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动态的研究
刘雄军 熊茂湘
摘要:以2000年至2007年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各线运动员、教练员及二者数量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主要结论:近年来1)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业余训练规模逐年萎缩,一、二、三线在训规模结构失衡,高水平人才跨区域、跨行业的流通性逐年提高,一线运动员学历结构不断改善;2)三线教练员严重流失,一、二、三线教练员数量结构失衡,教练员学历与职称结构逐渐得以改善;3)“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逐年递减,二者数量关系严重失衡。
关键词: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74-05
Abstract:Use the scale change of Chinese basketball reserve players and coaches as study object, and by statistics,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developing trend of Chinese basketball reserve player training from 2000 to 2007, aiming at providing a reference data for basketball reserve development Main conclusion: 1) The amateur training scale of Chinese basketball is shrinking year by year Structure of player is unbalance between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lass More and more talented players play outer province 2) Quantity structure of basketball coaches is unbalance, grass roots coache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3)The proportion of coaches to athlete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quantity structure between players and coacher is unbalance
Key words: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 system; basketball; reserve player trianing; change trends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单一的三级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体制契合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篮球人才,中国篮球在世界篮坛上也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传统三级训练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规模一度锐减。1996年原有的全国篮球赛会制度成为了历史,同时与国际接轨的联赛制度充当起了“指挥棒”的作用,也开始了我国篮球的职业化发展之路,1998年CUBA联赛创立,拉动了高校对高水平篮球人才的需求,有效刺激了中小学对篮球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体教结合得以深化发展,但是基于目前教育系统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现状及体教两家长期隔离等原因,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上各行其道,没有真正象美国NCAA一样源源不断地向NBA输送高水平篮球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篮球水平,增加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篮球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真正使大学篮球能成为CBA后备 人才培养的主阵地,2004年创立了大超联赛,在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正在经历着与其他竞技项目不一样的发展路径,篮球项目比赛制度日趋合理,学校化与社会化培养渠道得以迅速拓宽,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体育系统的篮球人才培养遵循一条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本文以新世纪为起点,对体育系统篮球三级训练体系中运动员、教练员两个核心要素及二者数量关系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体育系统篮球人才培养发展态势,旨在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相关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国体育系统一、二、三线篮球在训运动员与教练员数量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1)采用折线图、柱形图、百分比堆积柱形图对近年来运动员数量、教练员数量变化特征进行动态描述;2)采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对二者数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进行描述;3)采用相关分析对一、二、三线运动员的数量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对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4)采用聚类分析对各省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规模进行集团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运动员规模发展态势
2.1.1 选材面日趋狭窄、普及性正在降低
如图1所示,2000年以来,体育系统篮球一线在训规模稳中有升,8年累计增长32%,一线队伍的稳步增长与近年来CBA的逐渐扩军紧密相关。目前,全国一线运动员保持在700人左右。由于2001年全国性篮球训练基地的创建[2],一年之内二线队伍从4000扩大到7000余人,随后几年则稳定在此水平波动。相反,恰值2001年二线队伍迅速扩大之时,三线队伍急剧萎缩,2002年逐渐回升,200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三线在训队员超过35000人,之后,三线规模再次出现萎缩,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下滑之势未见缓解[3-4]。除了社会其他行业的竞争因素外,基层篮球逐渐向学校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恐怕是造成体育系统基层篮球训练规模逐年萎缩的重要原因,欲保持“金字塔”人才体系结构的平衡,必须在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不然会引起体育系统后背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篮球一、二、三线在训人数之比为:1:6:59,2007年则转变为1:10:49,二线队伍有所扩大,而三线队伍大幅度萎缩,体育系统选材面日趋狭窄。
