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探索

    刘小玲

    

    

    摘 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中国人定义幸福的一大标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人们对养老服务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是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资源严重匮乏,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稀缺,已严重影响到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因此,如何培养符合养老产业岗位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使命。我校通过试行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探索高契合度的优质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 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9-122-003

    1.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构建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两倍[1],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加剧,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单一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支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从而催生和推动我国养老产业迅猛发展。然而,养老产业高素质、懂管理的人才培養却与之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培养符合养老产业岗位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亟待突破的瓶颈。

    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3]至今,国家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深入地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中,共同培育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专门人才。但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会落空[4]。因此,如何才能推动校企间的深层次合作,共同培育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多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针对该专业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的研究大多体现在教学资源共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和教材的共同开发,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大多停留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阶段,校企间如何更深层次的合作并未有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探索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借力企业,把产教融合更加深入地向前推进,我校尝试推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该培养模式即不同于定单制、现代学徒制,亦不同于二元制而独具特色。这是一种将统招生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培养的过程。第一阶段:前两学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均在学校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第5学期,对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流,自主选择参加试点班学习的学生进入企业完成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跟岗实习;不参加试点班学习的学生则继续留在学校完成与试点班相同课程、相同学时的学习,无跟岗实习活动。第6学期,试点班的学生与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一样,可自由选择是继续留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到其他企业顶岗实习。

    2.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方案实施

    首先,通过遴选,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其次,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育。

    2.1遴选合作企业

    学院通过调研和筛选,遴选出综合实力较强、具有一定行业引领作用的企业做为合作方。我们所选择的合作企业是福建泉州晋江市社会福利中心,该福利中心隶属于晋江市民政局。晋江市民政局通过公建民营的运营管理模式与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委托运营合同,成立了青鸟颐居(晋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该养老机构是目前泉州市较为综合的养老机构,集休闲康养、医养结合于一体,采用一平台、两中心、三基地运行模式,一平台:智慧养老平台,两中心:医养结合休闲康复中心、养老指挥调度中心,三基地: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养老学术研究基地、养老产业细分协同基地。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合作机构,可使学生开扩眼界,获得较为全面的实践机会,而不是局限于简单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

    2.2确定试点班学员

    合作企业确定后,我们以17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为试点班学员的招募对象。首先,向学生公布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是进入试点班学习还是留在学校学习。多数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愿意加入其中,报名十分踊跃,在17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02名学员中有超过2/3的学员表示愿意进入试点班学习。由于该试点班处于试行阶段,故人数仅设定为30人。因报名人数超出了设定人数,最后,由辅导员、主要任课教师通过商讨、筛选,推选出33名自律性、服从性相对较好的学生进入试点班学习。之所以如此决定,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脱离了学校和辅导员的约束,为了避免和减少意外或不良事件发生,选择了此种筛选方式。

    2.3方案制定与实施

    合作关系确定后,双方经过多次研讨,明确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共同制定校企协同育人方案;企业方推选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授课任务;学校方相应课程的教师与企业方授课人员通过讨论并根据企业特点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学生跟岗实习计划与内容,包括全护理区、半护理区、自理区、康复科、前台、办公室、活动策划组、营销宣传组等工作区域的轮转计划;针对企业方授课人员无授课经验的实际情况,学校方授课教师抽出时间对企业方授课人员进行教学方法指导与培训。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企业方管理员与学校方辅导员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动态,严格进行管理;跟岗实习期间有专人负责带教并严格监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学校方教师与企业方授课人员密切联系,随时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从而使协同育人方案得以有效执行。

    第6学期,课程学习及跟岗实习结束后,17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顶岗实习择业阶段,全年级102名学生分布于全省43家实习单位,在试点班学习的33名学生中,有24人选择了留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并工作,占试点班人数的72.73%,占全年级实习生总数的23.53%,也是43家实习单位中我校实习生人数最多的单位(见表1)。

