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草场鼠害的防治对策

    秀措吉

    摘要:以青海省海南州三江源保护区高原草场为例,探究了当地鼠害的特点、草场发生鼠害的症状、鼠害防治方法及加强鼠害防治的措施等,旨在为当地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原草场;鼠害;防治;海南州

    森林对于全球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草原也与森林具有同样的作用,均为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草原不但能够为畜牧业提供场地和粮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还能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形成草原生态系统。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共有草地面积约342.984万hm2,约占了全省土地面积的9%,但是当地草场面临着鼠害的威胁,因此防治鼠害、保护草场刻不容缓。

    1 青海省海南州高原草场鼠害现状和特点

    1.1 鼠害现状及分布

    海南州鼠害的主要种类包括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其中高原鼢鼠主要分布在海拔2 400~3 600 m的高原草甸、高寒草原等相对潮湿的河岸边阶地、山间盆地、河滩、山麓缓坡等地区;高原鼠兔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3 950 m的高原草原、高寒草甸、温性草原草地、山间盆地、山麓缓坡等地,多数为群居[1]。当地高原草场鼠害发生的面积大约100万hm2,鼠害危害的面积达到39万hm2。鼢鼠的平均密度达到4.8只/hm2,鼠兔的平均密度达到22只/hm2,如果1只鼢鼠每天食草260 g,鼠兔每天食草70 g,那么1只鼢鼠1年食草94.9 kg,1只鼠兔1年食草25.55 kg,全州每年损失牧草大约20.6万t。

    1.2 鼠害种群特性

    高原鼢鼠体型较为短粗胖,尾巴细短,头部宽扁,没有耳壳,四肢短,前腿较粗,现已列为濒危保护动物。鼢鼠常活动在地下,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地下洞穴结构较为复杂,有粮仓、通道、换气、卧室等类型,粮仓在地下6~10 cm处,直径约2~7 cm,通道在地下20 cm处,卧室连接换气洞,卧室在地下20~50 cm处。鼢鼠主食地下根茎,偶尔食地上茎叶、种子,主食菊科、蔷薇科杂草根茎。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繁殖,7月幼鼠独立生活,可产2~3仔。鼢鼠是独居动物,繁殖期异性鼠通道联通,繁殖后堵塞通道[2]。

    高原鼠兔体型较大,上下唇黑色,毛发棕色或棕黄色。鼠兔有栖居洞和临时洞。栖居洞较为复杂,有超过4个洞口,在地下40~54 cm外,洞较大,通道可长达20 m,通道深度平均在30 cm左右,最深可达60 cm,通道直径大约为8~12 cm。主食植物嫩茎、叶、花、种子、根芽,最喜鲜嫩多汁绿色部分,多食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牧草。繁殖期为5~6月[3]。

    2 鼠害防治现状

    青海省草原鼠害防治经过多年不断推进,海南州从2015年开始实施鼠害防治工程,至2020年,共完成草原灭鼠84.3万hm2。每年通过防治鼠害技术挽回牧草损失可达每公顷地375 kg,共挽回鲜草3.16亿kg,这些牧草在1年内可以养活21.66万只羊。防治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弓箭捕捉、生物毒素人工投饵法,5年时间超过预期完成防治鼠害目标,防治率高达92%,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但是综合评估鼠害防治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监测鼠害的科学技术,因为鼠类大多数在地下活动,繁殖高峰期多数也在地下进行,难以判断具体的时间,加大了鼠害活动监测的难度。由于缺乏设备,只能在发现鼠害之后进行捕杀,并且鼠害规模较大,延长了治害时间,增加了对草场的损害。第二,针对鼠害防治的工作还需要有专业研究的人员开展,但是专业人员少,鼠害面积又较大,发生鼠害的地形又较为复杂,增加了防治鼠害的工作量。第三,当前鼠害的防治多为人工捕杀和诱饵捕杀,效率较低,并且高原地形复杂,人工捕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得不偿失[4]。

    3 防治鼠害的措施及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应结合海南州目前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鼠害防治计划。相关领导要重视鼠害防治工作,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为鼠害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建立严格的政审机制,将鼠害防治业绩作為目标,并贯彻监督和落实,避免不实工作、虚假工作。相关技术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在防治前进行严格调查规划、防治中认真督促检查、防治后核实工作,保证鼠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2 加大鼠害防治力度

    坚持集中连片、巩固一片、复灭扫残相结合,针对投入较少、任务较重的问题,同时该地处于生态保护区,政府应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以及政策优惠,加强鼠害预报工作,以巩固和提升鼠害防治效果[5]。

    3.3 积极发动牧民群众

    由于草地使用权为牧民,因此有必要调动牧民的鼠害防治积极性,使其抛弃守旧粗放观念,加强对牧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积极参与到鼠害防治工作中。经过大面积集中除害的地区,要把扫残工作落实到个人头上,通过合同约束,确定全责奖惩,让全体牧民认识到防治鼠害、保护草场的重要性,由政府牵头,带动群众,提高防治鼠害的力度,巩固防治鼠害的成果[6]。

    3.4 研发新技术

    不断应用更加高效的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提高鼠害防治的效果。推动成熟技术在各地鼠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进程和范围,有效利用和推广生物灭鼠技术,如加强对藏狐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同时要积极研发鼠害防治新技术。

    参考文献:

    [1] 才让吉. 探究甘南草地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6):90,93.

    [2] 张宝文. 大通县草原鼠害危害及防治对策[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8(3):180-181.

    [3] 孙飞达, 苟文龙, 朱 灿,等. 川西北高原鼠荒地危害程度分级及适应性管理对策[J]. 草地学报, 2018(1):152-159.

    [4] 姬艳丽.草场鼠害及其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 2012(12):64.

    [5] 赖凤山,于海良. 消灭鼠害? 保护草场[J].河北畜牧兽医, 1986(3):52.

    [6] 黄葆宁. 青海草场分类系统及其草场类的特点[J].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87(1):31-36.