经聚类分析,2007年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运动员规模明显分为三个集团(见图2),第一集团从高到低依次为四川、河南、辽宁、广西、广东、河北、山东6省市,总体在训规模超过2000人,第二集团依次为浙江、湖北、甘肃、山东、福建、黑龙江6省市,总体在训规模在1000~2000人之间,其余19个省份为第三集团,在训规模小于1000人。2007年全国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运动员共32916人,一、二集团的12个省份占据了75%,人才培养的集中程度较高,另外,各省市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规模的变异系数为106%,人才规模的离散程度很大,同样对200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一、二集团的16个省份只占全国在训规模的65%,各省份规模的变异系数为95%,表明各省份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集中程度正在提高,而离散程度却在增大,全国篮球项目的设项普及性令人堪忧。
2.1.2 各省市在训规模涨落不一
受各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调整、篮球职业化发展进程以及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省市篮球训练规模变动较大,如图3所示,与2000年对比,四川省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规模增长居全国之首,增长量超过2000人,涨幅达67%,近年来四川省体教结合工作发展很快,体育与教育系统青少年篮球赛制相互融通,体育特长生入学优惠政策倾斜大,另外四川省非常重视篮球等社会化项目的发展,业余训练投入较大,篮球在训规模增长较快。同样在训运动员规模增幅较大的省份还有甘肃、河北、浙江、河南等。
相反,如图4所示,云南、湖南两省篮球在训规模降幅近1000人,萎缩程度大。近两个奥运周期,两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做了较大调整,以湖南为例,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湘军一举夺得7枚金牌以来,奥运成绩一路下滑,为了重振湘军实力,越发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体操、举重、羽毛球等少数几个拳头项目上,受“三运战略”[5]影响,造成篮球等投入高、竞争空间狭窄的集体球类项目资源匮乏,训练规模锐减。另外,两省体教结合发展缓慢,学校资源利用不够。湖南没有职业篮球俱乐部,人才市场的高层需求动力不够。[6]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广州、江苏、天津等几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市体育系统篮球在训规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7]这些省份的篮球项目在教育系统开展很好,很多有天赋的苗子更加愿意选择小学-中学-大学的发展通道,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存在所谓的人才竞争,导致体育系统在训规模逐渐减少。
2.1.3 人才结构失衡状态越发严重
从理论上讲,各省份一、二、三线在训规模之间应该具备较大的相关性。经统计,2000年我国各省(区、市)一、二线队伍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48(p<005),二、三线的相关系数为051(p<001),一线、三线的相关系数为042(p<005),事实表明一、二、三线队伍规模之间仅存在中等偏下的正相关关系,部分省份一、二、三线在训规模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如上海、江苏、天津等地区一线队伍规模居全国前例,而本地区的二、三线规模却居全国之末,这些地区高水平篮球人才主要依靠外省引进。相反,甘肃、山西、内蒙等地区二、三线队伍具备较大的规模,却没有一线队伍,这些地区是高水平篮球人才的输出地,各地区一、二、三线队伍规模低相关状况恰恰反应了现阶段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高流通性。
对2007年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各省(区市)一、二线在训规模之间的相关系数变为047(p<005),二、三线在训规模的相关系数变为012(p>005),一、三线在训规模的相关系数变为009(p>005),一、二线规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一、三与二、三线之间的相关关系则完全失去,与2000年统计结果相去甚远,近年来,一、二线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太大改变,但是三线人才培训模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CUBA与大学生超级联赛的相继创立,大大刺激了教育系统对篮球人才培养的积极性[8],体教结合得到了深化发展,很多省份直接把篮球项目的基层训练工作布局到了中小学校,造成体育系统内部三线在训规模萎缩,同时也导致了三线队伍与一、二线队伍规模之间的低相关性。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出路狭窄,大部分三线苗子不愿上输到二线队伍的体育运动学校进行训练,而进入高校或交流到外地区相关单位的人才逐年增多,篮球后备人才跨区域、跨行业的流动不断加大,同地区二、三线队伍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各省份一、二、三线规模结构失衡,省内人才结构的失衡并非坏事。相反,恰恰表明了我国篮球后备人才能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和行业空间内实现优化配置,对推进人才培养的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目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期“事业化”和应用期“企业化”之间的矛盾[9],无序流动现象较为严重,欲实现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模式任重而道远。
2.1.4 运动员学历结构逐渐得以改善
如图5所示,从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我国一线篮球运动员大专以上学历逐渐增加,初中学历逐渐减少,而中专与高中学历的比例变化不大。从图中可见,以2001年为拐点,学历结构变动徒然加剧,2001年是我国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受政策驱力影响,一线运动员学历结构出现跳跃性的提高,随后近年保持平稳,至2007年,大专以上学历由2000年的8%增为26%,中专学历变化不大,保持在36%左右,高中学历由2000年的21%增为28%,初中则由2000年的31%锐减到10%,小学以下学历由2000年的2%降为1%以下。从一线运动员学历结构纵向变动的情况来看,高中毕业人数逐年增多,专科以上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提高,表明教育系统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能力正在得以加强,体教结合工作不断得到深入发展,小学-中学-大学人才培养渠道的功能日益凸现。但从整体而言,中专学历的比例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了体育运动学校等中专体校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2 我国体育系统篮球教练员规模发展态势