    3.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成效分析与讨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中国人定义幸福的一大标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人们对养老服务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是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资源严重匮乏,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稀缺。目前,全国共有181所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按照当前的老年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很难满足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不仅肩负着加速人才培养的重任,更承担着培养与企业岗位契合度高的既懂社会工作技巧、掌握运营与管理理论,又懂老年人身心特点、掌握其生活与康复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任。那么,要培养高契合度的优质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就需要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学生既接受了学校教育,又接受了企业熏陶。将课堂部分移至企业,学生直接在企业完成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传授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进行跟岗实践,真正融教、学、做于一体,从而达到“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企业里边学习、边实践,能够真实地接触到服务对象,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在实际锻炼中进一步提高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5]。

    此种培养模式不仅可充分借力于企业,把企业待开发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专业人才培育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培养模式的实践,巩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顶岗实习阶段,33名试点班学员中,30人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养老机构进行顶岗实习,对口率达90.90%。而69名非试点班学员中虽也有30人选择专业对口的养老机构进行顶岗实习,但对口率只有43.48%(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试点班与非试点班学员的专业认同感具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3)。

    3.1学校方获得利益

    对于学校而言,第一方面,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和途径,让学生及时学习行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工作实践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问题[6],从而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方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对优秀、合格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三方面,为学校优秀、合格人才的输出提供了良好途径。

    3.2企业方获得利益

    对于合作企业而言,第一方面,通过深度参与,企业待开发的教学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企业员工的才技得以充分展示,不仅提高了企业声誉,更获得培育人才的成就感。

    第二方面,学生在企业边学习边跟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一线用工荒的矛盾,降低了一定量的用工成本。虽然前期带徒需要耗费一定精力和时间,但学生很快便掌握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大量工作由学生承担,大大降低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且,学生还可以把所学的老年人照护知识与一线护理人员探讨与分享,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提升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

    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拥有了优先录用岗位需求契合度高的优秀管理人才的权力,羸得了优先储备优质人力资源的机会。从表1可以看出,在43家实习单位中,有28家仅有1名我校的实习生,而合作企业一家就拥有我校24名实习生,占实习生总数的23.53%,是获得我校实习生最多的一个实习单位。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员们留在合作企业实习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该企业给学生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们已经适应并且熟悉了合作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顶岗实习时无需经历再适应过程,直接上岗便能得心应手地展开工作。

    3.3学生方获得利益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获得了校内同学无法获得的工作经历和體验,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甚至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入户筛查、如何进行公众平台的日常运行与管理,这些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跟岗实习中是学不到的。通过座谈,学生们谈的最多的是实践的真实体验,在学校,基本上是在虚拟的环境中以模拟的方式学习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而在企业,则是以鲜活、真实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学习如何对他们进行生活方面的照料与护理服务,如何协助他们接受康复治疗与训练。学生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给老年人处理二便,从一开始的抗拒、不接受、不适应,到坦然面对、欣然接受、麻利护理,并且对健康、对青春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心理升华过程,专业认同感得以巩固,职业价值观得以树立。通过多样化的跟岗实习,学生们的自身素质以及护理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学会了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比在校学习的同学更能适应社会,更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更易获得企业的认可。

    综上所述,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是一种互惠互利,一举双赢甚至多赢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融合“2+1”培养模式的试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有很大的发展与改革空间。通过试行,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认为可以、而且也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推行多企业联合的方式,把整个年级完全下放到多个合作企业中去。下一步,我们将试行这一运作模式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可行性,从而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本课题为福建省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9H06

    参考文献:

    [1]向运华,王晓慧.国内老年健康的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5):20-27

    [2]陈志文.老龄化加速,5000亿朝阳市场机遇[OL]2019-4-18,财经号http://mp.cnfol.com/8747/article/1555574836-138431797.html bsh_bid=4345940212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国发[2014]19号,2014-5-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

    [4]陈峰.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强化共同意识、推进共同行动.新华网http://education.news.cn/2019-04/04/c

    [5]陈瑞英、刘炜.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时代教育,2015,7(1):87-88

    [6]侯晓霞.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