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语言,绽放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

    皮文彬

    摘要:《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以“治邺”为核心,通过“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三件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为民除害的形象,展现了他治理邺县的过人能力。细细剖析人物语言,慢慢咀嚼人物的治邺思想,竟发现其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陶行知是中国当代小学教育的先驱者,其理念精髓“生活即教育”思想非常接地气,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话题,也滋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子的成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他的思想同样也适用于为官之道。下面,笔者以《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例,漫谈西门豹治邺的理念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妙。

    一、微服私访,摸清底细

    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课文大多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却常常忽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只是单纯地以讲解文本为主,很难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中,教师如能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剖析人物的治邺理念,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生活的桥梁,就不难发现西门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一)从生活中来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人,与百姓接触较多,对百姓的生活颇为了解,为今后从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一位军队将领,他治军有方,赏罚分明,立下赫赫战功。作为一方父母官,他清正廉洁,懂得处处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二)到生活中去

    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当他到达那个地方时,看到的却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他没有直接到衙门去听取官绅头子汇报,而是带着随从,深入民间进行微服私访,从老百姓那里寻找治理邺县的药方,这也与陶行知所提倡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念颇为贴合。

    【案例】:在教学《西门豹治邺》微服私访片段时,通过师生分角色问答,引导学生归纳造成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真正原因。

    师:西门豹与大老爷的交谈中,一共问了几个问题?

    生:一共问了四个问题。

    师:你能说说,他问了哪四个问题吗?

    生:一是为什么邺县这个地方会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二是不给河神娶媳妇,漳河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这句话是谁说的?三是新娘是哪儿来的?四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师:面对西门豹的不解,老大爷一一做了回答,从他们的四问四答中,西门豹摸清了事情的真相,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生:都是巫婆给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生:官绅与巫婆相互勾结,骗取老百姓的钱财,那些有女儿而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生:漳河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干旱。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经过教师这样一点拨,学生逐步认识到西门豹这次微服私访,不但找到邺县的病根所在,而且为他下一步治理邺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惩恶扬善,破除迷信

    陶行知对教育的态度是注重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西门豹知道了造成邺县当前景象的原因之后,内心已经有了治邺良策,可是他却不露声色,只是说下次河神娶媳妇,要亲自去送送新娘。难道只是送新娘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补白文本所缺的内容,丰富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语言和处治方式的巧妙。

    (一)妙惩巫婆,渗透生活教育

    所谓生活教育,其实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最后的“做”,所有的“做”都是为了体现教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艺术性,相机渗透生活教育,引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案例】: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真的来了,此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艺术性,既惩治了巫婆,又让她哑口无言,同时也对百姓的心灵进行一次生活的洗礼。

    师: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便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他说的这番话妙在何处?

    生:西门豹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河神,那完全是巫婆骗人钱财的把戏。

    生:如果她不辩解,真去和河神说一声,下场就是有去无回。

    生:如果她怕死,和盘托出骗人的伎俩,迷信就不攻自破,那样她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师:你们认为,她会作出何种选择呢?

    生:我认为会出现后一种情况,她一定怕死,说出真相,求西门豹饶恕她。

    师:大家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合情合理。如果巫婆求饶了,撕下自己伪善的面纱,就会招供给河神选媳妇的迷信的真相。如果她不求饶,西门豹心中自有妙招对付。

    西门豹说的话滴水不漏,可谓妙不可言,既惩治了巫婆,又让巫婆编织的迷信不攻自破。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从巫婆和西门豹两个角度说出自己内心的独白。这也正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获取真理。

    (二)法办官头,融入民主教育

    所谓民主教育,其实强调的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与信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入情入境加以揣摩,体会西门豹处治官头的公平、民主,又让官头无言反驳,使他为了活命而自己揭开迷信的面纱。

    【案例】:惩治完巫婆,西门豹把目光转向了官绅的头子,他没有大声训斥,也没有重刑逼供,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

    师: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从“麻烦”一词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西門豹很有礼貌,对官头很客气、很民主。

    生:客气的话语里似乎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师:其实,这是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这句话妙在哪里?

    生:官头认为世上有河神,每年都给河神娶媳妇,一定跟他很熟悉,去他家催一催便正常不过了。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官头,你会怎么做?又会怎么说?

    生:大人饶命啊,小人知错了,都是我一时鬼迷心窍,听信巫婆的谗言,合伙以给河神娶媳妇为由骗取百姓钱财,我承认世上是没有河神的。

    师:大家想象得真丰富,或许当时真是这样的情况,文中没有交代,只是说西门豹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教学中抓住“麻烦”一词体会西门豹惩治官头的公平与民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他这句话的双重意思,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其语言的巧妙所在。

    (三)教化官绅,体现创造教育

    陶行知说:“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目的。”在教化官绅上,西门豹的处理方式也集中体现出他独特的创造教育方式。

    【案例】:西门豹惩治完巫婆和官头之后,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无形之中给其他官绅造成心理压力,接着开始他对官绅们的创造教育方式。

    师:巫婆和官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他真准备把其他官绅也投进漳河?

    生:不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下面告诉我们了,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师:这些官绅们也有罪,西门豹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生:虽然他们有罪,但罪不至死。

    课堂不是学习语文唯一的地方,教师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打破学生依赖的思想,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西门豹心里的真实用意,扩散思维发展。这样走入文本,解读文本,也是课堂教学上的创新。

    三、开沟挖渠,兴修水利

    爱满天下的胸怀,促使西门豹微服私访,询问邺县田无荒芜、人烟稀少的真相;严惩巫婆与官头,救下满脸泪水的新娘;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了好收成。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内容,搭建文本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桥梁,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将生活教育思想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会语文教学更多魅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美玲.小学语学习渠道拓展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12):50.

    [3]李明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小學语文教学,2006(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