2.2.1 一、二、三线教练员数量结构失衡
从2000年以来一、二、三线教练员队伍规模变化情况来看(见图6),一线教练员规模稳定增加,可能与近年来篮球职业联赛的逐渐扩军对教练员的需求相关。在新世纪首个奥运周期中,二线教练员规模连年递增,但2005年新奥运周期以来,二线教练员呈现逐年递减之势。相反,从2000开始,三线教练员队伍呈现锐减之势,2002年得以暂时的缓解,2004年再次出现下滑,近两年进入平稳状态。随着经济体制发的转型,传统三级训练体制下的业余体校办学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地方政府对业余体校投入极其有限,教练员待遇低,造成大量三线教练员流失[10],另外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发展,很多业余体校篮球教练员转型为学校体育教师或流动到青少年俱乐部担任教练员工作,这些因素导致三线篮球教练员规模逐年递减,教练员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训练质量的高低。对2007年的数据进行统计,三线篮球队伍训练中平均1名教练员指导24名队员,二线队伍平均1名教练员指导22队员,一线队伍平均1名教练员指导4名队员。二、三线队伍教练员工作负荷大,绝大部分篮球训练队只设置1名教练员,高年级与低年级队员混合在一起训练,有的队伍甚至男女队员混合在一起训练,这种训练模式难以保证训练质量。
2.2.2 教练员学历结构逐年改善
2000年至2007年以来,随着我国体育教练员职业等级标准的颁布及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篮球教练员学历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见图7)。从学历结构的纵向变动来看,呈现本科学历教练员比例大幅度增加、中专以下学历教练员大幅度减少、专科学历教练员变化不大、研究生学历教练员开始出现的趋势。2000年全国具备研究生学历的篮球教练员为零,2007年该比例达到04%,2000年本科学历教练员只占21%,2007年增加到39%,2000年专科学历比例为44%,2007年为46%。相反2000年中专以下学历教练员比例为35%,2007年则降为15%。2001年是我国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的第一年,同年篮球教练员学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专以下学历教练员比例降低13%,相反,专科教练员比例提高8%,本科教练员比例提高4%。
从2007年篮球教练员学历结构的横向比较来看,专科学历教练员占总体的47%,将近占教练员总体的一半,中专以下学历教练占14%,可见,体育系统篮球教练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若用本科以上学历作为衡量标准,二线队伍教练员整体学历水平最高,本科以上学历教练员达59%,一线队伍次之,本科学历教练员为38%,三线队伍最低,本科学历仅占35%,可见一、二、三线队伍运动水平与教练员学历不相匹配,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学历层次亟待大幅度提升。
2.2.3 教练员职称结构逐年改善
如图8所示,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国家级教练员比例很低,2000年占全国篮球教练员总体的1%,2001年陡然降为022%,随后一直稳定在此水平。依前国家体委颁布的教练员职称标准[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教练不超过教练员高级职务人数的10%,2000年我国省(区、市)优秀运动队篮球国家级教练员占高级教练员的8%,随后逐年降低,2007年降为4%。一线篮球队国家级教练员的比例有待提高。
2000年,我国篮球高级教练员比例仅占篮球教练员总数的8%,2002年迅速增为16%,近几年来保持在17~18%之间。依前国家体委颁布的教练员职称标准[11],省(区、市)优秀运动队高级教练员职务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30%,各级体育学校高级教练员职务不超过教练员职务总数的15%,近年来,我国省(区、市)优秀运动队高级教练员比例由2000年的18%增为2007年的41%,远远超过了30%的限额标准,各级体育学校高级教练员由2000年的7%增为2007年的15%,达到了体育总局教练员职称标准上限。
篮球中级职称教练员比例较高而且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据2007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中级教练员占总体的42%,低于国家体育总局50%的定员标准。省(区、市)优秀运动队与各级体育学校中级教练员比例呈反向变化,省(区、市)优秀运动队中级教练员由2000年的53%减为2007年的38%,而各级体育学校则由2000年的39%增为2007年的42%,初级教练员比例由2000年的49%降为2007年的40%。
从整体看,我国篮球教练员中、高级职称比例明显增加,初级职称有所减少,职称结构有所改善。
2.3我国体育系统篮球教练员与运动员数量关系发展态势
2.3.1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逐年递减
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对提高训练质量与保证训练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表1所示,2000年以来,我国一、二、三线篮球后备人才队伍中“运动员与教练员之比”整体上呈逐年递减的发展态势,其中以二线队伍递减的幅度最大,2000年二线队伍运动员与教练员之比为1:11,2007年降为1:21,三线队伍次之,2000年为1:17,2007年变为1:24,一线队伍比例变化不大,2000年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为1:36,2007年为1:4。近年来,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办学资源短缺,为了控制办学成本,提高效益,扩大招生规模和压缩教练编制成了大部分体育学校缓解经费紧张的一般措施,但扩招或压缩教练员编制也导致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逐年递减,势必影响训练质量。
2.3.2 教练员与运动员数量比例失衡
为平衡训练质量与训练效益之间的关系,前国家体委于1994年颁布了教练员编制定员标准(见表2),除了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数量在定员标准内,其他训练单位均低于定员标准下限,以代表二、三线队伍的体育运动学校与少儿体校尤为明显,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严重失衡(见表2)。按照定员标准,根据国家队、省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少儿业余体校在训运动员规模,分别计算所需教练员数量(见表2),与实际在编教练员进行对比,发现国家篮球队教练员缺编6人,缺编率达33%,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缺编398人,缺编率达54%,少儿业余体校教练员缺编1353人,缺编率达49%。值得注意的是,在二、三线教练员严重缺编的情况下,代表一线队伍的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反而超编9%。据统计,不仅篮球,其他项目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也处于超编状态,全国所有项目省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平均超编率超过50%,这恐怕与长期以来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不无关系。
