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初探
周晓丹
一、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材料关键词是词语,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富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即核心概念的阐释)
例如《节奏》: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把握节奏”“打破节奏”“保持节奏”“快、慢节奏”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节奏是什么”“节奏有什么特点”等。
同理:大题小做。有的作文话题很大,涵盖的面比较宽,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庞杂,过于宽泛。面对大题,要先发掘一些具体的写作材料,选取小处作为切入点、着墨点,让大话题在小材料中得以展示或阐释。
例如《节奏》,写《雨的节奏》就可以写到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文人的生活节奏》就可以写到对人的生活态度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认可。也就是说可以寻找具体的切入角度,把“节奏”定位在对自然、生活、建筑、诗词、古镇、园林、手工艺、文学创作等,把大题目缩小为小的方面的问题的探讨。
同理:小题大做。过小的作文话题往往会限制写作者的视野,因而我们在写作时要力求以放大的眼光来审题,审视题目的大背景、深内涵、非同寻常的意义。
例如《踮起脚尖》,看起来题目太小太实在,可是仔细想想,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小。仅仅在关键词语里就有双重的内涵:第一,作为下肢的动作,“踮”是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超越平时脚板着地的高度;第二,“踮”,不仅是为了达到生理上的提高,而且是为了达到精神的某种高度,或者暗示超越平常的努力,以实现某种人生的追求。
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实则虚之。这里所说的“实”是指命题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脸”“声音”“路”等。要写好“实题”,我们就要将思维触角伸向“虚”的方面,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要弄清它的比喻义或是象征义,弄清“实”背后的“虚”的道理、情感。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往往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
例如“花落春犹在”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就不能简单地把“花落”理解为“花朵的凋零”,“春”理解为“春天”这样的表层含义,而应该挖掘其隐含的比喻义,“花落”应该理解为“应时而生的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而“春”可理解为“象征一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这样中心就可以定为“某种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但那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犹在”。
同理:虚则实之。有的作文话题是很抽象的概念,似乎难以捉摸,这里的“虚”指的是命题者提供一個需要解读的抽象的概念,比如“坚强”“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诗意的生活”等。将泛指类的概念、指代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
例如2016年江苏卷作文是关于“说与不说”“长与短”“个性与创新”等抽象关系的材料,一个考生把它变成了一个“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材料话题,就两者的关系谈“说与不说”“长与短”,这样,看似抽象的材料就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支点,这就叫“化虚为实”,即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