意无意地在疏远她,她们和班级另一位女生(名字用A代表)走得很近。她为此烦恼而又无能为力,想主动修复关系,但又犹豫不决,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上课也无精打采,成绩下降很快。通过深入沟通发现,这背后存在特定的归因方式(归因方式存在偏差),她认为原来和她关系要好的两位女生之所以疏远她,最主要原因是另一位女生A家境好,经常带一些好玩的杂志、精美的小礼物来班级。她“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来修复关系。另外一方面,她也不愿意主动去和同学接触。于是,这一段时间她心里暗暗生闷气,主动远离这几个同学,但又会不自觉被这几个同学之间的一举一动所吸引。

    该归因方式的特点:不会伤及他人,被动忍让,但又会自怨自艾;人际关系一般,不会主动突破自己目前的人际区域,心理发展停滞。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出现问题,但长时间积累,就可能突破边际,最终出现报复行为或者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种情况:攻击(发泄)

    这是外归因的另一个可能发展方向。攻击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打架、言语咒骂或背后散播谣言。

    案例2:一名高一男生,父母陪着来见心理咨询师。起因是该男生在班级与任课教师多次发生激烈冲突,这一学期开学以来,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通过咨询师的引导,从孩子的自我诉说了解到,起因源于一次班级荣誉分配事件,那次荣誉给了另外一名同学,他一直觉得班主任偏心,非常愤怒,并为此耿耿于怀。自此,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低头看小说,顶撞老师。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所谓对老师的“报复”行为。当然,这种所谓的“报复”是一种不成熟和不理性的方式。老师们和家长也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但是效果不好,孩子状态和成绩是每况愈下。

    本案例中,该男生陷入典型的“外归因”,认为没有得到荣誉是由于老师的偏心和不公平,于是他选择了报复行为,即通过所谓的不听课、上课看小说以及顶撞老师,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对老师的不满。通过咨询,咨询师澄清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通过疏导情绪、自由讨论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三次咨询和家庭作业,孩子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认知偏差、自我中心思维和消极情绪,开始建立起合理的归因方式,孩子身上也恢复了积极阳光的一面。

    第三种情况:压抑(疾病)

    这是内归因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内归因,就是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自身原因,表现为自责、自怨自艾或忍让,本质上是一种压抑。而长时间的压抑,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从个体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过分压抑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为下次遇到类似场景还会重复出现相似的应对方式。“算我倒霉”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内归因常常是不客观的,不符合真实情况。我们在咨询中发现,一些来访者的内归因表现出对自我的过分苛责,甚至不是自己的责任也算到自己头上。如果一个人长期进行内归因,而又不能正确归因到真正的问题上,往往会出现“我很无能,我很失败”的挫折感。这种错误认知,时间长了会影响心理健康,进而会带来工作、生活或学习上的适应不良,比如出现失眠、焦虑、心烦、恐惧、强迫等心理。甚至还可能出现各类神经症,引发身心疾病。

    案例3:有一个妈妈,因为孩子不想上学了前来咨询,说孩子小学初中成绩很好,在年级排前十名,到了高中后,她就辞职陪读。关键是陪读后,成绩不升反而下降得厉害,爱人也数落指责她无能,为此很苦恼,最近焦虑失眠问题严重,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这位母亲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了解得知,爸爸是企业家,高级知识分子,有一大堆社会头衔,平常工作很忙,性格也比较强势。而她是教师,性格较为温和,平时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生活由她負责。

    在孩子成绩下滑这个事情上,妈妈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怪自己,爸爸也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怪老婆没教育好,而孩子则认为是父亲不对,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对等导致的。

    在这个家庭中,父亲的观点是:孩子在该学习的年龄段就该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孩子母亲只需要把家庭照顾好,把孩子教育好就行了,哪怕不工作也行。孩子母亲也接受这一安排。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对父亲的专断独行有抗拒心理,同情母亲的遭遇,和父亲的关系比较对立。但是孩子的力量无法对抗父亲,几次冲突之后,最后的结果是孩子选择用成绩下降来报复父亲。高一开始,孩子成绩开始直线下滑,发展到厌学、叛逆的程度。要不是理解到妈妈的“难处”,他可能高二就辍学。孩子母亲则一直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教育好,最后索性请了假,专心陪读。而孩子认为家庭关系不对等,为什么什么事都是爸爸对;妈妈同样工作,很努力,为什么得不到爸爸的认可。

    孩子的成绩为什么出现下滑?直接原因是家庭权力结构失衡带来的家庭成员关系问题:父亲强势,母亲忍让,孩子则在夹缝中默默抗争。也就是说,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从小就处在爸妈关系不对等的家庭环境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对父亲独裁专断的家长作风越发反感,从试图挑战父亲的权力到最后不得不放弃,选择自暴自弃的默默抗争:不学了。孩子在咨询过程中说了一句话,“我就是再努力学习,也超越不了他,与其这样煎熬,还不如干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最终孩子辍学了,妈妈生病了,爸爸则是一肚子委屈,一家人这才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从这个案例里可以看到孩子妈妈的归因特点:不伤及他人与社会,自信心不足,痛苦,无价值感强烈,最终影响心理健康。