2.3.3 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相关性逐年递减
从理论上讲,无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比例合理与否,两者之间应该具备较高程度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随着纵向时间维度上在训运动员数量变化,教练员数量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随着各省份横向空间维度上运动员数量的变化,教练员数量也应该遵循相应的变化。
对2000年至2007年纵向时间维度上一、二、三线运动员与教练员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一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相关系数为012(P>005),二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相关系数为081(P<001),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相关系数为029(P>005),数据表明,除了二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保持较高程度的同向变化关系,一、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存在任何规律性的变化关系。近年来,代表二线队伍的体育运动学校普遍采取扩大规模与压缩教练员的做法,虽然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偏小,但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还是保持着特定的数量关系,因此相关系数较大。相反,一线篮球队伍运动员数量相对稳定,而为了缓解运动员退役的就业压力,教练员数量一直在增加,两者相正向相关关系的失去也不足为奇;受县级体育管理机构改革与投入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业余体校名存实亡,教练员大量流失,2000年至2007年我国篮球教练员由1830人减为1367人,减少率达25%,而近年来体教结合的发展,缓解了三线队伍运动员的萎缩趋势,教练员的下降程度远远大于运动员,因此两者之间的变动也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对各省(区、市)横向空间维度上一、二、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一、二、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相关系数变化较大(见表3),从2000年至2007年,一线队伍相关系数增大,说明各地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二线队伍相关系数也有所提高,相反,与2000年相比,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由高度相关关系转变成了中等偏下的相关关系,表明各省市教练员与运动员比例结构失衡,如山东省三线教练员有141人,居全国首位,但在训运动员规模仅1438人,仅居全国中点水平,相反广东省三线在训运动员为2335人,居全国第二,但教练员仅99人。随着近年体教结合的深化发展,基层篮球队伍的训练工作逐渐向学校与社会转移,各省(区、市)体教结合模式的多样化与体教结合进程的多层次化造成了个省份体育系统基层篮球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数量关系的多样性,同时也造成了三线队伍教练员与运动员数量相关程度逐年递减。
3 结论与建议
3.1 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运动员数量结构失衡,随着中小学篮球项目的发展,体育系统三线在训规模逐年萎缩,部分省(区、市)总体训练规模减少。随着大学篮球与职业篮球的发展,后备人才跨区域、跨行业流动较大,优秀运动员学历结构逐年得以改善;建议地方各省加大对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迅速扩大基层业余训练规模,深化体教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3.2 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教练员数量结构失衡,业余训练资源匮乏导致三线教练员流失严重,近年来教练员学历与职称结构逐年得以改造。建议提高基层教练员待遇,对教练员进行大规模的培训。
3.3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比”逐年递减,二者比例严重失衡。建议各训练机构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教练员编制定员标准,适当增加二、三线教练员编制,提高运动员选材标准,适宜控制训练队规模。
参考文献:
[1] 周洪珍,林凯明,郑木生等六省(市)经济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2-14
[2] 焦胜利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市场管理交流体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1):12-14
[3] 林辛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营销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29-32
[4] 金力,杨志军 ,张世林 江苏省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5-19
[5] 中美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64-67
[6] 陈国红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法律规制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41-43
[7] 刘国富 对篮球竞赛产品包装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7-90
[8] 罗西昌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13-215
[9] 金晨中国与俄罗斯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主要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2
[10]A冯鑫转型期我国男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4
[11]A国家体育运动员委员会人事部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人职发(1994)17号,19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