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修辞教学方法症结初探

    内容摘要: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症结的探讨首先应从其根源教学内容上寻求查明。目前中学语文修辞教学仍自囚于“辞格中心论”,与蓬勃发展的修辞学逐渐脱轨,语文修辞知识内部也不免漏洞,缺乏科学规划,陈旧狭隘的教学内容导致了僵硬灌输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就目前的中学语文修辞教学内容范围,尝试建构基于三维目标以“知人论世”的比喻修辞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 症结 教学内容 修辞教学

    王荣生教授指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归结为‘教什么。根据我们的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1]目前中学语文修辞教学已陷入泥泞,修辞教学方法的症结探讨应先从其根源修辞教学内容上寻求查明,教学内容扩展优化科学了,教学方法自然随之翻新改良合理了。

    一.现代语文修辞知识内容的缺失

    1.修辞学蓬勃发展,语文修辞教学固步自封

    我国古代封建语文教育极为发达,但向来没有将修辞当作一种专科学术进行研究,自《修辞学发凡》问世以来,不到百年间,我国修辞学蓬勃发展,在各个修辞领域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可以吸收改造应用于中学课堂的修辞内容。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修辞知识仍然仅仅是列了几个常见修辞格,上行下效,导致广大语文教师误认为修辞教学只要教这些,严重限制了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这样的修辞教学无疑是对修辞的无情阉割。

    囿于传统修辞格的语文修辞教学活动成了螺狮壳里做道场,狭隘陈旧的修辞教学内容既阻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是给语文教师下了一层桎梏,不利于教学艺术的发挥和教学活动的进行。

    2.中学语文教学中仍亟待厘清的修辞格

    就像上文所说,目前的中学语文修辞教学内容并不多,主要限于那几类常用辞格,但仍不乏亟待厘清探明的问题。如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语文中考《我的妈妈是老虎》中第21题第(2)问中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而《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如是说:“表现形式不同。比喻即使本体不出现,喻体也必须出现。比拟的拟体都不出现,直接用拟体所具有的动作形态来描摹表现本体。”[2]那么这道题中“张开翅膀”是将我拟作飞鸟,出现了飞鸟的动作形态“飞翔”,但句子并没有出现“飞鸟”之类的喻体词,所以该句的修辞手法应为“比拟”。

    作为一市的中考试卷命题中都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那么平常的教学中还有多少语文教师分不清修辞格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3.缺乏科学规划的修辞教学内容

    对于修辞知识的教学规划仅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附录里指出了八类常见修辞格,在高中部分却并没有相关的明确要求。而在实践教学中一个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到了初高中仍然在学习这些,只不过包含修辞手法的文本换了换而已。而且教材对于那几类修辞手法的编排也有些畸形,“人教旧版教材,借代和夸张两个重要辞格在十二册教材的思考与练习中,分别只出现1次和2次,这与出现33次的比喻相比,显然有些厚此薄彼”[3],“四版教材的每册都出现了‘比喻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共出现19次,蘇教版共出现29次,北师大版共出现37次,鄂教版共出现23次,四套教材合计一共出现108次,比其他所有辞格的次数加起来都要多”[4]。

    修辞教学亟需一个立足于教育阶段整体、科学系统的规划,例如每一年级教哪些修辞,这些修辞要如何取定难度,选择合适的文本穿插编排在教材中,同时又配备相关的练习,这些都是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总之,作为根的语文修辞教学内容上就陈腐谬误畸形,从中生发的枝干语文修辞教学方法必然问题更大更多,而结出的果实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必是苦涩的。

    二.修辞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相脱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5]。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修辞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来进行。

    当前的中学语文修辞实践教学仍是更多指向修辞“是什么”的问题,修辞主要呈现一种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而非是动态的程序性知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修辞“怎么用”、“为什么这么用”等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太多的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获得修辞“由想而移为辞”思维内在生成的过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缺少系统科学的实践。更可怕的是在考试的压力下,教学表现出舍本逐末的不良现象,在满堂灌的填鸭式修辞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只能慢慢僵化坏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活动是言语活动的心理前提,脱离了思维渗透的语文教学是违背规律的教学,而缺乏思维的修辞教学,其效果必然是不科学不理想的。当下的多数修辞教学只是流于对语句的表层解读,仅仅停留在文本表面上用了什么修辞格的教学,没有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解读文本教学修辞。