    第四种情况:反思(成长)

    这是内归因的另一个方向。当事情不如意或没有按照预期发展的时候,去寻找真正的原因,直面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客观分析得失对错,做好总结,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这种归因方式,不仅对自我成长是积极的,也能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案例4:某校高一女生,来自农村,家庭较为困难,自我感觉形象非常普通。进入县城高中后,县城孩子嫌弃她,她很苦恼,曾经一度陷入自卑中。她一度认为就是因为自己穿着土气,其他孩子才疏远她。只有自己的外形打扮时尚一些,其他同学才不会看不起她,因此一度向家里父母要更多的生活费来买衣服。后来班上的心理老师注意到她,并和她说了老师的亲身经历。这位老师曾经也因为家庭经济窘迫,穿着打扮比较土气,陷入丑小鸭的自卑情绪中。后来,他的爸爸和他促膝长谈了一个晚上,他爸爸跟他说:咱们家经济确实困难,但是咱靠自己双手吃饭,没偷没抢的,咱们不和别人比吃比穿,咱们得和人比成绩啊!这位女生听完老师的故事后,深受触动,同时也非常羞愧,对之前自卑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入反思。她认识到自己之前归因的偏差,其他孩子不愿意和她交往,可能并不是穿着打扮等外形的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她的谈吐、见识和知识面都比较狭窄。这次归因,让她更明确了努力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后,后来这位女生高考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名校,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教授。通过正确归因,这位女生实现了人生发展的“升华”。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在自我归因的时候,只有通过真正的反思,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成长。

    该归因的特点是:从自己身上分析原因,客观理性地分析情况,不伤及他人或社会,直面自己的不足,有反思,有成长。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归因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以及发展结果。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场合,如人际冲突场景、工作场景或学习场景,当人们遭遇了失败、挫败或被攻击时,对他人或环境的归因(敌意归因)可以说很好预测了后续的行为问题[7-11]。

    三、基于归因方式解决心理冲突常见的方法逻辑

    了解了个体的归因方式后,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不同个体在面临同样一个不好的结果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与内心冲突。而一旦个体表现出一种固定的归因方式和反应模式,可能也就预示着个体不同的身心发展。那么心理咨询又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情绪与内心的矛盾冲突呢?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在处理内心冲突时会有以下方法;

    [6]李静华,申田,郑涌.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550-552.

    [7]周庆,桑爱民,高建林. 患者就医期间心理归因偏差与伦理责任缺失探析与对策[J]. 医学与哲学,2019,40(21):35-37,58.

    [8]郑允佳,麦嘉怡,刁绍华,吴丽冰,宁静. 小学生归因风格与受欺负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7):1052-1056.

    [9]孙庆洲,张立军,韩仁生. 初中生考试归因風格对其应激、应对方式的影响[J]. 社会心理科学,2012,27(11):92-96.

    [10]吴宁,蒋京川. 如此驾驶为哪般?——从归因及人格视角看路怒[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Z2):92-95,117.

    [11]李亚真,桑标. 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认知特征研究[J]. 心理研究,2012,5(2):77-82.

    [12]詹鋆,徐宏飞,任俊,罗劲. 心理宣泄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宣泄的心理干预效果及潜在危害[J].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32.

    [13]叶一舵. 学一点心理宣泄术——做自己的心理调节师(之十三)[J]. 新教师,2016(2):78-79.

    [14]徐慰,王玉正,刘兴华. 8周正念训练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7):497-502.

    [15]刘颖慧,赵春梅,贾莲,胡绍军,艾小兰,杨冬洁,陈小红,唐晓芝,王分分,祝卓宏. 正念训练对初一学生负性情绪及学业成绩的干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9):661-665.

    [16]徐少卿,李波,马长燕,贺兰淼. 八周正念训练对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583-588.

    [17]任志洪,张雅文,江光荣. 正念冥想对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元分析[J]. 心理学报,2018,50(3):283-305.

    [18]陈语,赵鑫,黄俊红,陈思佚,周仁来. 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理论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02-1510.

    [19]李英,席敏娜,申荷永. 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2009,32(2):397-398,387.

    [20]Shauna L Shapiro,Linda E Carlson,John A Astin,Benedict Freedman.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6,62(3):373-386.

    [21]Sara W Lazar,Catherine E Kerr,Rachel H Wasserman,et al. 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J]. Neuroreport,2011,16(17):1893-1897.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合肥,230039;2.安徽心思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合肥,230022)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