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课型的分析与探讨
唐永江
中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为理想艰苦奋斗的主战场就是每一节的复习课。我作为一名初三语文教师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通过复习课,让学生对三年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查漏补缺,迎战中考。
基于此,教师应边教学边摸索,努力寻求高效的语文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一、多一些专题复习,少些机械操作
现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许多教师运用机械操作、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整天游曳于题海中,这样往往会弄巧成拙。
语文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分析考试动向,明确试题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才有效。而这种思想,在专题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中,无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根据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基本可归纳为9个题型专题:字词专题、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传统文化学习专题、名著阅读专题、现代文阅读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古诗鉴赏专题和作文专题。
比如,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为例。
凡是要求背诵的文段,复习时一定要背诵默写,一方面为古诗文名句默写服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检测的方式是利用早自修或课前几分钟组织默写,交上来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着批阅,或是由小组长批阅,亲自批阅。或教师有些学生背出了,口头也能说,但一写就会出错。因此,一定要把复习落到实处,必须做足笔头沉淀的功夫,错别字一定要杜绝。当发现共性的问题时,在复习课上要集中强调;当发现的是个别问题时,就提醒加以纠正。
在备复习课時,兼顾中考题型、对每一篇文言文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即主要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揣摩、情感主题的体会。所以复习每一课时教师多方查找资料,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用表格的形式对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理解记忆、内容精析、写作手法等,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
专题复习遵循并利用了学习的规律,学生会少走许多弯路,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力充沛的条件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再提高、再深化,并使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而形成知识系统。
所以,中考语文复习课,应该多一些专题复习,少些机械操作、题海战术。
二、多一些类型分析,少些校对答案
当下,许多教师在中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中只关注训练结果,往往忽视解题的评价过程。例如,对某一知识板块进行测试后,在批改和讲评时,不去仔细分析学生的解答过程,不去找出错误的症结,不去有意识地对得分失分的原因进行归纳整理,而是在复习讲评课上采用简单地校对答案的功利做法。
这种复习课的形式,使很多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还是不会做,收效全无。
其实,讲评课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题目的正确答案,而是交给学生解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现在,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考查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全面,因此,得在复习讲评课中应该多一些习题类型的分析,“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高效讲评,有效复习。
以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复习为例,可给学生做以下的类型分析。
这一题基本有三类题型:
1.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要求考生写出指定名篇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或是出下句对上句。
2.理解型默写题
该题型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灵活性也更强,因它把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答案具有唯一性。
3.情境型默写题
这类题型,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综合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不迫,这类题答案不唯一,只要与情境相符合即可。
学生在解这一题时会有失误,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错别字;二是理解失误,张冠李戴;三是背诵没过关,写不出。
中考试卷千变万化,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只要抓住题型的规律,成绩肯定会大有起色。题型分析,让学生明确中考语文要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使复习有了方向,这样能起到做一题等于做一类题的作用。
所以,中考语文复习课,应该多一些题目类型分析,少些校对答案。
三、多一些学习活动,少些填鸭传授
时下,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出现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在复习课上,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贯穿整堂课。这样“一讲到底”的“填鸭式”复习课,易使学生厌烦,失去新鲜感。
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本来就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这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学习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载体,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复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巩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益。
为了在复习课中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分层,水平相似的学生归为一层,分为A(潜质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7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6人,分配A、B、C层次的学生各2名,合作小组的成员就近坐一起。这样的分组方式不是单纯以学生的水平分层,而是一种混搭式分组,既照顾了A层学生的自尊心,又保证了各小组综合水平相当,有利于小组间的竞争性学习。
比如,在一次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中,一篇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题为:就如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问题,“两会”代表都积极建言献策,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建议。
讲解这一题时,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以题目为素材,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教师自己则充当这一活动的导演角色,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7个合作小组都是一个单位,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各合作小组后,A层学生要扶着走,B层学生要跟着走,C层学生要主动走,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特别是C层学生要起到“领头雁”的作用,最终在教师的引领下,各层学生稳步走。小组成员合作讨论之后,最后再交流时,各小组所呈现出来的答案,真的是相当精彩。
由此可见,学习活动中的合作交流,绝不是教师与学生,及同学间的知识相加,而是生发“轴裂变”的效果,复习中模糊不清的思路,无法破解的难题,往往会在合作、讨论、碰撞中顿开茅塞,解题的点子也会似风发泉涌,不招而至。如此,以学习活动的形式不仅完成了题目讲解的任务,而且还让学生在乐中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达到了复习的效果。
所以,中考语文复习课,应该多一些学习活动,少些“满堂灌,填鸭式”的传授。
总之,要上好中考语文复习课,只要教师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高效的语文复习课堂,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复习课中温故而知新,为摘取中考胜利的硕果而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瑞云学校(3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