    修辞的教学应该溶解于思维的土壤,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有内容上知识的传授更应有方法上思维的引领,因此语文修辞教学方法的选用必须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三维目标“知人论世”比喻修辞教学方法的设想

    王荣生教授说:“一个小小的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要讲,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1]比喻是最基础的修辞格,十二年语文教学却没教会比喻,其症结恐怕还是出在教学方法上。笔者尝试建构基于三维目标“知人论世”的比喻教学方法。

    1.关注比喻中喻体的修饰语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6]——《紫藤萝瀑布》

    教学学生区分本体“盛开的花,”喻体“帆”和“舱”,喻词“像”是知识与能力维度。而在修辞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必须转入引导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这样修辞的思考。例如此句中将盛开紫藤萝花比作帆和舱,不应只想到其形相似,在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需注意到喻体的修辞语,“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并把握作者的写作背景:宗璞写作此文时她的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而此时弟弟又正身患绝症,正处于痛苦彷徨之际。但紫藤萝让她感悟到不幸只是暂时的,生命却是恒久美好的,所以帆的张满不是因为风,而是寄托了对生活的希望,船舱鼓鼓不是因为装满了货物,而是承载了美好的生命。从而在学生通过对喻体修饰语的关注中走进了宗璞的情感世界,即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

    2.关注比喻中的“喻体”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7]——《最后一课》

    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句将字帖比作小国旗并划分本体喻体喻词是知识与能力维度,而该比喻句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维度除了联系写作背景外,还应该将教学目光聚焦在喻体选用上,如果仅仅是字帖和国旗的形状相似的话,那么把字帖比喻成帆、布或者其他的旗子也是可以的,那么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把字帖比喻成国旗,而不是其他的东西。阿尔萨斯已经割让给了普鲁士,从明天起人们就要改学德语了,这是小弗郎士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但只要人们还在学习使用祖国的语言,那么国旗就仍在飘扬,脚下的土地就还不算被敌人侵占!以喻词的选用“国旗”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学生可以感受到当时习字场景的庄严,小弗朗士内心被激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

    3.关注对于比喻中同一本体却不同喻体的比较

    (甲)“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8]——《三颗枸杞豆》

    (乙)“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8]——《柳叶儿》

    《三颗枸杞豆》和《柳叶儿》都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课文,都将太阳作为本体进行比喻,甲文中将太阳比作快要滚进山沟里的车轮,乙文中则将太阳比作鲜红、满是肉的大樱桃,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不难达到。但除了一个是日落的太阳,一个是日出的太阳,文中的主人公都是少年却对太阳有着大不相同的比喻,这完全可以通过联系写作背景,进行比喻中同一本体而不同喻体的对比阅读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即过程与方法维度。

    甲文中的“我”被三叔为虚度光阴而悔恨所感染,又恰逢此时夕阳西下,就不难理解“我”将即将落下太阳比作要滚入山沟里的红色车轮,暗含了“我”开始认识到时间的易逝,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情感。

    乙文中的“我”正处于一个贪吃的年纪,却生在一个饥荒的年代。对于现代人难以想象这玩意能吃的柳叶儿,对于我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所以爬上柳树的我,出自于对食物的渴望和儿童的天真不免就将刚刚升起的太阳比作满是肉的鲜红大樱桃。

    所以在同样运用了比喻手法却喻体不同的句子中,还是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感悟到同一修辞背后所蕴藏不同的人物情感,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基于三维目标“知人论世”的比喻教学仅是我对比喻教学方法的一种设想,还需进一步在實践中检验完善。而比喻也只是辞格中最常见的一种,但就像前文所说,我们所呼唤的中学语文修辞教学的革新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谭学纯,濮侃,沈孟璎.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傅惠钧.修辞学与语文教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4]蔡斌.初中语文教材修辞教学内容研究.[D].江苏:南京大学,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7]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8]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介绍:张子扬,扬州大学文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