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虽假,我心犹存

    清晨,大理古城在薄雾中睁开了双眼。大理,这座曾经人口不足一万人的小城,躺在微风摇曳的洱海怀里,慢慢舒展开那样从容朦胧的睡颜,恍如陶公笔下阡陌旁的“桃源之地”。而如今外来人口数量飞涨,工业化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给这座桃源般的“慢城”染上了一丝喧嚣。

    然而却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这里定居。是什么让如此多的人宁愿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到这座颇有原始意味的慢城呢?这里的生活是如此纯真,如此淳朴,难道这不就是陶公笔下的那个活在“慢”字里的梦里桃源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过去的陶公曾引领人们探寻那个在他心中的桃源,而如今人们也在城市化中去追寻桃源。没有算尽心机的金钱权利,没有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没有清晨睁眼时机械化的准点报时。去享受一种放慢节奏的“慢”生活,就如带着松软的倦意缓缓入睡,没有一丝焦虑和紧张,像新出屉的白馒头那样松软、温暖,泛泛的睡意来了,慢慢的闭上双眼,一天就这样在生命里掀过一页。

    城市化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太多传统的文化被现代化的元素所代替,城市和城市之间正变得越来越缺乏个性,人和人之间正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缺乏亲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人们留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太少,根本无法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悠悠一抹斜阳里,载一条江南特有的蓬顶小舟,于徐徐晚风中,缓缓的在一条条石桥下来回穿梭,不会因为太阳在天边坠落而担忧,只沉浸在自己的时光里,去领悟如何开辟出一片自己独有的“慢”生活。

    “采菊東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去成就我们一番美好的心境,去发现、去领悟这个时代的“慢”,去感受生活的桃源真谛。

    (作者介绍:朱天一,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指导教师:朱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