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

    戴德明

    一、前人已有研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公孙丑(下)》的第一章,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读篇目,体裁是议论文。在厘清文章写作思路,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参阅了很多资料,对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家存在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本篇文章的两句话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诗文网对于这篇文章中心论点的解读如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很多的一线教师在分析这篇文章论证思路之后,得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江苏的张丹红老师的《〈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质疑》一文中,明确表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给出如下理由:第一,本文作者主要目的是谈治国之道,而非战争之道。第二,从孟子的政治主张判断。第三,从“人”和“道”之间的关系看。

    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的张勃和李秋枫老师的《论战为表,仁政为里》一文中, 也明确表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论述的思路稍有不同:第一,要看文章的标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要看正文及注释。第三要分析正文的论证逻辑。

    还有一些教师也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大致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与以上两篇类似,这里就不过多列举了。

    二、笔者之看法

    先不论笔者认为的中心论点为哪句,笔者想先试着分析以上两种观点的科学性。笔者认为,要分析出中心论点,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有二:一为作者本人的政治主张;二为文章的论证思路。至于选进课本后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本文的题目,也可以作为自己备课时的参考,但是却不能作为论斷何为中心论点的依据,因为题目也是后来编者加的,并不能与作者的意图完全重合。另外,注释也是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的理解,同样,也只能作为参考。

    1.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

    孟子的战争论最突出、最醒目的一点是,他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对象的谈话中,都激烈地抨击了战争生灵涂炭、践踏国计民生的严重后果。他认为,刚刚过去的春秋时代,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有一句经典型的表述:“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仁政,他提倡的仁政包括:主张王道统一天下,以仁政治理国家,反对各国武力相争,认为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灾难,斥责统治者“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如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篇文章的论点,那么本篇文章自然是一篇探讨作战的决定性条件的文章,孟子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君主知道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试问一个反对不义战争的人,怎么会将自己文章的重点论述为怎么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似乎不是作者本意。

    2.文章的论证思路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厘清层次关系是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关键。研究议论文的段落层次,是分析议论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议论文,首先要通过分析段落层次间的逻辑关系来挖掘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议论文的逻辑性。

    从句间关系看,这个文段可分为两层:前五句话应该为一层,后三句话为第二层。第一层:(1)先提出一个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3)(4)三句话,通过举例进行论证这个观点。(5)得出一个结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第二层:(6)说了一个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说明寡助之至和多助之至的情况。(8)“天下顺之”战必胜。

    这样来看,这两层之间似乎有个断层:在第一层作者得出结论后,读者不禁要问:“域民、固国、威天下凭借什么呢?”作者故隐而不语,直接论述了第二个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完第二层后,读者不难得出刚才问题的答案:“域民、固国、威天下应以‘道。”那谁是“域民、固国、威天下”的人呢?自然是君主,因此,我们能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要告诉君主如何治国。能统摄这两层的中心论点,则就不能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不能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应该是作者隐而不语的那句“治国应以道”。

    因此,笔者认为本文的论证思路如下:(1)-(5)句是本文的引论部分,由战争有利条件引入话题。(6)-(8)为本文的本论部分,论述为何“治国应以道”。也就是“以道”的好处,天下顺之(人和),人和,则战无不胜。

    三、孟子的论辩艺术

    1.为何由作战有利条件写起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前289年。置身于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时代,孟子作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不可能不对每天充塞于耳目之间的重大事件置之不理,不可能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实做出回应。

    战国时代,国君好战,百姓尸横,孟子如何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呢?孟子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投君王所好,以论战争为切入点,以论仁政为终极目标。

    孟子在论辩中,“高谈阔论,纵横裨阖,无所顾忌,有时犯颜诘问,有时因势利导,尤其善于掌握对方心理,从容陈词,引人入彀,然后步步紧逼。几乎无往而不适,大有战国纵横家气概”。

    因此,从作战有利条件写起,一是不可能忽视所处时代背景,二是掌握君王心理,从对方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入手,与对方进行谈话、交流,然后暗暗地按自己预定的思路进行引导。这正是其“善用机巧,引人入彀”论辩艺术的体现。

    2.为何而隐而不语

    虽然,“仁政”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想让位高权重的一国之君接受自己的意见,则需要讲究策略。如果直接抛出自己的治国策略,一来有凌驾于君主之上的僭越之感,二来又令君主感觉非常生硬、突兀。孟子利用自己的逻辑,将主张意图隐含在文章中,让君主读完自然推出结论,这才是其劝谏艺术的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市三帆中学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